02.23 南宋將領李顯忠,被俘後如何從26人的小隊,帶著20萬軍隊回來報仇

宋朝文強武弱,但卻不乏有能力的將領,如岳飛、狄青、韓世忠等人。作為南宋名將李顯忠,之所以能這麼出名,那就要從被俘後,成為金人俘虜說起。有人就會問,都被俘了,投降了,還有臉回去,回去後肯定被砍頭啊。但是到了南宋時期,將領被俘投降,人們對此見怪不怪了,習以為常了。

南宋將領李顯忠,被俘後如何從26人的小隊,帶著20萬軍隊回來報仇

此時的南宋如瘦死的駱駝,而與其對立的是金人,金人人口少,這麼大的疆域需要管轄,只能扶持劉豫偽齊政權替他管理。那麼李顯忠的投降,也是很常見的,畢竟金人的軍隊裡也有很多的南宋官兵。

李顯忠,能成為抗金名將,主要因為受其父親李永奇影響,作為武將之後的李顯忠,17歲時就與人一同殲滅金人小隊。可謂是少年英雄啊!

父子倆同為軍人,他們的職責就是在前線奮勇殺敵,在一次延安戰場上,父子倆被俘,被迫投降於金人。可是父子倆從未忘記歸宋,等待機會回到南宋的疆域。

南宋將領李顯忠,被俘後如何從26人的小隊,帶著20萬軍隊回來報仇

可能皇天不負有心人吧!在一次被派往開封駐守時,等待的時機來臨了。李永奇對兒子說道:"我的兒啊,這次機會,我們需要好好抓住啊,有機會你就逃回南宋,不要管我的死活,只要事情成功,我的事蹟也能流傳後世。"

李顯忠謹記父親的教誨,等待機會,一路返回宋朝。可是作為敗軍之將,而且是降將,回去也討不著好,甚至能引來殺身之禍。李顯忠決定,若能殺幾個金人的將領,作為投名狀,即使回去不被重用,也能保全性命。

金兀朮,此時掌握軍事大權,將此人首級帶回去最好不過,所以金兀朮作為首選。可惜沒有把握好時機,失敗了,幸虧沒有走漏消息。李顯忠繼續為金人效命,等待時機。

再次迎來時機,活捉了完顏撒離喝,準備偷渡回南宋。可惜的是買通的船家沒有按時赴約,計劃失敗。而作為金人的開國將領完顏撒離喝被捕,這可是不得了的事,金人將領帶人一路追殺,此時進退兩難的李顯忠,想到自己的老父親李有奇和家人還在金人手裡,和完顏撒離喝約法三章,我放你回去,你放過我的家人。完顏撒離喝為了活命滿口答應,作為和吳玠對抗過的金人名將,怎麼可能信守承諾,回去就將李顯忠一家200多口全部殺死。

南宋將領李顯忠,被俘後如何從26人的小隊,帶著20萬軍隊回來報仇

李顯忠恨啊!為什麼沒能將此人直接斬殺,滅門之仇時刻提醒李顯忠。而此時宋金議和,回去也不能殺回金朝,既沒有投名狀,也沒有兵權,不可能殺回去替家人報仇。一心想報仇的李顯忠,帶著逃出來的26人,跑到西夏人那裡,問其借兵20萬報仇雪恨,並且許諾割讓陝西五路給西夏。西夏朝廷對李顯忠不是特別感冒,作為一個敗軍之將,現在如喪家之犬般逃往我西夏,就憑著這幾句話,就想我借兵20萬,至少也要讓我覺得你配不配和我談這個條件。為了考驗李顯忠,西夏讓李顯忠先解決西夏內部隱患,若勝利,可以借兵20萬攻打延安。

李顯忠當仁不讓,率三千騎兵,直接活捉"青面夜叉"酋長。這下子西夏人震驚了,碰到了如此猛將,當然要好好利用。不久二十萬西夏軍集結完畢,整裝待發。

南宋將領李顯忠,被俘後如何從26人的小隊,帶著20萬軍隊回來報仇

可是李顯忠,借了20萬軍隊,卻沒有摸清延安此時已歸南宋管理,帶著這20萬軍隊,氣勢洶洶的開拔到延安城下,然而此時延安城早已迴歸南宋管理,此時自己想撤軍,可是西夏人怎麼可能答應。我20萬軍隊借給了你,什麼好處都沒有得到,這就想打發我們走,不割點肉出來,撤軍是不可能的,只有進攻。

雙方談判破裂,李顯忠帶著此前收歸舊部,與西夏軍隊兵戎相見,雙方廝殺起來,然而勝利的是李顯忠,殺了一萬多人,俘虜四萬多人,還收穫戰馬四百多匹。此時的李顯忠名氣大響,登高一呼,來從軍之人更多,隊伍壯大幾萬人的規模。

擁有四萬多的兵馬,李顯忠準備投靠駐紮在四川的吳玠。

南宋將領李顯忠,被俘後如何從26人的小隊,帶著20萬軍隊回來報仇

四川宣撫使吳玠派人撫慰李顯忠,並給以獎賞,封指揮使、承宣使。李顯忠至臨安,受到高宗趙構的接見,趙構撫勞再三後,賜名顯忠,並賜田鎮江,以崔皋等人充任其將佐。

李顯忠歷經千辛萬苦迴歸南宋,而且得以重任。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一筆。

參考資料:《宋史》、《金史》、《永樂大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