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日本是怎樣成為農業強國的?

驢可樂


日本從來都不是個農業大國,卻是十足的農業強國。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農業只佔日本經濟總量的1%,但在國際上,日本的農業品牌知名度非常高。

日本面積不到38萬平方公里,四分之三以上被山地丘陵覆蓋,可耕地只有12%,日本的人均耕地甚至只有我國的一半。不過,這都架不住日本的科技實力。


國際上以水稻種植業為主的地區,普遍機械化程度低下,日本是個例外。日本水稻種植業機械化程度超過95%,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多年。日本每年進口大量農產品,不過大米不僅自給有餘,竟然還有出口。

雖然日本人均耕地面積非常小,不過在日本由於土地私有,從事農業生產的農場、牧場規模卻並不小,這也非常有利於日本農業的機械化與規模化生產。專業化的經營,使得日本農產品的商品化率也非常高,產業鏈得以足夠延伸。


舉個例子來說,日本柿子產量每年20萬噸,位居世界第三,我國320萬噸。不過日本柿子產值卻佔據世界85%以上,日本柿子相關延伸加工產品超過120種,甚至還有柿葉茶、柿子醋、柿子面膜等等。

為了提升日本農產品的競爭力,日本農林水產省號召進行“一村一品”計劃,每個地方都出產自己最優勢的農產品,將一種農產品做到最好,也打造相關的品牌。比如和歌山的梅子、青森的蘋果、靜岡的茶葉、鹿兒島的豬肉、長崎的枇杷等等。


進行有效明確卻不過多幹涉的引導,避免了混亂競爭,也避免了產量過剩或者產量不足,更有利於抱團一致對外,增強日本農產品的競爭力。

按照日本的自然條件,不足以成為農業大國,所以日本選擇的是“精、小、優”的農業發展方向。日本農業早就開始向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等方向發展,並不僅僅是單純出產優質農產品,延伸產業鏈,進行農產品加工、體驗觀光,增加農業附加值才是主要的。

先進的科技、有效的規劃佈局以及完善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都是日本成為農業強國必不可少的因素。


澹奕


首先,日本政府是全民選舉的,它如果不能協調各階層利益,它只有解散一種結果,所以在站位上,農民不比工人甚至政府官員低。

其次,日本地少人多資源匱乏,本身國民都有深挖自身潛力的自覺,同時其他行業的飛速發展也在自覺反補農業,注重基礎行業發展,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模式,而不是打壓和巧取豪奪的吃農業糧,用農業人,最後不管農民死活。

第三,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日本的大機器哪哪都需要用人,由於沒有分配製度良好協調,無論做農民還是工人都能賺的盆滿缽溢,而不是把人力像滯銷的農產品一樣,工廠喊著人工貴用不起,老百姓喊著工資低沒法活,大量青壯勞力賦閒在家玩遊戲,農業上幾億人口只能附著在土地上混個溫飽。

第四,消費觀念,日本普遍有支持國貨的思想,國外的再好,即使有價格優勢也會先考慮國貨。而我們絕大多數還在看標籤上的價格,一部分人不看價格了卻先把國貨排除,這兩種極端消費習慣都會對國貨造成致命打擊。

日本農業的先進只是諸多先進的一個縮影,不能單獨拿出來看,它強不是強在點上,而是一個整體,這才是當之無愧的強國。我們要想迎頭趕上還需要更多努力才行。




沐浴朝陽666


我們更專注的是農業扶貧,忽略農業扶持!只注重前端扶貧越扶越貧!反觀中端與終端不理不採,甚至設置重重障礙!農業扶持只是一些社團企業在做,資金控制技術,而不是技術佔主導!何來發展!那些所謂的農業植保員拿著工資又有幾個會真正的履行其職責。又有幾個懂技術的人員脫離一線勞作去搞科研推廣,很少!都被資金所束縛!因為技術是獨家的!




真味蔬菜


日本專家的服務對象就是農業,我國之所以農民快要走入絕境,是因為我國的專家服務對象是權力和利益,非但得不到國家重視,農民反倒成為盤剝、打擊、欺詐、欺騙對象。工業不行,農業不行,雞的屁一路飛昇,這種現象不是一個農民能夠弄明白的。


秋荷219470831


日本也是分田到戶走向農業強國的!


15537944004


不光是日本,所有工業強國農業都清一色的發達。


風蕭蕭205966203


農業強國很不容易啊!國土面積狹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