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這兩座城市的英文名稱竟一模一樣!一座在中國,另一座在印度

今天要講到的兩座城市,它們的名稱在英語中拼寫是完全一樣的,而且兩座城市所在的國家還是鄰國——中國和印度。那麼,首先來揭曉這個英文名稱到底是什麼。答案是:Delhi。

對於印度的Delhi,相信很多人都能猜到,就是指德里。德里是一座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成書於大約公元前3世紀的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中記載的天帝城(Indraprastha)通常被認為就在今天的德里。此外在這裡還發現過孔雀王朝皇帝阿育王(約公元前268-公元前232在位)的碑文。1192阿富汗人穆罕默德·古爾(Muhammad Ghor),擊敗了拉其普特王普里特維拉賈三世(Prithvirāja III),此後塔征服了印度北部,拉開了穆斯林對印度統治的序幕,1206年古爾死後,他統治的印度北部土地被多人瓜分,其中就包括了以德里為都城的德里蘇丹國(Delhi Sultanate)。德里蘇丹國曆經幾代王朝之後於1526年被莫臥兒帝國(Mughal Empire)吞併,1648年莫臥兒帝國將都城遷到德里,莫臥兒帝國的都城也就是今天通常所說的舊德里。1858年莫臥兒帝國滅亡,德里被印度吞併,1911年,英屬印度首府從加爾各答遷至德里,此後在德里的郊外興建新城,作為新的首府(印度獨立後成為首都),這就是現在所說的新德里。今天舊德里和新德里同屬德里國家首都轄區(National Capital Territory of Delhi,簡稱NCT),德里是僅次於孟買的印度第二大城市。


這兩座城市的英文名稱竟一模一樣!一座在中國,另一座在印度

舊德里

中國的Delhi,或許很多都聽說過這座城市,但不知道他的英文名,它就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德令哈所在的海西州曾是古羌人的領地,後來吐谷渾稱霸了這一地區,隋朝曾一度佔領這一地區並設立了四郡,這是中原王朝最早佔有今海西州境內區域,但隋朝末年,吐谷渾奪回了這裡。唐代,吐谷渾被吐蕃吞併,後來元朝佔領了海西地區,奠定了這裡今天屬於中國的基礎。


這兩座城市的英文名稱竟一模一樣!一座在中國,另一座在印度

德令哈的自然景觀

那麼德令哈和德里之間有什麼聯繫嗎?先來說說德令哈,“德令哈”這一名稱來自蒙古語,意為“世界”,蒙古族在明代大量遷入青海,最早進入這裡的是東蒙古,到了崇禎年間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進入青海,並統治了青海地區,今天的海西州包括德令哈在內的蒙古族以和碩特部為主。


這兩座城市的英文名稱竟一模一樣!一座在中國,另一座在印度

莫臥兒帝國第二任皇帝胡馬雍的陵墓

再來說說德里,“德里”這一名稱的來源目前眾說紛紜,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並非來自蒙古語,雖說莫臥兒帝國的統治者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但早在這之前德里這一名稱就存在了,何況莫臥兒帝國的統治者並不使用蒙古語。並且在蒙古語中,“德里”(Дели)一詞與“世界”(дэлхий)一詞是完全不同的。巧合的是,印地語中的德里和蒙古語中的德令哈有著相同的拉丁轉寫,從而在英語中都被寫成了‘Del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