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納溪區大渡口鎮 實施“三課”提升村黨組書記能力素質

四川新聞網瀘州9月12日訊(費德輝)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土地上,有這樣一群人,官不大,卻是一個村莊的主心骨,上傳下達,是真正瞭解基層群眾,把工作落實到基層一線的人。用好了,造福一方百姓;出岔子,禍害一方百姓。這群人就是每個村的黨組書記。近年來,大渡口鎮黨委實施“三課”措施,“必修課”“選修課”“公開課”的考核制度,著力提升了大渡口鎮村黨組書記能力素質。

開齊常規“必修課”增見識

作為村支委的“掌舵者”,村黨組書記的素質高低決定了村支委班子的強弱,一支強勁的村支委班子,必然能帶領村委在發展上有好思路,這已經是被無數實踐證明的真理。

“如何提升村黨組書記的思維意識、技能技術、市場理念、眼界格局?只有學習。村黨組書記是村委的一把手,在當前農村快速發展和脫貧攻堅不斷深入的新時期,各項複雜艱鉅的工作對村黨組書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村黨組書記必須要加強學習,才能應對挑戰、扛起責任。”大渡口鎮黨委副書記牟鯉說。

為此,大渡口鎮每年至少對各村黨組書記培訓兩次,每次開展為期1個周,規劃為各村黨組書記的“必修課”。在培訓中專門邀請農技專家、致富能手、鄉土人才等,為他們講授鄉村旅遊、現代農業、農村電商、經營管理等農村農業實用技能,在這一週內要求各黨組書記不能請假,嚴格按照作息時間上課,真正做到學有所感、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這一個周培訓,就好像回到了學生時代,拋開村上的事務,安心的學習,向專家請教,各村交流想法,我感觸很深。基層事務繁而雜,都知道要多學習才能開闊眼界,可是有時候忙起來,真的就感覺沒有那麼多時間能靜下來學習,而且我的文化水平也不高,理解起來也難免差那麼一點。黨委組織培訓,有嚴明的紀律要求,心自然就靜下來了,加上專家們面對面的講解,課堂上的實時互動,收穫自然也多。”光明村黨組書記胡業斌說。

農村要進步,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支書。學習就是讓支書能力素質提升的一大“法寶”,“必修課”制度,對促使各村黨組書記的學習起著決定性作用。

開足高端“進修課”強業務

“我們村是巖區,家裡留守老人多,但是純天然的瓜果蔬菜也多呀,可惜現在都是自產自銷的模式,銷不完就爛在地裡,我看著可惜,心裡著急呀!在外地,現代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而我們,基本還在起步階段。這次我們幾個巖區的黨組書記一起考察學習農村電商平臺,就是希望回去能好好把電商平臺建立起來,如果電商平臺搞好了,肯定能給村上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大渡口鎮紅聯村黨組書記舒顯章說。

大渡口鎮各村鄉村產業發展參差不齊,對此,在2017年,鎮黨委要求各村圍繞自身產業發展的特點,把握市場,推出品牌創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高端進修課程,組織全鎮20名黨組書記分批次到各地示範基地考察。

“村黨組書記的思路是一個村的靈魂,擔負著全村發展重任。比如大家都知道現在科學發達了,要走科技興農的路子,可是產業發展後如何盈利?如何能保持住一直盈利?這就需要黨組書記的具有品牌意識、先進理念、營銷策略等能力。有針對性的考察學習,才能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大渡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代洪波說。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選修課”制度,就是為了促使黨組書記們成為“老闆型”“經理型”村支書,接受和運用現代經濟、管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識,為農村經濟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

開好落地“公開課”出實效

中央對村一級支部帶頭人的要求是“一好雙強”,即政治素質好、個人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說到底,能否落實上級黨委、政府各項支農惠農強農政策,能否帶領村民致富,能否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力,能否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能否開好這堂落地“公開課”,這才是對一個優秀村黨組書記致富引領性強弱的終極考核。

“玉村村在鳳凰湖高速路出口處,和平橋村比鄰而居,但村集體經濟發展卻差別甚遠。“三課”考核制度的實施,‘逼’著我這個新任支書必須要想動腦想法謀發展呀。”玉村村第一書記龍文菊半開玩笑的說。

2018年,玉村村在龍支書的帶領下,玉村村委向黨委、政府呈現了一堂精彩的“公開課”:流轉37戶殘次林200餘畝建設了高標準茶園,流轉土地300餘畝建設了小龍蝦基地,連片種植經果林300餘畝,流轉土地300餘畝建設魚菜共生科技示範基地,吸引回鄉發展水產養殖農戶5戶,幫助45名農村勞動力實現固定就業;佔地500畝的中國納溪溼地茶谷落戶,佔地20畝的玉村旅遊村完成規劃設計。在瀘州市電視臺舉辦的綠水青山.大美瀘州之走進最美鄉村評比中,獲2018年度瀘州市十大魅力鄉村。

其實不管利用何種制度提升各村黨組書記的能力素質,最終黨委政府的目的,不過是要讓鄉村振興落地生根,讓村兩委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