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我為什麼勸你離同事遠點?

前言

麗萍是入職公司半年度的員工了,平時和大家相處都很不錯,在公司裡有著不錯的人緣。

這天她來到辦公室以後,卻發現所有同事看她的眼光都怪怪的。

我為什麼勸你離同事遠點?


感到困惑的她到工位以後問鄰桌的李姐怎麼回事,李姐閃爍其詞,最後不得已說出了原因。


原來麗萍昨天和另一組的女同事吃飯時,無意透露出了自己前兩天失戀和渣男男友撕逼的事情。


這事兒啊,第二天公司就人盡皆知了。


麗萍愕然,既有一種私人生活暴露的難堪,也有對女同事洩露自己私事的憤怒。


其實,學校是個小職場,職場卻是個大學校。


進入職場大學校,需要學習的重要知識之一就是:和你的同事保持一定的距離。


我為什麼勸你離同事遠點?


一、同事的定位:同事是你的工作夥伴而非私人朋友


人與人的信任是建立在信息互換的基礎之上的,名字、故鄉、愛好的信息互換,能夠讓人的信任逐漸增加,這是人和人交往的基本法則。


但朋友和同事之間的信息互換是不同的。


很多人在職場中工作久了,對於工作上的好夥伴十分信賴,但是卻漸漸模糊了同事和朋友的界限,最終嚐到了惡果,我們要認清楚同事和朋友的區別。


朋友之間可以坦誠相待,隨意言談。


但是同事之間的信息交換應當注意有所保留,而不是肆無忌憚,暢所欲言,要有一定的剋制。


我為什麼勸你離同事遠點?


二、為什麼要保持距離


1、交淺言深實乃大忌


不恰當的言語,可能會讓兩個關係不錯的人反目成仇。


你的言語隨口而出,有時是無心之言,但落入有心之人的耳中,卻是他攻擊你的利器。


小張很是開心,得意忘形,一直把A分校校長當作老領導的他,把這事兒告訴了A校長。


A校長為了挽留這員大將,於是趁機背地裡讓學生以退學來挽留小張,總校長以為是小張的手段,於是嚴厲批評了小張,導致小張最後的晉升也以失敗結束,繼續在A分校工作。


時隔一段時間後,小張發現了真相,兩人在公司對峙,可是為時已晚,已經有人坐到了B分校校長的位置上面了,再怎麼爭論也是一地雞毛。


這本應皆大歡喜的事情,卻因為一句話讓小張錯失良機,還損害了原本不錯的人際關係。


在職場之中,每個人都會考慮到價值衡量和計算,當出現利益衝突時,每個人都會成為一名利己主義者。


也許會有特殊情況存在,但是並不妨礙我們言語之失帶來的後果,因此交淺言深,或是無心之語都不可取,三思而言才是不敗之道。


我為什麼勸你離同事遠點?


2、與人情往來原則相悖


同事之間,親則怨,疏則漠。


當兩人交情日密,一旦發生有悖自己原則的事情發生,就會讓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


A和B是同一家公司中一對要好的搭檔,兩人也是業績部門配合極佳的組合,私交關係非常好。


但是A個性張揚,性格活躍,為人油滑,在最近的一單生意中,收了回扣,這事兒在公司是明令禁止的,一旦發現就會被開除。


B作為知情人,現在進退兩難,因為知情不報,也會被一併開除。


我們在職場工作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情往來,會和部分同事交情緊密,但是當面臨上述情況時,自己就會陷入兩難境地。


此時B面對交情深厚的A,選擇隱瞞不報的話,以後被公司發現有可能殃及自身,主動檢舉的話又有損兩人私交。


情和理如果非要選擇的話,肯定應該選擇理,所以如果和同事之間能夠控制距離的話,困難也就會迎刃而解,不必面對自己的心理負擔了。


我為什麼勸你離同事遠點?


3、忠於工作浮於人品


同事之間保持距離,不僅僅能避免工作中的人情糾葛,還可以及時止損。


A和B都是同事,B在工作中十分出色,能力不弱,而且兩人關係也挺好的,出於信任,A在B的要求之下借給了B一筆錢,B承諾下個月發放薪資就還,但是拖了兩個月A還是沒有收到欠款。


這筆錢其實數目不大,但是現在卻成了A的心頭刺。


同事之間發生類似的事情,極其尷尬。


平常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催債破壞同事關係,不催自己內心添堵,掰扯開來,在公司傳開也不好。


因此倘若能夠把控尺度,避免類似的尷尬,也會舒心很多。


我為什麼勸你離同事遠點?


三、到底如何與同事相處


那麼在日常的工作之中,到底應該如何和同事相處呢?


凡是與工作相關的,堅持原則坦誠相待。


凡是與生活相關的,把控自己公開象限。


在工作之中和同事的溝通,永遠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坦誠相待,事無不可對人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涉及到具體的人和表達態度時,一定謹言慎行。


在職場中除了工作,還是會有一些和同事私下相處的時候。


比如休息時,和同事一起吃午餐,這個時候就要注意自己的公開象限,把握好尺寸,哪些內容可以公之於眾,所有人知道都沒有問題,哪些應該隱藏,不被人所知曉。


我為什麼勸你離同事遠點?

四、總結


分寸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詞語,分寸之間,進一步太過,退一步太淺。

我們在職場和同事之間的交流更是要注意分寸,保持一定的距離。話語之間不褒不貶,

話語婉轉,留有餘地。人情之間,保持距離,免火上身。交際之內,不涉錢財,清清白白。進退之間,不弱不敗。這樣,既是保護他人,也是在保護自己。

有的人也許會說了,每天這樣上班難道不累嗎?直抒胸臆可比遮遮掩掩要來的痛快多了。其實不然,把控言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參與的修行。早在數千年前,儒家就提出了“克己復禮”的觀念,指的就是約束自身,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約束自己的言行,那麼就能朝著至善的方向持續前行了。

————————————————

像這樣的乾貨文章,YouCore還有99+,主要是解決工作三年以上的職場共性問題:知識不成體系、缺乏深度思考、晉升瓶頸等。

歡迎關注YouCore,快人一步學到更多的職場方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