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哪科医生最危险?看看你上榜了没有!

网络上对于医生行业有“六高二低”的评价:高危职业、高压力、高要求、高负荷、高压抑、高度无助感;低收入、低评价。所谓的高危职业,就是指医生一脚踏医院一脚踏法院,出庭应诉绝对不是新鲜事。不同的地区、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同专业的科室,哪种医生面临的风险最高?

哪科医生最危险?看看你上榜了没有!

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案件快速增加。2002 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 326 所医院的调查显示, 98.47% 的医院都涉及过医疗纠纷。北京社科院针对北京市医疗纠纷现状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北京进入诉讼程序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2013年一审案件达到了1152件,较2007年468件增长了近2.4倍。而《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5-2016)》称,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自2011年设立至2015年,受理医疗纠纷7949件,调解率100%,成功率95.78%,涉及当事人31796人,实际赔偿金额4.2亿余元,相当于北京一家二甲医院一年的毛收入了。

四川省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搜索了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发布的,判决时间在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共27个月的医疗损害案件判决书,共搜索到9002份判决书,首先排除调解、撤诉、驳回的案件,最终5012份判决对纠纷原因、医院责任、损害结局、赔偿金额等重要信息进行了说明,被纳入研究。

各级医疗机构均为诉讼对象

人民法院出版社和国双科技联合制作的《法眼洞察文书数据分析报告》曾对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一年间医疗类案件公开文书进行分析,发现涉诉医疗机构多为三甲医院,在北京医疗损害纠纷案件的被告有58%是三甲医院,而在上海,这一比例高达73%。这可能与北京、上海的三甲医院数量较多,接收危重症患者较多有关。

而根据此研究全国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医疗损害纠纷案件可算是大江南北遍地开花,涉及30个省、直辖市。从地域上看,由西部、中部至东部案件逐渐增多,案件最多的省份前五位分别为浙江、江苏、山东、上海、河南。涉及的医院包括各个层次、各个类型(图1),三甲医院医疗损害纠纷案件发生最多,二级医院次之。

哪科医生最危险?看看你上榜了没有!

图1 全国医疗纠纷案件涉及各类医院比例

手术科室仍是重灾区

研究分析的5012个案件中,医疗损害纠纷案件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是外科,共 2497 例( 49.8% );其次是妇产科 908 例( 18.1% );第三为内科 762 例( 15.2% )。可以看到仅外科案件就几乎占据了数量的一半,而内科案件连外科案件数量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在外科系统中,骨科是医疗损害纠纷案件发生率最高的科室(14.4%),而产科次之(14%),急诊科、普外科、神经外科也名列前茅。

哪科医生最危险?看看你上榜了没有!

表1 医疗损害纠纷科室分布

但案件的多少与赔偿金额并不是呈正比的,赔偿金额的计算标准涉及到十几部分,其中死亡赔偿金、伤残赔偿金、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成为了赔偿的重头戏。研究发现,医疗损害纠纷中医院平均赔偿金额最高的前三位科室,是儿科、急诊科和妇产科;赔偿二级科室平均赔偿金额最高的,前五位依次为麻醉科(30.5万)、产科(21.79万)、 脊柱外科(20.01万)、神经外科(19.63万)和儿科(18.95万);整形美容科平均赔偿金额最少,仅有6.4万元。

死亡成为诉讼高危因素,但赔偿却不是很高

研究发现,在所有医疗损害纠纷案件中,近四成是死亡病例,数量达到了1883件。而涉及伤残的案件中八级至十级伤残相对较多,而没有通过鉴定判定伤残等级的案例也占了三成多,这一类案件多数患者达不到伤残的标准。

哪科医生最危险?看看你上榜了没有!

图2 医疗损害纠纷案件损害结局情况

大家在潜意识里可能会认为死亡会带来更多的赔款,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研究在分析医疗损害结局与赔偿金额的关系时发现,随着伤残等级的降低,赔偿金额也逐渐降低。十级伤残案件的平均赔偿额是最早的,为7.71万元;而一级伤残的平均赔偿额则是最高的,达到了44.13万元;未鉴定的伤害案件平均赔偿金额为10.58万元,处于中低水平。死亡案件虽然相当的多,但平均赔偿金额却不高,为15.8万元。老司机有一句话:“宁撞死,毋撞伤”,道出了交通潜规则。其原因就是,严重伤残除了要赔偿大笔伤残赔偿金,而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护理等花费都可能是相当高的。特别是涉及到儿童、青壮年等年龄较小,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

大多数案件医院需要担责,小部分责任案件较多

研究发现,在纳入的五千多个案件中,最终判定医院没有过错的案件仅占18.4%,大部分案件都需要医院承担或多或少的责任。有人说,医疗损害纠纷案件多少都能打出钱来,看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八成以上的案件都鉴定为医院有过错,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这个比例还是很高的。

在医院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案件中,医方承担小部分(次要)责任的最多,达到了31.2%,承担大部分责任及完全责任的患者最少,仅占15.0%。无责任案件数量达到了917个,其中134家医院在无责任的情况下进行了赔偿,平均赔偿金额为1.19万元。

中国医师协会日前在2018年会上发布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6年全国医疗纠纷数量较2015年下降6.7%,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下降7.5%。2016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医疗损害赔偿案件20833件,其中调解结案6489件,撤诉3572件。但在北京、上海这样医疗资源丰富的特大城市,虽然近六成的案件都经过医调委受理后解决,从而降低了诉讼案件数量,但医疗损害纠纷案件的数量还是没有下降的趋势。

如前所述,外科医生最容易成为医疗纠纷索赔的群体,有研究表明我国台湾地区外科医生的数量有所下降,其原因与外科医生工作量大、风险大有关。而高赔偿额风险的儿科、急诊科、产科也打击了医生从业积极性,使得医学生在执业选择时已经有意识地回避这些易受攻击、劳动强度大、赔偿额较高的专业与科室。在未来的数十年中,这些高危科室将继续面临人员不足、后继无人的窘境。

小伙伴们,你从事的专业是否榜上有名呢?面对高风险环境,有何应对方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