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高血壓沒感覺,不想吃藥,醫生說會腦出血,真的嗎?

心血管王醫生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高血壓沒感覺,不想吃藥,可以嗎?

我的答案是,如果確診了高血壓,即使沒有任何的症狀,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治療!

高血壓,傳統的高血壓界限為140/90,我國是高血壓大國,人口的老齡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高血壓人群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呈現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的30歲邊緣的年輕人得了高血壓。

如果確診了高血壓,那麼高血壓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若是原發性高血壓一般需要終身服用降壓藥。

若是繼發性高血壓,那麼在原有疾病控制後,血壓往往可以回覆正常。

高血壓的症狀也比較多:頭痛、頭暈、頭脹、心悸等,嚴重者可表現為胸悶、呼吸困難、浮腫、胸痛等併發症症狀。

還有併發症較多:比如致動脈腦硬化,使血管彈性減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嚴重情況下腦出血、腦卒中會致命。這就是為什麼醫生建議你吃藥的原因。

其它併發症還有腎病,一些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你也要去治療哦!


暗夜精靈小Moon藥師


小澤24歲,1995年生人,90後!

大部分人24歲都正在讀大學,或者剛剛畢業開始工作,或者剛考上研究生,可是,24歲的小澤,每天為自己的腦出血而憂心忡忡,不知所措。

腦出血,好像離我們很遙遠,至少我們不會把腦出血和24歲的小夥子聯繫在一起,可是小澤就是那個不幸的小孩,24歲就發生了腦出血。

當時後遺症很嚴重,半身不遂,後來恢復的還不錯,但現在也不上班,就在家待著,擔心腦出血什麼時候會復發,每天憂心忡忡!

24歲為什麼會腦出血?

小澤比較胖,1米72,體重接近260斤,1年前小發現自己血壓高,最高180/120,正當小澤猶豫要不要吃降壓藥的時候。出現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別人”,“別人”很磚家的告訴小楊,不能吃降壓藥,降壓藥傷腎,你才20來歲,到時候把腎吃壞了咋辦?

純真善良的小澤就相信的這個或這些“別人”,任由自己180以上的血壓,裸奔著……

臘月初八,小澤突然摔倒,血壓220/160,腦袋實在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壓力了,腦袋出血了……

腦出血是很嚴重的疾病,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對於一個24歲的小夥子來說,這無異於掉進萬丈深淵;最終檢查結果顯示,就是高血壓沒有控制引起的腦出血。

唯一慶幸的是因為小澤年輕,而且就診及時,身體沒有留下明顯的後遺症,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可是對於一個24歲的人來說,經歷過一次腦出血,每日每夜都會想到一個問題:會不會哪天又來一次腦出血?會不會半身不遂?會不會死亡?

小澤越是告訴自己不要想,可是偏偏小澤會無數次暗暗的問自己這些問題。

這時候小澤會想到那個“別人”嗎?

可是“別人”到底是誰?即使您能回憶起那個“別人”是誰,難不成小澤還去找人算賬不成?

“別人”也是“好意”呀!

算了吧!我們只有管好現在的自己,我們無法找到原來的“別人”,現在的“別人”,以後的“別人”。

“別人”只是說說而已,“別人”又不是醫生,又不用負責任,甚至我們都不知道“別人”是誰。

高血壓性腦出血: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佔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主要原因是沒有發現高血壓,或高血壓沒有有效控制。

高血壓性腦出血 ,男性略多,冬春季易發,通常在活動和情緒激動時發病,出血前多無預兆,半數患者出現頭痛並很劇烈,常見嘔吐,出血後血壓明顯升高,臨床症狀常在數分鐘至數小時達到高峰,臨床症狀體徵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異,基底核,丘腦與內囊出血引起輕偏癱是常見的早期症狀;少數病例出現癇性發作,常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轉入意識模糊或昏迷。

急性腦出血的降壓治療: 收縮壓> 220mmHg 時,應積極使用靜脈降 壓藥物降低血壓。患者 收縮壓>180mmHg ,可使用靜脈降壓藥物控制血壓,160 /90mmHg 可作為參考的降壓目標值。高血壓藥物治療能使卒中復發風險顯著降低 22%。

腦出血的先兆:

其實腦出血和腦梗死常常表現一樣,我們很難從症狀來區分,必須到醫院做完CT才能明確。

1、突然感到一側身體麻木、無力、活動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穩;
2、與人交談時突然講不出話,或吐字含糊不清等;
3、出現短暫的視物模糊,之後又自行恢復了,或者也可能失明;
4、突然感到天旋地轉,站立不穩甚至暈倒,面部皺紋可能突然變輕,吹不成口哨,雙手平舉,手會下落,踮腳走不了路。

王醫生的解讀:

降壓藥毒性大傷腎;這是個邏輯錯誤,不是我們吃藥把肝腎吃壞了,是因為長期高血壓,如果不積極控制高血壓,心腦腎都會壞,我們不得不通過服用降壓藥控制高血壓,先有高血壓,才有吃降壓藥的;如果不吃降壓藥危害會更大,何況降壓藥的副作用只會發生在少數人身上,加之藥物種類較多,可供多項選擇,且降壓藥的副作用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很少造成嚴重後果。

高血壓是腦出血最主要的原因,也是能完全控制的因素,只要我們能早發新早控制高血壓,那麼高血壓性腦出血,一定能夠避免。

或許大部分高血壓人,都覺得自己沒事,可是如果不積極控制血壓,您怎麼知道腦出血哪天會敲門?

24歲的小澤,至今也不會相信自己會得腦出血......

對於那些隨便建議別人不吃藥,亂吃藥,亂停藥的人,無異物謀殺!

高血壓一定要早發現,早控制。


心血管王醫生


有感覺還好,就怕沒感覺。高血壓不想吃藥,怎麼行啊,那肯定會引起病變啊,突然增高,太容易發生腦出血啦,我也是,一開始有感覺,也不想終身吃藥,讓醫生開點藥調,也沒什麼效果,後來沒感覺啦,不頭痛啦,有一天突然天炫地轉的,有點站不穩啦,還好在家裡,感快躺床上,一量血壓,高壓一百八,小壓一百五,感快吃上降壓藥,有驚無險,太可怕啦,從那以後我就天天吃一片降壓藥啦,血壓一直控制的很好,其實醫生早就建議讓我吃降壓藥,是我不聽,所以聽醫生的沒錯,吃吧,習慣啦也挺好。[微笑]


海鷹180533279


會,我岳母偶爾頭暈,以為是缺糖,喝點糖水等了事,一直沒測量過血壓,更別說吃降壓藥。直到去年二月的一個晚上飯後去樓上泡腳,就在這一瞬間昏厥了。急送醫院被告知因血壓偏高,經熱水泡腳後導致血往上衝,形成腦溢血,終因搶救無效離世。


大洪山人1964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但血壓升高至出現併發症,多數患者可無症狀,僅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頸項強直等症狀。據說無症狀高血壓若未得到合理降壓治療,易發生腦出血,是真的嗎?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血壓是血液作用於血管側壁產生的壓力,它的高低受心臟射血功能、外周血管緊張度等多方面影響,當血壓位於正常範圍時,可為心臟、大腦、腎臟等靶器官供血供氧,有利於維持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當血壓高於正常範圍時,雖然也能為各靶器官供血供氧,但卻可對靶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高血壓若未得到合理的治療,損害的不僅僅是腦血管,但在各種高血壓併發症中,以腦血管損害較為常見。據統計,亞洲人群收縮壓每升高10mmHg,腦卒中的發生風險隨之升高53%;當血壓位於115/75mmHg至185/115mmHg這一範圍,血壓每升高20/10mmHg可使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倍增。

當然,高血壓所致腦血管疾病風險並非完全針對腦出血,因為腦卒中包括腦梗死與腦出血,腦梗死是由於高血壓引起腦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堵塞腦血管引起腦組織梗死;腦出血是由於血壓長期升高,使腦動脈脆性增加、彈性減退,或形成微動脈瘤,壓力超出腦血管的承受範圍,以致發生血管破裂。腦血管破裂後大量血液湧入顱腔,壓迫腦組織,可出現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症狀。腦出血是危險係數較高的併發症,發生腦出血後30天內病死率高達35%-52%;同時也是危害程度較大的併發症,大約80%的患者在6月以後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腦出血是高血壓患者需要重點預防的併發症,降血壓是降低腦出血風險的主要措施。

在降壓治療方面,部分高血壓患者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壓,但多數患者則需要在此基礎上給予藥物降壓,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指針主要有:①血壓≥160/100mmHg,這類患者未來十年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至少為中等,因此及時無症狀,也應啟動藥物降壓;②已經出現靶器官損害或併發症,治療高血壓的目的是為了減輕靶器官損害,延緩併發症的發生,若二者已出現,那麼說明當前治療方案需調整,給予藥物降壓,以減輕損害;③合併糖尿病,糖尿病可與高血壓協同損害腦血管,因此糖尿病患者血壓超過140/90mmHg就應啟動藥物降壓;④非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血壓升高幅度不大時可先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降壓,但降壓無效時應及時啟動藥物治療。

綜上,多數高血壓患者無症狀,但對靶器官的損害可持續損害,易增加腦出血的發生風險;合理降壓則可降低腦出血的發生風險,當血壓≥160/100mmHg、已經出現靶器官損害或併發症、合併糖尿病、非藥物治療無效時,應啟動藥物降血壓。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 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血壓高,就證明心腦血管已經有堵塞的地方了,因為氣虛導致血淤於行,所以血管產生斑塊硬化,血液流動不暢,才會導致血壓升高,你雖然沒有感覺到什麼,但是一旦感覺到了,我想問題就大了,這種心腦血管疾病一旦發病,非死即殘,建議中藥調理,多喝活血化淤,補中益氣的中藥,堅持運動,慢慢就會好起來的,如果一吃西藥,終生都要吃了,不建議西藥降壓


廣府易成子一休


人命關天的大事,要聽專業人士的!該吃藥就一定要吃藥。高血壓也是無聲的殺手,沒有感覺不代表沒有威脅。

本人從事健康養生行業17年了,看到有些顧客被有些搞養生的,賣保健品的勸說高血壓不要吃藥,就吃保健品就可以了。說這種話的人不是別有用心就是無知啊!

所以古人在教醫術前都先教醫德。

高血壓本身沒有危害,但是高血壓會累及一些靶器官例如血管使血管硬化,傷害腎臟有可能腎衰竭尿毒症等,傷害心臟引發冠心病......所以,血壓不正常一定要先吃藥加強休息把血壓值控制下來。


理肚


高血壓沒感覺是身體已經適應了這種情形,所以,不想吃藥的原因。

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高血壓,通俗的解釋為:血壓是用來運送血液的,在沒有充分的血壓時,血流速度就會變慢,只有適當的血壓才能將血液送到全身。可是如果血壓太低就送不動,太高就會造成血管受到壓力,擠壓,甚至擠破,造成腦溢血。

所以,醫生說的是真的,但是西醫不論高血壓原因,只是用藥控制,沒有找到引起高血壓的各種因素,但吃藥與不吃藥有個矛盾?這裡有一個矛盾。那麼應該怎麼處理呢?\u2028

首先不是輕易地降血壓,而是想方設法改變血流速度,血流速度一改變,你的身體就不去調血壓。只要血流恢復正常,血壓自然而然地恢復正常。

要調節血流有兩個關鍵

第一、恢復血管的彈性。

第二、把血管中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的物質降低下來,將血液變得稀一點,血流的速度就加快了。所有能夠幫助降低血中的膽固醇、血中的脂肪的營養素增加,血脂肪自然就能夠降下來了。

第三、增加運動,增加血流速度。

第四、改善血管的彈性,增加優質蛋白質、全衡營養素、葡萄籽、VC、鈣鎂健骨等等就可以增加血管的彈性。

所以高血壓並不難治的。不要亂搞一氣,越搞就越難治。搞到你的腎臟功能衰竭。吃降壓藥一定會造成腎衰竭,因為腎臟好不容易把血壓調上來,你給它降下來,所以腎臟天天忙著調血壓,都沒空幹別的事情了。最後腎臟肯定衰竭。

腎臟一衰竭你就宣佈……,因為你就不治高血壓了,你開始治療腎臟。治療腎臟開始洗腎,一洗腎就代表身體大量的養分沒有辦法被身體回收,全部隨著洗腎排出去,所以養分供應不足。養分供應不足,腎臟就沒有材料修補。腎臟沒有材料修補,腎臟就更極度衰竭。極度衰竭就再洗腎……\u2028

各位記住,我們的身體是想恢復健康,你不要把身體拆開來一個一個去治。要真的治,就把身體連成一個系統,好好保養。

如果你沒有想好,或沒有行動改變生活方式和開始調理,還是用藥先控制吧……

以上關於高血壓的解釋也是資深中醫老師的論述,我也是引用,僅供參考!


慧澤惠


  • 真的!

  • 不要因為暫時的沒有症狀就放鬆警惕!

高血壓病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疾病,平常患者多無明顯的異常,很多人感覺沒有不舒服的症狀就拒絕或者不規律服藥,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 高血壓病主要損傷的全身的血管,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血壓不控制,或者控制不規律,血壓波動較大,會對全身血管造成損傷,包括腦血管,這種損傷長久積累就會導致血管的硬化、斑塊形成、血管瘤形成等,在某個時刻(多為勞累和情緒激動),血壓再次劇烈波動就會破了出血,就發生了腦出血;


  • 目前臨床上針對腦出血的患者,還是以高血壓性腦出血為主,同時患者多有日常生活不規律、不規律用藥、不堅持用藥的病因;


所以,請保重自己、尊重你的家人和家庭,遵醫囑,做好個人的控制和防護,畢竟腦出血可以回死人、致殘的;一旦發生,不僅僅是對個人,甚至對家庭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以上僅代表小美個人觀點,重點還是要“自我管理和約束”,再好的醫生都幫不到你!

神內小美醫生


首先想問題主的血壓有多高,最高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有多少?然後是否已經確診為高血壓?

由於現在生活壓力增加,節奏越來越快啊,高血壓也越來越年輕化。而高血壓又是一個慢性疾病

,一般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這對於年輕人而言,多少會對吃降壓藥有抗拒作用。

如果題主已經確診了高血壓,而收縮壓<160mmHg且舒張壓<100mmHg,並且無其他併發症,那麼可以先不吃降壓藥,採取生活方式的干預,比如減肥、清淡飲食等,但是最多三個月,如果三個月後,血壓沒有降至目標值,那麼還是要進行藥物治療的。

題主覺得自己雖有高血壓,但沒有症狀,所以不願意吃藥,這樣的想法其實並不可取。要知道,高血壓的危害不在於其本身,而是在於血壓持續升高以後對於全身的心、腦、腎、血管等重要器官造成損害。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血壓,很容易導致各種併發症。

所以,血壓控制得越早,越能更好的保護全身的血管以及靶器官。

在臨床工作中,就有患者因為有高血壓但是沒有症狀,所以拒絕吃降壓藥,也不監測血壓,最後發生腦卒中。至於

腦出血,其實也是高血壓最嚴重併發症之一,並非危言聳聽。

所以,如果題主已經確診高血壓,且需要藥物治療,那麼還是規律降壓治療為好。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用。

歡迎關注“他克莫司ing”,關注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