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現在有的公司一上市就等著減持,然後身價倍增,其他國家有這種情況嗎?

腦殘遠離


從目前的公告情況來看,2016年A股減持的力度比較大,對於大股東的減持行為,歷來受到中小投資者的詬病。認為大股東不管股民投資者的利益如何,只想著自己的收益,在股價處於跌跌不休的狀態下,依然肆無忌憚的減持,讓很多股民承受了比較大的損失。



其實從規則上講,大股東減持的行為是合乎規定和經濟邏輯的,人家辛辛苦苦的弄了一個上市公司,商業的本質就是逐利行為,在規則範圍內,兌現自己這麼多年的付出和辛苦,無可厚非。別說大股東減持了,就算是把公司直接出售,只要不觸犯法律,誰也說不出來啥。

從國外的情況來看,其實基本本質都一樣,但不一樣的表象是,國外的證券市場更多的是遵循價值投資,股東投資著眼的是價值長遠,所以在減持的問題上一直比較謹慎,更多的是著眼於股息收入和利潤分紅,相對來說減持的現象影響並不大。

而A股市場是一個投機氛圍非常濃厚的市場,股價的漲跌完全是來自於資金的推動或者是炒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反映公司本身的業績和價值,但畢竟在這方面做得並不成熟。一個沒有業績支撐的股票,可能會成為萬眾矚目的妖股。一隻業績亮眼的股票,可能深陷回調的泥潭,甚至很多交易者都慨嘆,A股市場和上市公司是兩條線,永遠平行,可能永遠也不能相交。

而且上市公司一旦登陸A股市場,炒作資金的蜂擁而上,身價立馬會翻上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大股東達到了目標收益,兌現是一個自然的行為。如果想穩定股東持股心願,更多的應該在A股的根本制度上下功夫,健全股東分紅機制,合理化上市公司估值,這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罪於大股東的減持,這屬於捨本逐末的行為。


小散李大鵬


由於監管不力漏洞,上市純圈錢公司多!改革應該從科創板實行,希望加快實-行如下幾種規則:T+0,取消漲跌幅限制(可以抑制機構割韭菜,T+1,限制漲跌幅制度純粹為機構割韭菜,過時的交易模式!),註冊制,嚴格退市制度(有進有出股市才健康有活力,淘汰垃圾公司),允許一切做空手段和鼓勵做空(杜絕財務等造假行為,好公司也不怕做空,真金不怕火煉),加強監管,加強信披,要求每個月坡露具體財務情況(讓投資者清楚公司運作情況,可以避免重大損失)!上市公司融資只能通過配股,不能增發股票!不能質押!上市即全流通股份,不受減持時間限制!(可以杜絕上市公司上市純粹為了圈錢,如果公司是垃圾公司,配股越多退市越快!如果是好公司,配股越多投資回報越大)!這幾種要同時實行才有效果!這樣的制度才是正常公平的股票市場!真正能獲得投資回報的市場!好制度好的資本市場才能培育好公司!不好的制度讓垃圾公司也混在其中圈錢!到頭來損失的是投資者!市場公平了,好公司體現高股價,垃圾公司跌到退市!企業才能想辦法得到更好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割韭菜純粹圈錢的市場,搞壞了市場,誰敢長期投資?盾安環境St冠福等公司業績大變臉就是例子,連拉三個板,突然發佈年虧半個公司十幾億!就是因為沒有及時公告業績,應該每個月公佈財務詳細報告!讓審計評級等機構詳細審計(讓專業機構制訂便於審計的規則),杜絕造假。現有制度下中小板遍地地雷,地雷比中越邊界還多!所有規則以淘汰垃圾公司,杜絕純圈錢公司上市,上市也混不下去為目標去制訂!刮骨療傷,讓市場迴歸公平可長期投資市場!現在指數低位運行是改革的最佳時機!


晨曦曉東999999


不是上市就可以立馬減持的,有明文規定需要1年的解禁期,而原始大股東需要的是3年,所以只有在1-3年以後才會有所謂的大小非解禁,才會出現減持現象!從理論上來說減持並沒有錯,因為既然規定了一定時間內的減持策略,就已經算抑制了上市既套現的情況。作為市場交易的自由,總不能不讓大股東減持吧,這在國外也是如此,說不通!


但是!國外的市場減持是建立在走了9年牛市,甚至牛長熊短的情況下的,所以大部分的投資者在上市公司的發展紅利下,甚至是市場慢牛的趨勢下已經獲利頗豐,那自然而然能看淡大股東減持套現的行為!這無非就是你賺多我賺少的問題而已!


可是我們A股市場熊長牛短,十年裡許多上市公司通過減持來進行無底線的套現,甚至是在本來就處於熊市底部區域裡的“不要臉”減持,這對於投資者來說傷害確實很大!一邊嚷著回購,一邊卻在減持的情況屢屢出現,連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公司,何談讓投資者信任呢!


所以我認為A股的環境和外圍市場不同,違規減持甚至低位不考慮投資者利益的減持需要得到制止和約束!大股東的成本只有1元,他們無論何時減持都是盈利的,而投資者卻不一樣!這種行為完全侵害了投資者的切身利益,並且助長了那些以上市圈錢為最終目的的不良風氣!所以,減持規定有待進一步的完善!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疑惑和投資建議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大股東減持套現是任何一個國家的股市都會出現,只是各個國家減持制度不同而已,減持是A股一個重大問題。

企業做大做強的最終目的就是能成功上市,而成功上市後的最終目的就是減持套現,成功減持套現,錢進了自己口袋才是王道,不然持有的是市值,持有的是數字,誰不想逢高減持套現把數字變成錢呢?所以減持套現這是一條企業和大股東最快致富的一條捷徑之路。


根據數據顯示A股去年總共發生過減持的有2300家公司,也就是A股市場中60%的上市公司都發生過減持套現的情況,2018年全面減持金額4萬億,這個數字是不是非常嚇人;而2019年預告同樣還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等著減持套現,全年預計減持金額高達2.4萬億,同比2018年減持金額有所降低。

減持是A股的重大問題,但也是全球股市的重大問題,其他國家的股市同樣是要面臨減持問題;國家也不可能把所有人的股份限制,不然大股東進行減持套現吧?只是類似美國,港股,日本等國家股市減持問題沒有這麼大,會有相對減持制度加於約束惡意或者大幅減持而已,但是任何一個國家的股市都是完全避免不了減持情況出現的,只是嚴不嚴重的區別而已。


老金財經


我的觀點是;其他國家比較少。

這個和我們股市的機制,公司治理和法律環境有關。

1.我們A股長期不漲的原因就是上市發行價高估的離譜,很多一級市場的PE基金都等著上市套現走人,我記得有一隻股票華銳風電,當年上市後最高88多元,現在是1.14元.很多股民被坑殺。

2.很多股東面對巨大的利潤,就不會安心做實業,因為賺錢慢還辛苦,這是人性。所以有套現的衝動。

3.我們的法律還不健全:歐美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嚴謹,法律完善,對股東套現有嚴格的規定,我們要向成熟資本市場學習。

結論;只有完善法律環境和公司治理,發行制度改革才會解決這個問題。


正道交易


減持各個國家都會有,只不過是我們股市更加普遍而已,更加觸目驚心而已,讓我們看一組數據。

去年走勢低迷,有證監會減持新規護航,但減持數額並不少,截至12月29日,2017年淨減持上市公司數量降至947家,較去年減少169家;947家上市公司今年減持金額合計1599.82億元,較去年減少1237.68億元。回顧歷史統計數據,減持真的是一個大問題,2012年至2016年期間,重要股東累計減持金額分別為711.18億元、1607.49億元、2509.33億元、5480.45億元、3594.46億元。可見只要股市敢漲,原始股東就敢減持,漲越多減持越多,最後總會以一元的低成本持股把股價硬生生砸下來。

美國股市最知名的減持就是臉書,去年9月22日公開的Facebook文件稱,扎克伯格將在18個月內出售他所持有的3500萬-7500萬股Facebook股份,用於他與妻子的慈善事業,包括消除疾病和普及教育。Facebook股票的當日收盤價為170.54美元/股。照此計算,扎克伯格計劃出售的股票總價值約60億-128億美元。

但是這位減持股份是為了慈善,實際上他承諾把99%的股份捐贈給慈善機構。

我們股市減持不同之處在於為了實現財富自由,為了移民,為了享受,如果為了慈善社會會給與更多的容忍度,畢竟來自於社會回報於社會,但如果是為了移民,那就另一碼事情,其背後某些案例往往潛藏著一些原罪。


杜坤維


每個國家的股市都有減持,但是大部分歐美股市的股東減持意願是比較低的,一般公司如果出現業績虧損股東都是不會隨意減持,主要是擔心被同行收購,失去控制權,但是A股市場就不是這樣了,都會出現股東清倉式減持的行為,寧願失去控制權也要套現,可想而知,不同的市場,上市企業的使命和責任感是不同的。

而近年來隨著新股上市的速度不斷加快,場內面臨著萬億解禁潮,2018年將近4萬億的解禁就讓股市常年下跌,2019年仍然有2.6萬億解禁規模,仍是股東們想要瘋狂減持的一年,眼下來看,股市長期的低迷和股東瘋狂減持也存在一定聯繫,只要股東出現清倉減持股價即會跌停,一隻股票股東頻繁減持也難有出色表現。

所以,每個國家都有,但是沒有A股市場這麼密集和強烈的減持需求,很多股東減持完股票就不管不顧了,公司業績也是持續下滑,導致整個股市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希望能儘快對減持完善新規,避免股市成為只融資不能投資的市場。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出現這樣的現象,並不稀奇,因為,這些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圈錢,而不是為了發展,是想通過上市,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一旦個人利益最大化了,對上市公司的關心也就基本結束。

事實也是,從上市公司的現狀來看,真正關注公司發展、精心培育市值的公司比例並不是很高。更多情況下,只要通過上市獲得一部分資金,然後通過各種手段,把企業的股價炒上去,以便於大股東和董高監等減持,也就算達到目的了。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不注重分紅,為什麼有些上市公司與機構投資者勾結,為什麼內幕交易那麼多,原因都在於此。

隨著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上市公司通過內幕交易等牟取利益的難度越來越大,剩下的只有減持套現了。所以,大股東、董高監等也就會把減持套現作為最重要的牟取利益方式。如唐德影視,承諾增持,卻變成了減持。為什麼?利益啊。

所以,如何約束上市公司的減持套現,已成為十分重要的一個課題,需在監管中加大工作力度,確保不再出現任何問題。


譚浩俊


任何國家的上市公司都會出現減持,必竟很多上市公司在上市前期都遭遇過資金的瓶頸,在發展初期都會通過出讓原始股權來進行融資,而這些風投在投錢之後,肯定要索取回報,而助推所投的公司上市後減持,將原始股份變現往往是最快速的回報方式。

只不過在A股,隨著新股發行的頻率過快,新股上市的數量過多,減持現象就顯得較為明顯,尤其在一個投機氛圍較為濃郁的市場環境裡,原始股東普遍都醉心於資本投資,而且上市之後,從領導到員工的心態明顯都發生了變化,在一種突然變富的心態中喪失了此前創業的初心。華為董事長任正非在接受媒體就說過,華為之所以不選擇上市,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員工在創業的時候保持初心。

另外對比美國,美國雖然也存在公司減持,但是美股退市早已經形成了常態化,對於那些頻繁減持,不作為的公司,會選擇強制退市,有退市強制化約束,一定程度就會限制原始股東的減持行為。但是A股目前還沒有退市常態化,所以一定程度也助長了原始股東的減持行為。


侯哥財經


凡是這樣的上市公司,要追研上市過程人員的責任,包括會計事務所證券公司,反是與上市有牽連的公司和個人都要徹查!停止上市公司及有關聯公司業務!重處重罰,要對它們的造假圈錢行為付出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