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民營銀行智能存款,利率高達5.45%,為什麼不限購,難道資金越多,真的就越好麼?

財經者思


目前國家規定了銀行可以破產,並且允許了許多小型銀行的產品進入市場,進行一個良性的競爭,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許許多多的優質理財,高額理財都出現了!畢竟對於這些小型銀行來看,他們的威望不如大銀行,分佈點也不廣,所以只能利用產品的優質,高回報率的優質來拉攏資金!


就好比現在的金融金融上出現的定期理財都是一個少則4.8%,多則達到6%左右的一個理財利率!看似真的非常誘人!那麼真的有那麼好,那麼安全嗎?

首先,這款理財是一個複合利率的計算,而不是單利!簡單的說單利和複利都是計息的方式,但是單利與複利的區別在於,利息是否參與計息,單利,之前的利息不參與計息,而複利,則之前的利息參與計息。所以你會看到5年期最後的利息達到了6%!

其次,目前既然規定了銀行可以申請破產,那麼對於理財來說就一定有相應的保護機制,讓百姓不會受損失,所以只要控制在50萬以內的理財資金,可以享受銀行破產後的保險保護賠償,因此非常安全,不用擔心!


最後回答你,為什麼不限購,難道資金越多,真的就越好麼?是的!對於這些銀行來說他們也一定是一個左手進右手出的倒差價行為,這裡6%的定存問你借,那裡7%~8%甚至更高的借出去給別人,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只不過相比其他銀行來說,6%利率可能得到的回報率會比別人少一點,但是同樣的6%的利率吸引的資金就多一些,所以就是打著一個利率戰和薄利多銷的策略!

用一個小故事來結尾吧:銀行賺錢的方式“利息”
銀行家的兒子問爸爸:“爸爸,銀行裡的錢都是客戶和儲戶的。那你是怎樣賺來房子、奔馳車和遊艇的呢?”
銀行家:“兒子,冰箱裡有一塊肥肉,你把它拿來。”
兒子拿來了。“再放回去吧。” 兒子問:“什麼意思?”
銀行家說:“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啊?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眾所周知,房貸利率已經是普通人貸款所能拿到的最低利率,2019年2月份全國首套房平均貸款利率是5.62%,與此相比,民營銀行存款利率5.45%依然有利可圖。


年利率5.45%是五年期存款利率,我們以存款100萬元為例,存五年能夠拿到27.25萬元利息。但是如果我們以複利的形式來計算,實際年利率只有4.85%。顯然,即使去放利率最低的房貸,也能有0.77%以上的淨息差。考慮到貨幣乘數因素,最終銀行收穫的遠不止0.77%。


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銀行作為以錢生錢的機構,自然要先解決了存款才能去發放貸款。央行印鈔後會提供給國有大行擴充資金,但是顯然這種待遇民營銀行不會有。想短時間內快速打開局面,以高利率殺入市場是最佳選擇。


市場上資金就那麼多,誰掌控的資金規模大,誰的資金利用率高,就能有更好的收益。


對於絕大多數民營銀行來說,出生晚,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弱,扶持力度小,除了提高存款利率擴大影響力吸收更多存款之外,沒有第二條可以快速成長的道路。就當下而言,還真是拉到的存款越多越好。


網商銀行利率水平不算高,這是因為背靠阿里巴巴,能夠藉助平臺輕鬆獲得無數客戶,並且藉助阿里的大數據掌控風險,降低壞賬率,從而獲得發展。


微眾銀行同樣是背靠騰訊,盈利更多靠微粒貸,核心還是騰訊龐大的用戶群體。


其他民營銀行顯然就沒有這麼優越便利的條件了。靠山沒有,流量沒有,如果不拿出一把子力氣,上哪裡跟別的銀行拼!


對於民營銀行來說,五年期存款可以鎖定這筆款項五年的時間,可以更從容的用於中長期貸款,而實際年利率只有4.85%,並不比一年期的智能存款收益率高多少。只要能獲得持續穩定的資金不斷補充,貸款客戶很容易找,規模就能不斷擴大,快速發展就成為現實。既然如此,限購就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


現金管理類產品民營銀行的一大創新,以五年期存款為基礎,通過向第三方轉讓權益獲得流動性,從而實現了與寶寶類貨幣基金相當的流動性,使得短期存款利率能夠跑贏傳統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這是非常值得稱讚的做法,有助於推動銀行改革,讓部分喜歡躺著賺錢的銀行產生緊迫感,從而在鯰魚效應下提升服務水平。


財智成功


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利率高達5.45%,為什麼不限購?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不僅早就開始限購了,而且有些產品也已下架了。另外,最高存款利率也已從5.45%升到了6%以上。

相信但凡購買過此類智能存款的,都注意到了近期需要每天定時搶購。除了億聯智存發行的最新產品外,其他大多數智能存款產品都已經實施限購。

什麼是智能存款?

所謂的智能存款,從本質上來說還是1年至5年期定期存款。但最大的不同卻是,智能存款是一款創新型的存款類產品,支持提前支取、靠檔計息。

也就是說,智能存款屬於定活兩便的存款,既有活期的靈活性,又有定期的較高收益,支持隨存隨取。

舉個例子,如下圖所示:某民營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億聯智存(利添利A款)),到期後的最高複合利率為6%,提前支取時靠檔計息更划算更給力。比如客戶在持有1年時間以上但不滿2年時,可以1.99%的利率,按照實際持有時間計算利息。


智能存款的流動性風險

談到智能存款的安全性,這也是大多數普通投資者最為關注的,一些人將之劃為理財產品之類,擔心收益達不到,更擔心本金虧損。

其實,智能存款屬於銀行的標準存款,納入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50萬元以內都是在存款保障範圍,可以獲得限額賠付。

而它的風險也正來源於此,因為是一般性存款就要剛性兌付,即任何時候投資者都可以提前支取,而且靠檔計息以獲取高於銀行普通定期存款的收益。這種方式其實是提前將收益權轉讓給第三方金融機構的緣故,被監管認為存在著潛在的流動性風險。

因此,智能存款在沒有任何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下,監管並沒有任其自有發展規模,而是進入窗口指導並實施限購。尤其是在存款利率上來看,大多數都已達不到4%以上了。


民營銀行,為什麼發行智能存款?

對於智能存款利率如此之高,就會有很多投資者產生懷疑,想不通為什麼民營銀行會提高自己的運營成本,主動提高自己的存款利率?

也許大家想到了攬儲壓力,沒錯確實是有吸收存款的因素存在。可大家並沒有想到,為什麼民營銀行的攬儲難度係數那麼大?其實這與監管機構的要求有關。

根據監管機構的要求,所有民營必須要遵循“一行一店”原則,即可只能允許在其總行所在地開設一家營業網點,這樣以來線下攬儲資源就十分稀少,造成吸儲困難。

另外,民營銀行原本就無法與國有六大行及其他股份制銀行的品牌知名度、認可度相比較,再加上缺乏實體網點及營業部,老百姓就更難以信服之。因此,迫於所處的困境而進行業務創新,推出存款利率較高的智能存款產品且通過網上模式發售,這既可以減輕成本壓力又可以將收益優惠於投資者,一舉兩得。

順便說一下,民營銀行幾乎都是圍繞其第一大股東的產業做產業鏈金融、消費金融。因此,它的信貸資產主要投向利率較高的項目,這也是它敢於冒風險提升存款利率的因素之一。



目前來看,智能存款確實是非常便捷的存款類產品,仔細想想對於監管認為的潛在流動性風險,也是客觀存在的。但大家不必擔心本金的安全性,說到底此類智能存款也是標準銀行存款。而且猶如當初的餘額寶一樣,為防止流動性已經開始限購。


東震木


現在已有多家銀行5年存款利率達到5.45%以上,但是真正存入的資金量並不算高,還沒有達到限購規模。

我們發現,這些高利率存款有幾個特點:一是存期比較長,這樣資金的不確定性就會增加,因此很難吸引到大資金;二是都是小型銀行的產品,限於口碑等多種因素,真正存入的資金量不會很大;三是都是開業時間不長的銀行,他們給出的利率存在一定的營銷成分。

5.45%的利率算是非常高的利率,傳統銀行不可能有這麼高的利率,我知道建行的“快貸”給出的貸款利率才4.8%,也就是說,傳統銀行使用這個利率很可能是賠本的。這就是很多人對這種高息存款感到懷疑的原因。

其實這是民營銀行開業初期的促銷型產品,不可能持續供應,就像當初的富民寶等創新存款,最高利率曾經達到4.7%,當時也有人感覺不可思議,現在只有4%,而且採取限量供應。

民營銀行的高息智能存款也是這樣,當他吸引存款達到一定規模後,不一定非要採取限購的方法,可能直接停止發行這種產品。比如威海銀行的“藍E存”,去年有5.5%的存款產品,現在已經停止銷售了,但是對已經存入的用戶是沒有影響的。

所以,這種產品不會是越多越好,達到一定標準後肯定會限制供應,只是這個標準掌握在銀行手裡,現在還達不到標準。


互金直通車


民營銀行因為成立時間短,品牌影響力不大,又無線下網點,且資產端業務受地域限制等,吸收存款的能力相對很弱,利率高達5.45%實屬無奈,真相是實在太缺錢了,而不是資金太多。從過去民營銀行公佈年報分析,大部分嚴重依靠同業存款或股東存款,也側面證實負債端結構的單一和潛在危機。就目前情況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存款就是民營銀行走向發展與壯大的瓶頸因素。

為什麼不限購?去年監管機構對民營銀行業務的窗口指導眾所周知,就智能存款業務而言並無違規之處,考慮到創新型現金管理工具……智能存款在向第三方金融轉讓未到期收益權的可能性系統風險,監管打了招呼需要採取一定措施切實防範,但並未有禁止性規定。所以,在響應監管指導的同時,有的銀行採取了限額限時銷售方式比如微眾智能存款;而蘇寧智能存款則暫停銷售;只有其他個別民營銀行暫未實行限額銷售,這些都與民營銀行自身實際情況不同相關,不是一刀切。

在國內經濟環境下,以現有發展水平,商業銀行可真的是資金越多越好。別看民營銀行利率高達5.45%,甚至6%,但他們仍然可以獲取利差,賺取利潤。有人可能經常看到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在6左右,以5.45%或6%利率吸收存款,豈不是銀行虧本了?非也。國有大銀行因為存款利率低,融資成本低,故即使貸款利率不高,但照樣賺取利差。同樣道理,小銀行的貸款利率可就不是這樣了,俗話說得好水漲船高。看看微眾銀行微粒貸利率,新用戶以日0.05%計算,年利率高達18%,這與信用卡逾期利率有何區別?而大家熟悉的螞蟻借唄同樣如此,日利率0.04%,摺合年利率14.4%,所以即使以5.45%吸收存款照樣賺錢。在一般情況下,小銀行的貸款利率都在10%左右,從來不缺利潤空間。況且民營銀行由於無線下網點,節約了大量門店費用和人力成本,勢必形成更大的成本優勢。

換句話說,商業銀行吸收存款也不僅僅用於放貸,賺錢的渠道也挺多的,比如同業拆放,上存超額準備金,投行業務等等,可以說有錢什麼都能,沒有錢確實萬萬不能。


龍門山財經


從第一家民營銀行獲得批覆至今,已經拿到牌照的民營銀行一共18家,未來會產生越來越多的民營銀行。對於民營銀行的高利率,是其初期獲客攬儲策略,前期確實資金越多越好,但到了一定階段則不一定。

1.民營銀行給出高利率是為了攬儲同時開展品牌宣傳。

民營銀行獲得批准成立至今並沒有幾年,相當於一個全新銀行出現在激烈的銀行市場當中,壓力可想而知。

民營銀行為了增加自身的競爭力,從創辦之日起就在思考如何在銀行市場中尋找機會點,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提高利率獲客。其中一些民營銀行將互聯網的經典玩法帶入銀行產品設計,例如智能存款產品,通過極高的利率和靈活的靠檔計息包裝產品,一舉獲得廣大用戶的支持。通過這些高利率產品,不僅能夠完成攬儲任務,同時還成功的完成了營銷宣傳。

2.對普通人來說,民營銀行的安全性與其他銀行差異不大。

對於民營銀行激進的高利率設置,很多較為保守的朋友感覺到了擔心,怕這些新出現的民營銀行產品出現問題。

事實上,民營銀行的這些高息產品與其他大銀行的存款產品類型一樣,受銀行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同受銀保監會的嚴格監管,不可能也沒法向民間金融公司那樣隨意設計產品和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大部分朋友的存款都達不到50萬的門檻,不必擔心民營銀行破產倒閉的事情。況且,民營銀行有很多渠道能夠將高息攬儲的資金用於收益更高的項目。

3.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遠未到限購的時候。

民營銀行是新出現的銀行機構,其發展歷程還處於初級階段,對於資金、用戶的需求遠遠沒有達到預期,故智能存款還會在一段很長的時期內繼續推廣。當達到一定的用戶量和資金量之後,智能存款會與其他熱銷理財產品一樣,會採用限購的方式來控制。

智能存款是傳統銀行存款的重大創新,不僅解決了利率低還解決了提前取款損失利息兩大痛點,值得存。民營銀行成立時間很短,目前通過智能存款拉儲資金量並不大,若達到了一定程度,肯定會採用限購策略,並不是越多越好。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現在買不到5.0的存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