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他,每天與病毒“短兵相接”!連線第三批邢臺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陳士佳

他,每天與病毒“短兵相接”!連線第三批邢臺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陳士佳

患者張大嘴巴,與他面對面。他戴著頭套、穿著防護服,眼部與患者的臉僅10釐米左右的距離。“仰頭,嘴巴張大,很快就好啊……”他一邊提醒患者如何配合,一邊拿著棉籤快速完成咽拭子標本採集。

3月6日記者連線第三批邢臺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陳士佳時,他發來一段視頻。這就是他每天的工作。自進入漢陽體校方艙醫院工作以來,他與隊友配合,最多時一天採集48份咽拭子標本。

雖然每天與病毒“短兵相接”,被感染的風險很大,但他說自已不會退縮。

他,每天与病毒“短兵相接”!连线第三批邢台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陈士佳

“最危險的地方,我上 ”

陳士佳隨同其他第三批邢臺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於2月16日凌晨到達武漢。經過培訓後,被分派到漢陽體校方艙醫院負責部分護理工作。接著,他接到通知,河北醫療隊要成立咽拭子採集小組。

“救死扶傷是我們醫護人員的職責。我是急診科護士,有多年的護理經驗。我是男護士,體力、耐力相比女護士有一定優勢。最危險的地方,我上!” 陳士佳當時沒多想,就第一時間報了名。

他,每天与病毒“短兵相接”!连线第三批邢台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陈士佳

接到任務,曾有過一絲害怕

“說實話,得知我入選採集小組時,曾有一絲害怕。”陳士佳說,採集咽拭子標本進行核酸檢測,是判斷新冠肺炎的關鍵步驟之一。

採集時,醫患面對面,棉籤伸入到患者喉嚨的那一刻,咽部因受到刺激可能會出現咳嗽、乾嘔、噁心等,這時,醫護人員就要直面患者口腔裡的飛沫。

他說:“雖然有一定危險性,但我相信,只要做好自我防護,把技術練成熟,就能順利完成這項任務。”

他,每天与病毒“短兵相接”!连线第三批邢台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陈士佳

對著鏡子自己反覆練習

接下來,陳士佳對著鏡子反覆練習。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動作熟練,要有“快、準”的功夫,不能讓患者有不適感。

在酒店練習時沒有壓舌板,就用筷子代替,他對著鏡子仰起頭,張大嘴,拿棉籤找到咽後壁的位置,輕輕一抹,有種噁心想吐的感覺。第二次、第三次……當晚,他繼續練習著。

經過數十次的練習,讓他的採集時間從10多秒減到了5秒左右,噁心想吐的感覺也消失了。

他,每天与病毒“短兵相接”!连线第三批邢台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陈士佳

那一刻,他距離患者的臉僅10釐米

第一次上採集咽拭子班次時,他提前兩個半小時就出發了。陳士佳說,同樣是穿戴防護裝備,他要比別人多用15分鐘的時間。

“我們最裡層穿刷手衣,往外依次是隔離衣、防護服、隔離衣。”陳士佳說,與前幾天的護理時不同,他要穿兩層隔離衣,戴三層手套、三層腳套。在護目鏡之外,還要戴一個面屏、一個頭罩,他們採取的是三級防護。

開始採集咽拭子了。隊員核對患者的信息後,患者坐在他面前,那一刻,他距離患者的臉僅10釐米。“別緊張,放鬆一些,很快就做完了。”陳士佳說,這句話說給患者,同時也說給自己。

“您好,請不要緊張,摘下口罩,張大嘴巴,這樣,啊……”按照陳士佳的話,患者張開了嘴巴。他瞅準位置,快速採集,幾秒鐘就完成了操作。

他,每天与病毒“短兵相接”!连线第三批邢台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陈士佳

感到不適時患者主動把頭扭到一邊,讓他很感動

陳士佳說,接下來的這些天,他和隊友配合著,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每天上班的任務就是採集咽拭子,最多的一天採集了48份咽拭子標本。

工作的同時,陳士佳也感受到了來自患者的一份關愛。

“有的患者咽部比較敏感,採集的時候,他們感到不適,就迅速把頭稍向後仰,扭頭朝別處咳嗽。上一個班次遇到一位患者,他主動告訴我,他有咽炎,我知道後會更小心。”陳士佳說,很多患者都會用自己的行動來保護醫護人員的安危,這讓他很感動。

在武漢,陳士佳向家鄉人民彙報:“雖然每天與病毒‘短兵相接’,但我會做好防護,請不要擔心我。我一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務平安回家!”

陳士佳還要告訴家人:“春天來了,聽說武漢的櫻花開了,等戰勝了疫情,我們一家來武漢賞櫻花、吃熱乾麵!”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燕

他,每天与病毒“短兵相接”!连线第三批邢台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陈士佳他,每天与病毒“短兵相接”!连线第三批邢台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陈士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