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文||汴河農夫

一、前黃河時代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 (一)上古的文明

豫東是三皇五帝活動中心地帶。淮陽有太昊陵,商丘有燧人氏陵、帝嚳陵;淮陽是伏羲、神農氏炎帝建都之地,商丘是顓頊、帝嚳建都之地;另外還有西華的女媧城,柘城的朱襄氏,虞城的倉頡墓,寧陵的葛天氏和睢縣的有巢氏等。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豫東還是夏商都城之所在。據研究,夏建都老丘(今開封國都裡村),是夏建都時間最長的都城。商丘是殷商之源,商朝、商業、商文化發源於此,商湯初都為南亳,位於今商丘。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 (二)聖人的沃土

豫東誕生了中華聖人文化圈。這裡是老子(鹿邑)、莊子(民權)、墨子(商丘)、惠施(商丘)和孔子(夏邑為祖籍地)等聖人的故里。西漢時,司馬遷遊梁宋,感慨此地“重厚多君子,有先王遺風”。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豫東能誕生諸多聖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西周時期,這裡是宋、杞、陳的封地,宋是商的後裔,杞是夏的後裔,陳是虞(舜受堯禪讓建立了虞)的後裔,各分封諸侯國,文化水平較高。孔子曾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見杞宋是孔子心中的文獻所在地。此地位於大國諸侯爭霸的戰場所在,宋國舉行了兩次弭兵之會,杞國誕生了杞人憂天的故事,這裡的人看透了悲歡離合,災難多,容易悟透人生,所以出現了大智若愚的老莊。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 (三)俠客的故鄉

這裡誕生了司馬遷、李白心中的英雄信陵君。“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李白的《俠客行》蕩氣迴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信陵君竊符救趙,侯嬴自殺,千古流傳。劉邦亦視信陵君為偶像,模仿信陵君,開創一代大漢王朝。豫東由於黃泛多乞丐、流浪者,但許多人身上有俠骨。

  • (四)梁園的風流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西漢時,梁孝王於睢水邊建梁園,方三百里,廣睢陽城七十里。司馬相如、枚乘和鄒陽等均為梁園門客,產生了影響深遠的梁園文化。產生了“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鄉”的當時的流行語。千年後,李白、杜甫和高適是梁園文化的仰慕者,他們攜手遊梁園,李白寫下名篇《梁園吟》,更是“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自此以後,梁園成了商丘和開封的代稱。

  • (五)八荒的爭湊

《東京夢華錄》中記載開封城:“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開封位於大平原之上,水陸交通便利,尤其是魏惠王開鑿鴻溝之後,將豫東諸多水系聯繫在一起,大梁城開始繁華。北宋時期,開封的發展得益於“水”,水上交通樞紐極為便利,開封城有汴河、蔡河、五丈河和金水河,這四條運河環繞穿過開封城,被稱為“四水貫汴”。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戰國,鴻溝水系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北宋,開封水系

  • (六)汴京的繁華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汴京是一千年前的紐約,極度繁華。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北宋是中國文化史的高峰,《清明上河圖》訴說著開封城的繁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梁園總是村,這個當時擁有150萬人的大都市,堪稱全球的中心。

二、後黃河時代

  • (一)黃河的故事

黃河是豫東文化的攪拌機,強心劑。自北宋以來豫東河患為最,百姓經常因為黃患而無家可歸,同時黃患也讓中華民族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黃河的安寧與否,關係王朝的興衰,關係天下蒼生,黃患地往往是龍興地。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清末康有為遊開封龍亭,留下一副對聯“中天台觀高寒,但見白日悠然,黃河翻滾;東京夢華銷盡,徒嘆城郭猶是,人民已非。”成也水敗也水,黃河讓東京繁華一去不復返。在豫東運河河道被淤塞,城池數次被黃河所毀,留下了開封、商丘城摞城,睢縣鳳凰三展翅(睢州城因黃河水三次遷徙),同時留下了許多湖泊,開封的包公湖、潘家湖和楊家湖,商丘的護城湖,淮陽龍湖,睢縣北湖,柘城容湖和夏邑天龍湖等,訴說著與黃河水的緣分。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 (二)中原的中心

自五代建都汴梁開始,豫東一直是中原的中心,直至1954年省會由開封遷至鄭州。北宋時期,豫東不僅是中原的中心,更是世界的中心,此後千年開封一直都是河南的省會所在,是中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就像開封鼓樓的“聲震天中”匾額一樣,開封是當時的天中。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除了開封外,商丘、周口亦是中原重鎮。明清豫東出現商丘八大家,睢州四大家,夏邑彭氏、李氏,永城丁氏,寧陵呂氏,柘城竇氏,項城袁氏、高氏等文化家族,延續中原文脈。直至清末,周家口因是水陸碼頭而成為中原的經濟中心之一。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 (三)祖上的闊綽

豫東人相較於河南其它的地方的人而言,祖上曾經闊綽過。因為豫東一直是中原的中心,明清,開封周氏一門十二進士,商丘宋氏一門九進士、陳氏一門八進士,夏邑彭氏一門十一進士、李氏一門十進士,睢縣袁氏一門九進士、王氏一門七進士等。亦有北宋宋祁、許安世和劉蒙叟等狀元的後裔居住於此,但現實很殘酷,尤其是近代以來軍閥混戰、黃河1938年決口和日本進中國等事件造成了豫東徹底衰落,豫東黃泛區成了被歧視的對象。

  • (四)優劣的法則

在豫東的土地上優勝劣汰的法則較為明顯。豫東位於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四戰之地,歷史上無數次群雄逐鹿之地,成王敗寇,成者興敗者亡,極為殘酷。另外黃河的泛濫等也加劇了豫東文化生態的惡化,只有強者才能生存。

豫東人的性格,能伸能屈,能忍與彪悍雙重性格完美結合。經過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剩下的都是強者,無論是基因還是性格,豫東是長江以北最大的長壽帶,估計跟這有一定關係。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 (五)土裡的乾坤

李白在《梁園吟》中說:“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餘汴水東流海……”經過千年的滄海桑田,汴水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只有那青青的麥田,汴水河邊的農夫,不僅看盡了《清明上河圖》中的繁華,也看盡了人生的艱難險阻。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古今悠悠,窮達靡間。無數王侯將相都化作一抔土,不管是賢愚,還是貴賤,新冢累累舊冢平,富貴至今何處是?

  • (六)家族的意識

豫東人家族意識,地域觀念濃厚。豫東地區有古風,遠的不說,自明清以來,這裡深受理學的影響。王廷相、呂坤、魯邦彥、湯斌、田蘭芳、竇克勤和張伯行等都是理學名家,湯斌和張伯行更是被捧進了孔廟,清代進孔廟的僅三人,此地就有兩人。豫東受理學思想影響,此地人保守,重視家庭,重地域觀念,亦重傳宗接代,所以在豫東男多女少現象極為明顯。

小結

話說豫東(開封、商丘和周口)

豫魯蘇皖結合部很相似,都是歷史上的黃泛區,距山遠,但豫東相較皖北、蘇北有較多的王氣、文氣。自1954年省會由開封遷至鄭州後,豫東不再是中原的中心。今天的豫東,開封投入鄭州的懷抱,商丘憑藉高鐵有復興之勢,周口也搭上了鄭合高鐵的列車。這個以黃泛區著稱的地方,開始了崛起。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