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国女孩东京街头发口罩被骂:别让少数人的恶意,阻止你的善良

中国女孩东京街头发口罩被骂:别让少数人的恶意,阻止你的善良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好事和坏事。”


这本是一件善事,却在网上引起巨大非议。

近日,一个穿着玩偶服的华人,在东京街头发放口罩,抱着的箱子上面写着:来自武汉的感恩。


中国女孩东京街头发口罩被骂:别让少数人的恶意,阻止你的善良


女孩姓曾,哥哥是主动报名、奋战在武汉方舱医院的医生。受哥哥影响,她想为疫情做点事情。

女孩说,国内疫情严重时,日本为中国捐赠大量物资,现在日本疫情加重,我们应该帮帮他们。

前段时间,穿着旗袍的日本女孩正是用这种方式,在寒风中鞠躬上百次,为武汉募集50万日元。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中国女孩输出的是大爱和感恩之心,然而,却招来无数骂名。

有人质疑她作秀,有人骂她不捐给国人,更有人骂她忘了国耻,极尽难听之语。

恶毒之人从来不顾事实的真相。

实际上女孩曾想尽办法淘来大批口罩寄回国内,后因物流停运,无法再寄。

当下,她又贴心地为国内医护人员准备了1万套水乳护肤品和两千只消毒漱口水。

疫情全球肆虐,爱心也没有国界,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别人,不仅是狭隘冷漠,更是人性之恶。

知乎上有个问题:我们该教孩子善良,还是教他现实

我想说,都要。

既要孩子保持善良,也要他看清世界的丑陋和险恶。


既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更不希望他一味善良,被现实所伤。

关于善与恶,这四句话要告诉孩子。


1

别让少数人的恶意,阻止你的善良


这件事,同样让人寒心。

武汉封城后,25岁的中学老师吴悠,免费为网上的求助者义务送药。

中国女孩东京街头发口罩被骂:别让少数人的恶意,阻止你的善良

疫情汹汹,没有人不恐惧,而他面对的是危险性最大的医院和患者。

萧瑟的城市街头,他一个人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经常夜里一两点才回家。

有一个求助者急需用药,家住在城市的边缘,他骑了90公里给送去,期间充了3次电。

这条路真的很难,但他说,无非就是辛苦一点,自己送的可是救命的药。

起初,莲花清瘟、口罩等都是免费送,他自掏腰包,每天花费1000多元。后来需求量实在太大,阿比多尔、莫西沙星等四种药都是低于市场价出售。

截止目前,已帮助了600多名求助者。

然而,有时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有人举报吴悠卖药赚差价。

“虽然委屈,但我担心的是影响求助者对我的信任,耽误用药。”

事实证明,他是清白的。

现在,他的送药之路还在继续。

因为不曾忘记自己生病时被好心人送到医院,送药途中陌生人给予的温暖和帮助。

因为他感觉得到人与人之间,温情与善意永远是主旋律。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小撮人,满身戾气,自己不作为反而向勇敢保护我们的人身上泼脏水。

孩子,有时你做了好事反而被骂,你可能委屈,迷茫。

记住,你没有任何错,错的是那些指责你的人,他们可能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可能思维狭隘,或者居心叵测。

如果付出爱,让你感到愉悦,心安理得,那就去做,你释放的善意终会被善意塑造。

真正善良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秤砣是良知和本心。

韩红一定清楚会被黑,但仍然指出某机构的不作为,说实话,办实事,倾家荡产也坚持慈善。

被患者砍伤的医生陶勇说:“我看过太多悲惨的命运,更能承受打击。当时给他做手术,给他省钱,对他真的仁至义尽,我想让他知道,这个社会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黑暗。”


中国女孩东京街头发口罩被骂:别让少数人的恶意,阻止你的善良

孩子,不要因少数的恶意忽略大部分的善意,也别让少数人的恶意,阻止你的善良。

2

守住善良,但要有锋芒


即便如此,还是要告诉孩子,善良有度,好心要分人。

前段时间,南京地铁里,一位年轻的“大妈”上车后没有座位,便强行要求身边的小孩让座。

而眼前这位大妈没有丝毫老态,没有提重物,看着也很健康。

孩子妈妈拒绝让座,谁料想大妈不依不饶。

妈妈据理力争:“我们家孩子买票了,可以让也可以不让,让你是情分,不让是本分。”

大妈竟回怼:“言传身教”。

中国女孩东京街头发口罩被骂:别让少数人的恶意,阻止你的善良


无数网友力赞:这种言传身教挺好的。


我们心怀善意,但对蛮横无理的要求,一定要勇敢拒绝。

作家余华说: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善良不是一味的退让和成全,而是心有花园,外有栅栏。

我们的善良应留给值得的人,救急不救穷,帮穷不帮懒,尤其要远离品行不端的人。

善良的江歌,为保护闺蜜,自己被闺蜜男友连刺十几刀。无论她怎么呼救,生命之门却被闺蜜反锁,最后倒在血泊中。

《素媛》中纯真的素媛,大雨中不忍拒绝坏叔叔的请求,好心帮他撑伞,结果怎样呢?

被性侵,失去生育能力,幼小的心里永远刻上了疤痕。

孩子,永远记得,一个成年人真的想寻求帮助,他会找另一个成年人,而不是向一个孩子求助。

远离自私恶毒的朋友,向你求助的大人,比保持善良,更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

别让你的善良,被人利用,变成伤害自己的利器。


3

平常的恶更值得警惕


《平常的恶》一书认为,这个世界上大恶确实存在,不过只是少数。

大部分都是“平常的恶”:撒谎、虚伪、势利等,像鞋底的小石头,虽然小,也能割破脚,让人不愉快。

在孩子们中间,也是如此。

以强欺弱,语言侮辱等恶行普遍存在,有些看似平常而微小,却可能成为别人的噩梦。

去年12月,湖南一名中学女生跳河自杀,两天后,女孩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

她是带着痛苦和绝望离开的,遗书中这样写道:


中国女孩东京街头发口罩被骂:别让少数人的恶意,阻止你的善良

我究竟做错了什么,她们要那样说我。我想对那些说我坏话,骂我不要脸的人说,是你们让我看清了人心的险恶。

你可能不知道,自己不负责任的一些话,对别人是怎样的打击。

“不出妄语,不助恶声,便是扬善。莫信谣言,待人以宽,且以心安。”

人云亦云的恶行,从来都不值得称颂,也不是融入朋友圈的法则。正直友善的孩子自然会吸引别人喜欢。

我们不能欺负别人,也不能被别人欺负。

南非一个妈妈听到儿子哭诉在学校被人欺负,气到抓狂。

她教育儿子,这时候不该软弱,质问道:“你这样以后怎么保护我!”

随后打电话给对方家长,直接撂狠话“出来打一场”,将对方怼得哑口无言。

妈妈并非就是要暴力解决问题,但却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父母就是他最坚强的后盾,让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遇事敢告诉父母。

《美国狙击手》中说:


我们家不养懦弱的羊,若你们变成狼,我会让你们死得好看。


但是我们保护自己,要是有人想和你打架,或者欺负你弟弟,我允许你们下狠手。

强大不代表可以欺负弱者,善良也不是懦弱。

我们要帮助孩子确立底线和原则,被侮辱时,被打骂时,勇于自卫和反击,而不是忍气吞声。

这个世界不乏阳光,但也有黑暗,有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教会孩子分辨是非,警惕平常的恶,,远比只告诉他永远善良更重要。


4

没有绝对的善恶,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有个孩子问妈妈:在有的书里,小老鼠是我们的朋友,但在其他书里,老鼠是坏蛋,它到底是好人还是坏蛋?

群里两位妈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一位妈妈说:


我会告诉孩子,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这个人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另一位妈妈说:


达芬奇在创作《最后的晚餐》时,既要在耶稣的身上表现善,又要在犹大的身上体现恶。


于是,他找到了一个耶稣的模特,又在3年后找到了犹大的模特,却意外发现,这两个模特是同一个人。


由此可见,善恶的面目原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何时踏上我们的人生之路。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好事和坏事。

但不可否认,很多时候被欺负的总是弱者。

所以,唯一的办法是让自己变强大。

内心强大,不为他人的言语左右,被误解时,不要自我怀疑甚至自我伤害,永远相信爸妈就在你的身后。

头脑强大,学会辨别是非,警惕鳄鱼的眼泪,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坦白地向父母求助。

孩子,对待这个世界,我们心怀温柔善良,但也要善用智慧,远离罪恶,好好保护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