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行业深度」华为供应链国产替代产业链梳理:手机、通信设备领域


「行业深度」华为供应链国产替代产业链梳理:手机、通信设备领域

一、贸易战对华为业绩影响可控,供应链国产替代大势所趋

2019年前三季度,华为实现营业收入6033.3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归母净利润535.2亿元,同比增长22.9%。截至10月22日,2019年华为手机销量已突破2亿台,这一目标比2018年提前64天。前三季度,华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1.85亿部,同比增长26%;已和全球运营商签定了65个5G商用合同,5G AAU发货量达40万个。其中,第三季度华为手机销售量达到4150万台,同比增长了64.7%,在国内市场份额从24.6%提升至42%。

「行业深度」华为供应链国产替代产业链梳理:手机、通信设备领域

华为因为贸易战5月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当时市场预计华为各项业务均会受到影响,任正非也在采访中表示将年初定下的1350亿美元销售计划下降至1000亿美元。但从华为前三季度业绩表现看来要好于市场预期,贸易战影响可控。从长远的角度看,禁令加速了华为供应链国产替代进程,华为希望能够通过供应链的调整规避风险,使其转向国内,去“A”趋势并不会受到未来禁令解除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未来中美贸易战缓解,但对中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安全自主可控敲响了警钟,相关诉求已经高涨,结合国家对网络及设备安全的政策支持,华为的本土供应链链迎来发展机遇。

华为2018年采购金额为760亿美元,覆盖2300多个采购品类和13000家供应商,其中美国公司采购金额约110亿美元;在92家核心供应商中,美国供应商33家,占比36%,主要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软件和光通讯。华为供应链主要包括手机供应链、基站供应链和半导体供应链,我们主要梳理手机供应链和基站供应链,来看华为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

「行业深度」华为供应链国产替代产业链梳理:手机、通信设备领域

二、华为手机供应链:国产替代逐步增强,关注新进供应商

根据最新整理的华为mate30系列供应链情况可以看出,5月份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以来,华为确实在扶持国内供应商,国产供应商占比较mate20 X 5G的供应链有所提高。例如射频天线供应商由安费诺换成了信维通信;存储器增加了兆易创新;天线调谐开关供应商由Qorvo、Skyworks换为了卓胜微。

由此可见,华为手机供应链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华为受制裁后首款旗舰mate30系列手机如期推出,并能在综合性能上达到领先水平,反映了华为优秀的自研能力,以及运营商的管控能力

「行业深度」华为供应链国产替代产业链梳理:手机、通信设备领域


「行业深度」华为供应链国产替代产业链梳理:手机、通信设备领域

华为对国内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很高,因此毛利率相对较低并不是供应商的主要矛盾,规模效应才是关键。考虑到5G的投资周期有望超过4G时代,受益于华为在全球市场规模的扩大,未来其供应链公司有望再次涌现出一批长期稳定增长的公司,从而带给资本市场稳定的回报。从华为受制裁后国产替代的投资逻辑来讲,建议关注新进入华为供应链且市场规模较大,目前华为收入占比较小但未来有望扩大其影响力的公司如立讯精密(连接器,Airpods核心供应商)、信维通信(专注于终端天线,LCP天线受益于5G手机)和鹏鼎控股(PCB领域龙头,可生产LCP面板和SLP)。

「行业深度」华为供应链国产替代产业链梳理:手机、通信设备领域

三、华为通信设备供应链:关注替代能力有空间的芯片领域和替代能力较高的PCB与光模块领域

据英国市场研究公司IHS Markit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移动通信基站出货额为327亿美元,其中华为领跑全球,占据市场份额达30.9%,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即使中美贸易摩擦因素预计会导致华为2019年5G美国市场份额的流失,但华为在欧洲市场仍受欢迎,目前为止华为获得的65份5G网络建设商业合同,其中一半来自欧洲客户。根据路透社报道,华为已开始生产不含有任何美国元器件的5G基站,并且该基站已于8月和9月进行了测试,从10月起开始规模化生产,预计最初每个月将生产5000个该类型基站。

整理了华为通信主设备的主要领域供应商的国产化替代能力和市场规模,可以看出,虽然国产化通信设备已成为主流,但其中的国产化核心芯片例如FPGA、CPLD、CPU、DSP等发展较慢,国产替代能力弱。这些领域目前都被国外厂商如Xilinx、Intel、德州仪器、亚德诺所垄断,而他们恰恰是市场份额高,毛利率较高的。造成这样的现状直接原因是国产化芯片性能较国外差距大,下游网络设备商更愿意选择国外产品,进而导致国产芯片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研发生态,形成了恶性循环。然而,在当前的政策和华为去A趋势的推动下,国内非传统优势的芯片供应商有望崛起,在这方面,我们建议关注紫国光微和光迅科技。紫光国微是国内自主FPGA产品龙头,目前已经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产品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基于28nm工艺的新一代FPGA产品的研发进展顺利,已完成功能与性能验证工作,国产替代前景广阔。光迅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光芯片技术研发实力的企业,其研发的25G光芯片预计2020年可以规模商用。

「行业深度」华为供应链国产替代产业链梳理:手机、通信设备领域

华为通信设备供应链不同领域国产替代能力与市场规模比较

除去目前国产替代能力尚不足的领域,还建议关注目前国产替代能力较强且市场份额较大的领域如PCB和光模块。


「行业深度」华为供应链国产替代产业链梳理:手机、通信设备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