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女教師生娃對事業有什麼幫助?

最近廣大婦女迷惑又憤怒:生也是你,不生也是你,再讓生還是你…… 老孃的肚子是開玩笑的麼?

緊接著姚晨阿姨感慨,孕產育一環接一環,把許多婦女的事業空窗期變成了遙遙無期,更多職業女性更加迷茫,如果娃有諸多不利,為什麼還繼續生呢?

於是後臺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問:塔主塔主,大家都在說生娃恐怖,可為什麼大家還在生呢?生娃有什麼好處?

答:你這個問題太可愛了,我有太多的話要說,必須寫一帖。

無論是生娃還是當老師,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和對的人在正確的地方生對了時候,就沒那麼可怕。我們從這三個方面說一說:

生娃的時機

這個問題其實很可笑,娃來的時機不可控,有人意外懷孕,有人多年不得。但有一點可控 —— “經濟穩定”。

一定要等到自己“經濟穩定”的時候再考慮娃。

什麼是“經濟穩定”,自問一下:如果我 21 個月不能工作,自己的基本工資、老公的工作、雙方父母的支持能否支撐這 21 個月的生計?

為什麼是 21 個月? 9 個月懷孕 + 12 個月的養育,小朋友的到來對一個家庭是重大考驗,檢測你們的恢復力的時刻到了。

( 如果你很喜歡小朋友,然而身處北上廣深,兩個人的收入平平,那你可能需要換個方位思考,如果很喜歡養育孩子的生活,也許就要轉戰到另外一個城市。另外,大城市的自然狀況也不一定適宜小朋友,這些都要考慮。)

這麼看來,生娃對於培訓學校的女老師來說,是不小的震盪。很多人因為生娃辭去了工作,或者失去了原有的職位。於是,年輕的女老師不敢涉足母親角色, 而另一方面,你造麼?很多功成名就的女老師,經濟穩定,不可替代性強,不懼怕21個月的空檔期,但已經錯過了精力旺盛的時期,想要娃想得瘋了。

我誠懇地請你聽一句,不要在經濟不穩定時就覺得 life will lead the way,一個孩子的降臨對經濟不穩定的家庭來說打擊更加嚴重,而且對孩子也並不公平。

育兒時你在哪?

懷孕時,大多數人需要一個靠譜的僱主,或者一份適合的保險。

大公司通常會按照勞動法付工錢,不會在孕期和哺乳期打女職工的主意。小公司就不好說了,花樣很多。許多女老師的老公選擇讓老婆乾脆在孕產期辭職,不在外面受氣,這真是心寒的選擇。

許多機構採取底薪加課酬的薪酬體制,當中別有洞天。在婦女孕產期,機構通常只付底薪,如果你以前上課正常,月薪可能到 9000 塊,但一旦懷孕不舒服帶課量小了,公司對你的義務就只有底薪 2000 塊。看起來有些狡猾吧?但我也跟你說,我見過一個月 9000 塊課時不限量的公司,同時兩個主力女員工懷孕了,一年之後這個公司關門了。這個問題很複雜,我留給你們討論吧。

(此處給未育的女老師一個建議,和僱主談薪水的時候,儘量提高自己的底薪,你可以考慮用包課時量多一些的方法進行談判。也給準備懷孕的女老師一個提醒,孕期前三個月相當不穩定,最後三個月也會很不舒適,中間三個月還是很開心、精神也很好。)

如果是公立學校,這個問題也許不太嚴重,這也是很多育齡女性喜歡犧牲薪水和時間,也要擠進公立學校的原因。公立學校的對立面就是創業的女老師,我強烈建議這群人買高一些的保險,和配偶安排好經濟分擔,也和雙方父母談好合作養娃計劃。

人和萬事興

當媽媽對當老師有沒有幫助?這個問題其實要看你是什麼樣的媽媽,你要當什麼樣的老師。

一些媽媽有強大的親友團支持,外婆外公身體好,公婆搶著要孩子,老公也可以換尿布衝奶粉,外加兩口子收入還不錯,這樣的媽媽雖然也有自己的挑戰,但已經是 easy 模式了。

一些媽媽誰都指不上,自己爸媽身體不好,公婆在外地,老公要賺錢天天加班,只剩下自己在家全天候帶娃,偶爾刷個朋友圈發現同事們都在生龍活虎,自己只能曬娃睡覺的照片。

在懷孕之前,一定要和各方談好,尤其是老公。

我知道以下這句話說出來會被有些人罵,但我還是要說:一個不會換尿布、不會衝奶粉、不會半夜起來哄小孩的老公,不值得你給他生娃。

美國有過統計,生娃之後的兩年是離婚率超高的危險期,夫婦兩個人都面臨巨大的壓力,睡覺也睡不足,經濟也有緊張的情況,所以,你要考慮好。

說到這裡,估計很多人都怕了,然後會弱弱地問我:

那塔主你為什麼生娃?

對呀,這麼多人還是要了娃,北上廣深的普通打工仔也都一樣養兒育女,塔客學院裡不少老師還是二娃的媽。

生娃到底有什麼好處?

生娃養娃超快培養了同理心

有娃之後,你要從一個完全無助的生命的角度思考這個世界,你會發現到處都是知識的詛咒,到處都是搭腳手架,到處都是正向反饋,有沒有~

你還會發現,原來第一次看見藍天是這樣的美好,原來擰開瓶蓋可以拆解成兩步,原來一個鼓勵的表情可以做這麼多功……

這都當老師的必備能力。

許多年輕無娃的老師真的無法體會,這種對娃的互動,一樣可以遷移到課堂、到日常、到職場。

看見了麼?這都是娃的功效。

生娃養娃超快進入家長世界

這是很功利的觀點,許多老師要和家長打交道,而你沒做過家長,怎麼體會家長的心情呢。例如,家長看娃都是天神,你看娃就只是個熊孩子;例如家長要平衡工作和孩子,可你只看到了這位媽媽沒給孩子複習作業;例如夫婦之間可能因為孩子有緊張關係,可你只看見了孩子上課走神一件事。

除了這些大問題以外,做過家長的老師還會關注很多細節,例如孩子的安全問題,放學接孩子有沒有對應的驗證措施?例如家長對糖果的態度,你上課給他們糖吃,家長回家還怎麼做規矩呢?

自己做了家長之後,也會額外瞭解這些細節,而無娃的老師,除非超級精益求精,否則沒空也不會特別去探索這些知識。

當然,我覺得這之間沒有必然關係。我小學的第一位語文老師,終身未婚,但,是一位特別有趣特別關心小朋友的老師,把全班的孩子都當做自己的孩子。我家另外一位親戚,育有兩個女兒,自己是個中學老師,依然無比尖酸刻薄,整天混日子。

人跟人不一樣。

有娃會幫助人變成更好的領導

做家長和做管理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一點只有當爸媽的人可以理解。如何發揮積極性?如何公平?如何政策如一?無論在家還是在公司,都有共同處。我見過的管理者當中,很多人在有娃之後風格大變,圓融變通得多,溫和卻有原則。他們當中很多是男性,是娃讓他們看到了更多的管理可能。

對於女性領導,娃也一樣開啟了另一扇門。

我覺得女人可以分成兩類:生過娃的,和沒有娃的。整個孕育生命的過程,讓女人對自己的身體、生命、人際關係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我本以為自己很理解有娃婦女,但其實遠遠不夠。生育的經歷也讓我更加體諒其他的媽媽,不再簡單粗暴地看問題。

生娃會讓人更言行一致做正確的事

“有一天孩子知道了,他會怎麼想?“ 我認識很多的爸爸們都說過這樣的話,

有了娃,就猶如 all-in 買入了這個世界的股票,我們今天所做的事,都會影響到孩子,無論出於自私的基因,還是無私的奉獻,小朋友其實在監督我們呢。

很多傳統的大公司在提拔高管的時候,都傾向有家有娃的員工,因為他們知道這些人擔負著不一樣的責任,不會亂做違法犯紀的事。我以前覺得這種想法是歧視單身 dog,嗯,到今天我還覺得有點歧視單身 dog。

無論有娃無娃,我們都要做正確的事,做負責任的公民。

我個人的感受,就是半夜看著娃睡覺的樣子,自己不禁感嘆:“我的人生有限,要更努力地做有用的事。”

所以,生娃有沒有好處?這個問題很複雜。

簡單說,我覺得生娃也沒那麼可怕,短期有震盪,但長遠來說對事業有幫助

為了減輕震盪,重複一下需要注意這幾點:

1 以家庭為單位,保證 21 個月單一收入無風險。

2 選好僱主,確定自己有社會或商業保險。

3 和配偶以及家人在懷孕之前進行深入談話。

不用恐懼,也不要有玫瑰色幻想,娃到來之後的兩年會有很大變化,但這也是考驗夫妻感情的好機會,孩子有一天會長大,他們也會成家,孩子不是你的,夫妻才屬於彼此。

養娃不容易,

但往往不容易的事情讓我們收穫更多。

女教师生娃对事业有什么帮助?

小廣播

想了解塔主更多的育兒心得,和眾多老師一起精進教學嗎?歡迎來到塔客學院,有用有溫度的線上語言教師培訓課程,這裡有眾多好老師、好媽媽,還有許多快樂的未婚未育女青年,和我們一同學習吧!報名鏈接請猛擊:塔客學院招生簡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