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纳西族史〔40〕:新中国成立后纳西族文化的转型与崛起


纳西族史〔40〕:新中国成立后纳西族文化的转型与崛起

和钟泽 摄


第三节 纳西族文化的转型与崛起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纳西族文化同社会经济一样,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1957年、1958年都是坎,当年拆毁民房13859所、灶20719座,为的是老墙土作肥料,还把铜铁家具33.8万千克铜、60万千克铁投之高炉,化为铜水、铁水。1966年,“文化大革命”使文化遭到大破坏,一切优秀传统文化被视为是封、资、修,传统文化与教育整整失去了一代人。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有了根本转变,尊重知识分子始成为风气,纳西族地区文化才有了根本的变化。

(1)教育获得了发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丽江办起了师范专科学校和云南大学旅游学院,以及民族中学、职业高中等,学前教育在城镇有很大的发展。到2007年丽江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全省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高考上线率达73.4%,全市两所高校生达1.2万人,生员遍及省内外。

(2)广播、电视迅速覆盖城乡,新闻出版获得了新的发展。

(3)文学艺术获得较大发展,出现许多优秀作品以及赵银棠、王丕震、周霖、李群杰等各领风骚的人物。

(4)纳西族民间传统文化和原生态民歌复兴。纳西族女青年在2008年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获得原生态民歌唱法银奖。

(5)丽江市提出了“文化立市”战略,古城区和玉龙县也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县构想。

(6)纳西族文化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

(7)纳西族文化实现了转型。

①东巴教向东巴文化转型。

1949年纳西族地区解放后,并实行民主改革,普及科学教育。这对东巴教冲击很大,使其失去了传承环境。特别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东巴被视为牛鬼蛇神受到批斗,东巴经被焚毁。然而,在1962年时任丽江县委书记的徐振康高瞻远瞩,组织东巴和学者翻译东巴经,直到1966年。1981年,和万宝等智者倡导把东巴教转化为东巴文化,建立东巴文化研究所,有系统地组织翻译东巴经书。东巴教转化为东巴文化,在新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哲学、文学到美术、舞蹈和音乐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开展。1983年,丽江召开东巴、达巴座谈会,62个东巴出席,并正式确认了他们的文化地位。1999年、2003年,丽江相继召开了两次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和学术讨论会,许多外国友人参加,把东巴文化推向世界。

②从东巴文化向东巴文化产业转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1994年以来丽江旅游业迅猛发展,出现了为游客展演的东巴仪式和舞蹈音乐等,以及东巴雕刻、绘画也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产业。

③东巴文化传承也相应开展。

东巴面临失传危机,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办起了东巴文化学校,有识之士也办起了东巴文化传习院,依托学校,进校传承东巴文化。

(8)纳西族文化正在崛起,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成为丽江的品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的发展。

纳西族史〔40〕:新中国成立后纳西族文化的转型与崛起

徐振康(坐者)、周汝诚(右三)、和光(著名剪纸艺人,左四)、周孚定(周霖三子)等人观看周霖(作画者)创作。


徐振康是汉族,1959年来丽江任县委书记,任职5年多,抢救了纳西族三种文化。

徐振康与和万宝是1949~1965年任丽江县委书记中学历最高、文化水平最高的,但和万宝任丽江中心县委书记仅4个月(1949年7月~11月),而徐振康任职长达5年多(1959~1965年8月),为他实施抱负提供足够的时间与平台。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初期丽江经济迅速恢复是中央及时调整政策、全国形势使然的话,那么抢救丽江珍贵的濒危文化则应是独具慧眼的徐振康的特殊贡献了。

徐振康十分善于学习,认为史可资政、史可鉴今,每到一地,就认真阅读地方史志。他还看了县档案馆藏的英文版《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履职的“古纳西王国”,居然让一个外国人在此徘徊寻宝27年之久,其价值无疑具有世界意义,当今全县面临百废待兴,财政极度困难,抢救文化也刻不容缓,他果断采取措施,突出抢救了三种文化。

(一)抢救了以周霖国画为代表的精英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丽江开展了一系列政治运动。1956年2月,集中全县573名小学教师开展“肃反”运动。7月,划定1220名干部为审干对象。1958年年底,将原未列入审干范围的中小学教师、乡干部、公私合营中的私方人员一律列入审干对象,受审人员达2634人。给予组织结论188人,受各种处分300人。

1957年8~12月,全县1200多名干部和教师中开展“整风”反右,1958年11月,“反右补课”,开展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经过这三场“运动”,丽江县知识分子,特别是出身于非劳动人民家庭的知识分子及其精英文化受到很大打击危,人人自危。丽江虽是“文化之邦”,但已是百花凋零。

1959年,徐振康走马上任,面对丽江物质匮乏,精神更贫困,“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他在思索、寻找转机。

1961年4月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时,徐振康竭力推荐周霖(1902~1977年)担任副县长。周霖是丽江著名书画家,出身名门世家,曾祖周际昌、祖父周兰坪都是文化人,父周冠南(1875~1933年)是留日学生,先后任过双柏、凤仪县长,回乡后致力于地方教育。周霖任职后,十分尽职。他的做法也完全符合中央精神,1962年3月周总理作出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报告》,肯定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徐振康还支持周霖1963年5月到昆明举办个人画展,受到陈毅副总理的肯定和推荐。并于当年9月13日至10月6日到北京展出,郭沫若赠诗称“石鼓声闻到凤城”。从而推动了丽江文艺的繁荣,出现了一批画家。

(二)力邀周汝诚先生回丽江,抢救东巴文化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徐振康到北京参加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俗称“七千人大会”)期间,专门赴中央民族学院拜访周汝诚先生(1904~1985年),邀请他回丽江主持抢救东巴文化工作,在此之前,徐振康在昆明多次拜访过方国瑜先生(1903~1983年)。

方、周两位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一同调查过东巴文化,他们熟知抢救的科学方法及其艰巨性。我当时在中央民院读书,周老一人领着女儿、儿子在北京工作,回丽江有具体困难,但周老毅然决定回丽江工作,经院里批准,当年下半年回丽江,担任县文化馆馆长。1964年8月,丽江县召开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徐振康兼任主席,他又推举周汝诚、周霖两人兼任副主席。

1962年,丽江财政十分困难,但徐振康指令拨专款聘请大东巴和正才、和芳、鸠干吉、和牛恒、和久日等,并组织纳西族学者周汝诚、周耀华、桑文浩、赵净修、李即善等在县文化馆翻译东巴经,其译出140多本经书,石印了有代表性的21本经书,译经以原文、国际音标注音,直译对照。还从民间收集了5000多本经书,译经工作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但为20世纪80年代恢复东巴经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完整地保存了东巴经书。

(三)组织老艺人和锡典传习纳西古乐,抢救整理《北石细哩》

《北石细哩》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中的一种风俗性音乐,据说是“元人遗音”。新中国成立前夕已濒于失传,仅有长水民间艺人和锡典(1906~1989年)会演奏。1956年曾组织业余民族乐队向和锡典学习,并赴昆明会演,获一等奖,引起很大反响,但一直缺乏系统、全面的调查整理和研究。1962年3月,徐振康指令当时县委宣传部长和睦晶为组长,组织县里有关负责人王乃勤、周霖、赵净修、和汉,协同地区歌舞团绿豆、寇邦平,省歌舞团吴景明、范均、罗云平和中国音乐研究所毛继增等专家向老艺人和锡典、李玉龙、李云庆、和崇尚等学习,全面、系统地调查了《北石细哩》的流传历史、演奏形式及乐队编制、乐曲特点,并用简谱的方式记录了曲谱,最后于同年4月6日提出了长达5万多字的调查报告。

该报告客观、科学地指出:“《北石细哩》是一份珍贵的资料,它的年代较久远,就以见于文字记载(指乾隆《丽江府志》)的乾隆八年(1743年)来算,也比西洋交响乐奠基人海顿创作的第一篇交响乐的公元1759年早16年,比清代荣斋编的我国11种民族乐器乐合奏谱《弦索十三套》的公元1814年早71年。”

报告建议进一步发掘《北石细哩》老艺人,并且把这些新发现的老艺人所掌握的东西全面地继承下来。

这样,对《北石细哩》有了全面的认识,抢救有了科学的基础。40年来,纳西族珍贵古乐获得了坚实传承,现在古乐已成为丽江文化品牌。

二、20世纪80~90年代,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

20世纪60年代,徐振康倡导的东巴文化抢救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而中断,东巴被视为牛鬼蛇神受到冲击,许多珍贵的东巴经书在农村被大量烧毁,东巴文化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劫难。

1979年2月15日,纳西族智者和万宝刚刚摘掉“地方民族主义分子”帽子,就为抢救东巴文化奔走呼号。1980年,经他倡议并经丽江行署批准,成立了以和万宝为主任的丽江东巴经翻译委员会。1981年4月,经和万宝、方国瑜、和志武等人努力,并在云南省社科院的协助下,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成立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和万宝为主任,聘请著名纳西族学者方国瑜、和志武为顾问。

并先后聘请大师级东巴和久日、和征、和云彩、杨士兴、和云章、和士成、和开祥、和成典、和学智、和即贵、郑五山等人,参加纳西族东巴古籍的释读和相关仪式资料作为所里的中心工作。和万宝亲自抓翻译,并直接参与东巴文化研究工作,在1987~1989年全面普查和在对译多种东巴经书的基础上,1990年开始转入系统整理、筛选译本,确定《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纲目,并申请为省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从省政府申请到400万元专项出版基金。

1990~2000年,研究所组织专业研究人员和东巴,对全集东巴经书进行原文、标音、词译、句译、注释等五对照的通译和电脑打字、排版、校对等工作。1999年9月,百卷本《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出版。已故主任和万宝生前撰写了序文。

20世纪90年代,在纳西族东巴文化这个领域里,有上百位国内外学者参与,有上百种古籍译著、研究著作(篇)用中、英、德、日、法、意大利等不同文种问世。1999年10月,中国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成为百年纳西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纳西族史〔40〕:新中国成立后纳西族文化的转型与崛起

1999年10月中国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开开幕式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开展的一项旨在保护利用文献遗产的世界记忆工程,东巴古籍文献完全符合其入选标准和申报条件。2000年11月,东巴文化研究所正式向丽江地区行署提交申报报告。2002年3月8日,在昆明举行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东巴古籍文献第一批入选成为48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之一。同年10月,列为向世界申报世界记忆遗产项目。2003年8月28~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评审会上,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此前,中国仅有清代内阁秘本档案中有关17世纪在华西方传教士档案以及传统音乐录音带。此次入选对提高纳西族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东巴文化的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2004年,东巴文化研究所升格为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2005年,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丽江举办。

三、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及木府重修工作

1994年10月,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在滇西北旅游规划会上正式提出,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995年4月,国家文物局到丽江考察,认为丽江古城完全有条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6月15日,国家文物局同有关部门,把丽江古城确定为向联合国推荐首选项目。

1996年“2·3”大地震未造成古城基本格局破坏。5月7日,建设部论证申报材料。6月26日,丽江古城申报文本经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字,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丽江有关部门继续抓紧保护工作,1996年12月经专家鉴定,古城重点保护民居有46户,一般保护民居有66户,合计112户,并通过了木府重修方案。

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一致确定把丽江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有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整体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仅是丽江和平遥两城。而山西平遥代表中原的文化类型,丽江却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自然布局类型。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确定将全世界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通过国际社会的多方合作使这些遗产作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加以保护。

中国于1985年正式加入该公约,1986年开始世界遗产的申报工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现已达33处,全世界已有近600处。

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符合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为:

(1)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并具纳西族独特风采。1986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2)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礼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三川相连;水系利用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的“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极为罕见,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特点再创造的结果。

(3)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地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统一的构成机体,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而完整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毗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

(5)丽江古城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城镇,经历了800年历史坎坷,能保存到现在,确实来之不易。

(6)丽江古城经历了1996年里氏7级的大地震后,基本格局未变,核心建筑未倒,恢复重建过程中遵循“整旧如故,保持原貌”的原则,保存了古城质朴自然的历史真实性。

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纳西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极大地激发了纳西族同胞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明代丽江木氏土司府的重建工作。明末,木府被徐霞客称之为“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大部分毁于清代咸丰年间,光绪十四年(1888年)部分重建,明末忠义坊在1966年被毁,原丽江县委县政府利用1996年“2·3”大地震恢复重建之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拓地46亩,七易图纸,从东至西中轴线长369米,恢复重建了石牌坊、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和木家院等建筑。楼阁厅坊、相互呼应,磅礴恢宏,路桥渠廊、彼此相连,纵横错落。建成后,成为丽江古城标志性建筑。1999年5月2日,国家领导莅临视察,赞誉有加。

四、丽江洞经音乐与大研古乐会

洞经音乐是用于谈演道教经典。丽江洞经音乐大约于明代嘉靖年间(16世纪中期)传入丽江。除道教圣会、地方禳灾度厄、庙宇落成演奏外,纳西族家庭做寿、丧事超度等也可演奏。曲牌有30多首,现在流传下来《到春来》《到夏来》等12首,使用乐器有竹笛、二胡、锣鼓等10多种。

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后,丽江开始建文昌宫,成立洞经会。丽江大研洞经会成立最早,原有嘉庆年间会谱一本。辛亥革命以后,一度改称丽江音乐会。1949年,丽江城乡都有洞经会组织,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停止活动。1981年,和毅庵、牛维炯等老洞经会员,开始谈演洞经音乐。1984年,成立大研古乐会,牛维炯为会长,宣科为副会长。1988年,大研古乐队改名为大研古乐会,宣科为会长,开始对外演奏,创办“纳西古乐演奏会”,先后接待30多个国家外宾。1997年,赴香港演出。以后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地演出,成为丽江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开始转化成为文化产业,年创收500多万元。

在大研古乐会的影响下,丽江各乡镇古乐会开始纷纷复兴。

纳西族史〔40〕:新中国成立后纳西族文化的转型与崛起

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纳西古乐音乐会


五、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时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建设了图书馆、剧团等,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活跃了民间群众文化,改革开放以后,增加了投入。

2004年,丽江市政府对公益事业的投入由2001年的889万元增加到1900万元,年均增长29%。3年中,先后有8个乡镇文化馆得到改造,一批社区和农村文化活动室得到新建,民间自发组建的文学、书法绘画、摄影、文博、戏剧等团体已达50多家。还成功地举办了东巴艺术节、“爱我丽江”全国摄影大赛。自2003年以来,丽江市参加全国、全省各种文化大奖赛20多次,其中有15人获奖。4年来,政府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引资30亿元、吸纳社会资金300万元,共完成12个乡镇公共文化设施重大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外商协办、城乡联动、社会参与发展文化产业的格局。实践证明,通过改革不仅公益性文化事业得到加强,文化产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丽江文化产业产值已从2001年的2.35亿元增加到16.9亿多元,增幅达7倍,占全市总产值的11.8%。文化产业经营户已达3100多家,从业人员1.6万人。

随着丽江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民族文化产业效益的日渐显著,人民群众的文化产业意识不断增强,许多有识之士先后通过不同方式参与民族文化产业开发。1998年,“东巴宫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把东巴乐舞和纳西歌舞推向市场。2001年12月,通过市委、市政府牵线搭桥,“丽江民族歌舞团”与“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合作组建“雪山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近800万元编排上演了大型民族服饰、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到2007年累计演出2000多场,总收入突破2亿元。目前,丽江家庭作坊或传统的“前店后厂”式的民族文化工艺品市场(不含饮食业),年营业收入高于5000万元。以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为主、已成规模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有十多家,形成了以演艺业为主,兼有图书出版、音像制作、饮食、手工艺、博物展览、风情领略的民族文化产业群体。

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六、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50多年来,中国剧烈的政治变革和全球一体化各方面的冲击,使纳西族有的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境地。

(1)语言。在丽江古城中纳西族小学生只有18%会说纳西话,30%的学生会听,70%的学生不会说不会听,城乡结合部也大体如此。

(2)文字。纳西族东巴文也是仅有少数人能读了。

其他服饰、建筑、歌舞和传统习俗正在消失,古城中纳西族居民迁出1万多人,外来商户迁进来了,不单是角色置换,也是文化的置换,这些现象许多文化人为之忧虑,并在民间开始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自觉保护本民族文化。

纳西族地区先后自发出现了东巴民间文化传承组织。到1999年10月首届东巴文化艺术节时达到高峰。先后活动的民间文化传承组织有:①丽江塔城署明东巴文化学校;②丽江博物馆东巴文化学校;③丽江纳西文化研习馆;④香格里拉县三坝乡汝卡东巴学校;⑤玉龙五台下束河东巴舞蹈艺术团;⑥丽江大具峨嵋芝东巴舞蹈队;⑦东巴文化传习院;⑧丽江神龙三叠水生态有限公司东巴文化传承基地;⑨丽江大东竹林东巴文化传习班;⑩玉龙县太安汝寒坪东巴文化传习会;⑪东巴文化研究所东巴文化学习班;⑫玉龙县大具头台村东巴文化传习班;⑬玉龙县宝山吾木村东巴传习院;⑭宁蒗拉伯摩梭达巴文化学校,这些民间东巴文化传承组织的传承重点有同有异,传承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经典、音乐、舞蹈、习俗仪式。这些民间组织的自发出现,突出地表现了民族文化传承出现危机时,纳西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复苏。

这十余年,政府和有关文化机构高度重视东巴文化的传承,把东巴文化的传承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2005年12月2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第四条提出:“纳西东巴文化保护工作,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第十条提出:“丽江市和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研究院、博物馆及社会兴办纳西族东巴文化学校和传习馆,培养纳西族东巴文化传承人。”

学校是传承纳西族母语和东巴文化的重要阵地。从1999年开始,黄山小学和兴文方国瑜小学开始试点,逐步开始在纳西族聚居地小学普及,并且组织编写了教材,培训了教师。接着云南民族大学、西南大学都分别设立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系列。

七、十七世东宝活佛驻锡指云寺和从拉萨迎请《甘珠尔》回丽江

丽江指云寺是滇西噶举派十三大寺首刹,建于雍正五年(1727年),相传四宝法王路过拉市,指着西山一片彩云说:“那里的落水洞中有摩迦陀祖师的足迹,应在那里修一寺庙。”寺建成后遂取名指云寺,藏语名“恩堆沛措林”。

该寺十五世东宝活佛(1860~1925年),系木氏土司后裔,7岁时认定为十四世东宝活佛转世灵童,苦学10年,精通汉藏文佛经,并曾到西藏粗布寺坐修3年3月3日,取得“都巴”学位,光绪十一年(1885年)曾代理德格四宝法王职务,光绪十六年(1890年)回到丽江,管理滇西噶玛噶举派十三大寺,民国元年(1912年)曾随军进藏平叛,云南省及中央政府多有封奖。

十六世东宝活佛(1930~1960年),俗称张大喇嘛,曾到德格八邦寺四宝法王处受戒,1952年回到丽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不幸英年圆寂。

由于多方面原因,40多年来指云寺东宝活佛一直空缺,2002年原丽江县民宗局根据喜饶朗达上师建议,向丽江、云南省有关部门申请,迎请白玛塔清来丽江指云寺主持教务。经云南省宗教局2002年8月14日批准,8月25日丽江在指云寺举行迎请庆典,云南省、丽江县及周边各县有关部门及纳西族、藏族僧俗同胞近500人参加了大会,丽江县民宗局局长和云飞向仲巴活佛颁发了主持教务证书,这样白玛塔清成了指云寺十七世东巴·仲巴活佛,25~27日他主持了近50年来空前的佛事活动。

2013年5月,丽江市斥巨资,从拉萨大昭寺《大藏经·甘珠尔》高仿真复制3套,分别供奉在金塔寺和市博物馆内。此时,距丽江木氏刻印《甘珠尔》送大昭寺已过去了780年。

八、北京奥运圣火传到丽江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事前,奥运圣火在全世界、全中国传递。

6月10日8点10分,奥运圣火在丽江人民广场点燃后,经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云南省市相关领导简短传递之后,正式交到了丽江第一棒火炬手和震生、张紫兰手中。(和震生是1990年2月3日丽江7.0级大地震当天出生的纳西族男孩;张紫兰是羌族女孩,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后,来丽江民族孤儿学校就读)。

纳西族史〔40〕:新中国成立后纳西族文化的转型与崛起


和震生(左)与张紫兰传递丽江第一棒 刘力航 摄


火炬传递丽江站有8.9公里,共有208名火炬手,火炬沿人民广场、玉龙县政府、世界记忆遗产公园,转场玉龙山下干海子,11点左右,最后一棒火炬手杨一奔(女,纳西族)副市长跑至终点,点燃圣火盆,火炬传递圆满结束。

蒋效愚认为,丽江火炬传递向全世界展现了丽江东巴文化、纳西族风情、玉龙美景和丽江魅力,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了北京火炬接力和谐之旅的主题。

九、国际纳西学交流新起点

2009年7月27日至31日,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在昆明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纳西学研究新视野”成为大会的一个专题,举办了分论坛。国内和12个国家的164位专家学者为这个专题提供了论文,有1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个分论坛。参加这次世界大会的纳西族学者40多人,这批学者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有来自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及学校等基层的研究者。这个专题涉及纳西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了“纳西学研究新视野——多彩丽江”的大型展览。这个展览充分展示了一百多年来纳西学研究的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尤其展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纳西学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这是继1999、2003年丽江东巴文化国际学术交流后又一盛会。

十、初步找到了纳西族文化发展路子

通过50年的探索,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古城区作为纳西族主要聚居地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取得了瞩目成就:

——初步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纳西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初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尊重人、尊重各族同胞、尊重现实,让广大各族群众都有文化渠道和途径表现自己梦想和诉求的理念。

——已经制定了上承云南民族文化强省、丽江文化立市,而实行文化兴县兴区战略。

——已初步形成抢救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县、乡、村网络。

——初步摸索出政府主导、专家策划、社会参与、民间组织运作的多元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

十一、结语

面对世界发展潮流,纳西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纳西族传统文化在历史上并不是优势文化,相反,基于人口少的因素与生存环境制约,它先天不足,它在纳西族地区尚未及获得充分发展,一方面因历史上统治集团大力提倡汉文化,而退居山野;另一方面后天失养,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由于社会剧烈变革,它已失去其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学校进行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本土地方知识很少,即使是身居古城内的青少年也存在着民族文化载体——纳西语消失的危险!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纳西族文化本身有很大的适应性和再生能力,这就是纳西族“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时代的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前提下,生活在一定文化氛围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应有“自知之明”,应当通过自身的文化个性来回应外来文化,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曾两次到纳西族地区考察的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提出,民族学要为世界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每个民族应当探讨文化的自我认识、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世界多元化之间的共生理念,以及达到“和而不同”的途径。

对于中国人来说,“天人合一”是理想的境界,而在“天”“人”之间的社会规范就是“和”。这一“和”的观念成为中国社会内部结构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把这种“和”的理念置于具体的民族关系之中,出现了“和而不同”的理念。承认不同,但是要“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和而不同”就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

联系费孝通提出的这些极其重要的观点,我们领悟到纳西同胞面临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应有的选择:

建立求同存异、“多元一体”的文化关系;

建构汇聚与共、“和而不同”的文化秩序;

树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包容心态;

确立“自知之明”,“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

我相信,纳西族同胞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选择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纳西族史〔40〕:新中国成立后纳西族文化的转型与崛起


本章参考引用书目: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县志》,该志编委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丽江地区志》(上、中、下),该志编委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甸县志》,该志编委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志》,该志编委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云南省百科全书》,该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丽江年鉴》。

《丽江县年鉴》。

《玉龙年鉴》。

《古城区年鉴》。

《丽江日报》。

纳西族史〔40〕:新中国成立后纳西族文化的转型与崛起


执行主编 和志菊

图片来源 网 络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纳西族史〔40〕:新中国成立后纳西族文化的转型与崛起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纳西族史〔40〕:新中国成立后纳西族文化的转型与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