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一个厨师对我说,“香港暴徒太嚣张了!”

下了夜班肚子饿了,去单位食堂吃夜宵,看到穿着厨师服的大师傅一个人坐在那儿看手机。他看到我后,抬起头用浓重的山西口音对我说,“香港暴徒太嚣张了!”说着走进厨房,帮我炒了一盘菜。

一个厨师对我说,“香港暴徒太嚣张了!”

深夜食堂,就只有我和他两个人。他做完了饭,坐在我旁边聊了起来。我问他,怎么还这么关注香港?他说,从香港一闹事起,他就非常关心,每天都跟踪事态进展。他觉得香港的年轻人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他认为事难办是因为美国在捣鬼。他的想法都很朴素,也很真实,在普通人中,算是对情况比较了解的了。

这多少有点让我感到诧异,问他为什么这么关心香港?

他告诉我一个故事,说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有一个团几百人最后只有几十人活了下来,其中一个就是他的父亲,“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1953年,他的父亲退役回到山西老家。他从小,父亲就多次跟他说,“最遗憾的就是没有解放台湾”。他父亲特别希望他能当兵,参与国家统一,但他小的时候不听话,没当成兵,却成了一名厨师。

一个厨师对我说,“香港暴徒太嚣张了!”

他在报社当厨师已经30年了,后来一直在上夜班。他的工资不多,每个月只有4000多块钱,住在报社的半地下室,每个月房租400块钱。在报社这么多年,他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员工,并在面点比赛中获奖,他给我展示了他的荣誉证书,这是他最珍惜的东西。令我意外的是,长相憨厚的他,居然还是伦巴舞的高手,获得过伦巴舞比赛的名次。

他说,自己的女儿8岁。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女儿长大后能当兵,完成爷爷未遂的心愿,所以一有时间,他就带着女儿到军博等地方去接受熏陶。他的父亲已经过世,家里生活一直就不宽裕。他父亲7年的军旅生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三代人的命运。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不可能想到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师傅,有着这么多的故事。他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不说在北京,就算在整个中国,都是低的。但他身上一点儿没有悲情和消极。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还那么热爱着生活,居然还有心情去跳伦巴舞。最难得的是,在他的心里还装着一个对国家对民族的大情怀,我想,他对他父亲的描述多少有些演绎和想象的成分,但这个情怀却是真实的,也是非常珍贵的,从他父亲传承到他,还会传承到他的女儿。

我问他,能把他的故事写下来吗?他说可以啊,还穿着仿海军服,让我拍了张照,并把他父亲当年的照片以及退伍证明发给了我。

一个厨师对我说,“香港暴徒太嚣张了!”

我想,正因为大师傅的平凡普通,才使得他的乐观、积极、勤劳和家国情怀,更有价值。因为相比精英富豪、达官显贵,他真正能代表人民。有这样的人民,中国何愁不会崛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