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電影,自誕生之日起,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休閒娛樂的重要形式。儘管一度因廣播、電視、互聯網產業的相繼興起,市場受到衝擊。然而,在電影誕生百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許多人願意走進各大電影院,切身體會各類影視作品帶來的視覺與精神享受。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兜圈子觀影活動(攝影 | 小丸子)

合肥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觀影模式”呢?合肥第一座電影院是哪家呢?今天且聽我慢慢道來——

電影傳入合肥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號“大咖啡館”地下室,第一次公開放映了他們自己拍攝的《火車進站》、《水澆園丁》等短片。這一天,被定為世界電影誕生日(當然,此前已有其他人拍攝了短片)。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電影《火車進站》片段(來源 | 優酷)

電影誕生的第二年,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進行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當時電影被稱為“西洋影戲”。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片段(譚鑫培主演)。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中國首部電影歷史影像(來源 | 電影頻道)

電影傳入安徽的時間,《安徽省志·文化藝術志》記載稱“清光緒三十四年”,即1908年。那一年,一位叫做克利斯的外國人,帶著一部電影機和幾部電影,在蕪湖下二街進行安徽第一次電影放映。上世紀20年代,電影開始傳入安慶(一說民國初)、蚌埠(1922)、合肥(1925)等較大城市。據記載,1925年夏,美國傳教士、基督醫院院長柯普仁在合肥的自家別墅(今省立醫院附近)庭院內的草坪上,為當地士紳和教會人士放了一部無聲電影。這是合肥電影史的開端,距今有94年,那年又剛好是世界電影誕生三十週年。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合肥第一家電影院

關於合肥電影史的開端,也有人選擇從1928年(一說1929年)算起。那一年,“合肥人婁邁三會集縣城部分商界人士集股”,在南城牆內(今武警醫院南區以東,一說安徽省立醫院址)仿上海大世界開辦“城南遊藝園”,晚上露天公開放映電影。夏天乘涼,露天看電影還可以接受,到了秋冬天氣漸冷誰還會去?加上位置偏僻,不到半年宣告倒閉。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城南遊藝園繪畫作品(來源 | 資料圖片)

在第一家電影院誕生之前,合肥出現一些電影放映活動。1936年2月,江蘇淮安新安兒童旅行團抵達合肥,在肥一週時間內,公開售票放映活動影片、卡通片以及抗日宣傳影片等。1938年5月14日,日軍佔領合肥城。1943年12月至1945年7月,日軍廬州警備司令部(今老省委址)、合肥縣東亞青年協會(今長江路第二小學址)、中華電影公司巡迴放映班南京支部等機構,相繼在基督教堂(今宿州路址)、建國小學,放映美化侵略戰爭的影片。在抗戰勝利前,合肥放映的均為無聲電影。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合肥基督教堂現狀(攝影 | 束文傑)

電影傳入合肥二十年後,第一家電影院誕生。相比於省內其他幾座城市,合肥第一家電影院誕生時間稍晚一些。1946年9月16日,“安徽肥光電影院”在前大街永貞觀巷(今新華巷和益民街)王家大院首次放映有聲電影《孟麗君》,六天後遷至縣橋西小西館趙千戶巷(今群藝巷,省話劇院附近)安徽大午(舞)臺。當時的電影院放映廳內,僅有850座位。座位少是BUG,電影放映質量則是另一大硬傷,常常電影放著放著電力不足,然後畫面開始模糊,聲音變得不清晰(噓!“貞子”來了)……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益民街(攝影 | 束文傑)

合肥早期的電影事業路程坎坷,首家電影院三停三開。電影院開業當年,12月11日晚莫名其妙遭到一夥人打砸破壞,受損嚴重,“只好接受官方監督”,並於19日改名為“安徽省立合肥社會服務處(民政部門)委託辦理肥光電影院”。第二次停業是1947年9月7日,雖不足一年,卻是民國時期合肥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院。1948年9月18日,老股東們重回江湖,張羅張羅開始了第三次運營期——“新記肥光電影院”,這次是到12月4日結束,然後資本家們帶著“傢伙式兒”向南逃走了。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肥光電影院轉公營後的入場券(來源 | 資料圖片)

抗戰勝利後,合肥另有三家電影院。與其說他是三家影院,更像一家影院三次更名三次開業。第一家比肥光晚兩個月,1946年11月1日揭幕——“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電影服務處合肥放映站”,地點在四牌樓南側,幹了不到三個月停業。緊接著,1947年6月7日,老地點重新開業——“革新電影院”。不知道人們是不是和電影院有仇?革新電影院的命運和肥光第一次運營期一樣,被人砸了!這次原因是,開業第二天放第三場時,省訓練團青年軍集訓學員和省立合肥中學初中學生突然發生衝突,然後初中學生被群毆、綁架,那位憤青一氣之下帶領同學們搗毀了電影院(電影院:???你們打架,和我有什麼關係?)。嗯,第二位接盤俠緊接著就來了!6月19日,“國泰電影院”重整開業。六、七月份,天氣炎熱,影院沒有空調又不透氣,誰沒事兒跑去看場電影完了惹一身汗臭?於是改露天放映,也就運營一段時間,當年八月底宣告關閉。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此外,據記載,國民黨第八綏靖區司令部政工處電影第34隊、省教育廳電化教育工作隊等政府軍隊官方電影隊,以及基督教堂、基督醫院、三育中學等宗教設施也有一些零星的電影放映活動。

解放後老牌電影院

不知何時,有些人開始說“解放電影院是合肥第一家電影院”,看到這裡很明顯該說法是不準確的,要是加上“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時間限制和“國營”性質更加妥當一些。

1952年元旦,解放電影院開幕,此時電影傳入合肥已二十七年,距離第一家電影院誕生剛滿六年。與民國時期的露天或者草棚子影院相比,解放電影院比較“高端”了——鋼筋混凝土框架、磚木混合結構,座椅也達到了1K+(1156座,後1072座)。今天我們看到的是改革開放以後在原址上重建的新院,1985年2月19日落成開幕。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解放電影院舊影(來源 | 劉秉泰)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解放電影院現狀(攝影 | 束文傑)

那麼原來的肥光電影院呢?徹底不幹了?還真不是。1949年9月9日,再次開幕——“公營肥光電影院”,原來影院的大草棚又重新翻蓋,用白紗布做天花,添置了木椅(可容納880人)和電扇。1951年12月24日,宣告停映,影院工作人員去了新成立的解放電影院。第二年初,原皖南電影隊成員調來合肥,6月21日在合肥市中心文化館露天劇場成立

“肥光電影院臨時露天電影場”,10月8日停映。11月18日,肥光電影院在明教寺東側、勵志巷(今立志巷)內建成,1953—1954年,颶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對電影院建築屢次破壞,1955年1月前半個月只好暫借了東門外工人政治課堂進行放映,次年四月正式停映。肥光電影院2.0版本無法滿足東門市民的文化需求,促成了“長淮電影院”的誕生,這也是諸多媒體用長淮電影院舊影配圖“肥光”相關文字的原因。1956年5月16日,長淮電影院(980座)在蚌埠路(今長江東路)與滁州路口、蚌埠路585號新址開幕。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長淮電影院舊影(攝影 | 王維克)

到這會兒,有讀者興許不耐煩了:看到現在,光明影都都沒有?別急,這不來說了嘛。說這話的讀者一定還停留在十多年前被拆時的依依不捨和無限懷念。早在1955年1月24日,當時還叫做“光明電影院”(1060座,後1310座)在三孝口南側、德勝街81號開幕。而“光明影都”則是1993年4月改造以後新的名字。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光明電影院舊影(攝影 | 王維克)

1985年底統計,合肥市區擁有專業電影院七家,其中市屬四家、工會屬三家。解放、長淮、光明,這些詞彙都有了,怎麼能缺少“人民”呢?當年合肥北門、東門地區是主要工業區,東門有了長淮,北門卻是空空如也。如此,1958年,位於雙崗街小巷內的原北市區(郊區)禮堂被改為“北市區人民電影院”,1960年10月31日開幕。四年後,電影院由區管移交市管,名稱自然改成“人民電影院”(804座,後932座)。1993年,影院重建並更名“人民影視娛樂城”。2008年底,又改名為人民影城,2011年重新開業。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人民電影院舊影(來源 | 資料圖片)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人民影城(攝影 | 夜空中最亮的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合肥市區又相繼開辦一批工會屬電影院。1958年底,大鍊鋼鐵時期,濉溪路西段成立簡易的“鋼鐵電影院”(960座),次年停映。1960年,中蘇友好館

成立,設有放映廳(530座),60年代中期停映。1960年6月,工人政治課堂改為“工人電影院”(900座)。1962年,“曙光電影院”(1300座)在和平路3號建成開業,起初由安紡領導,後改屬市總工會。1964年,“南七里站工人俱樂部”(1098座)開映,隸屬市總工會。七、八十年代,市區不少單位禮堂、俱樂部陸續開放售票。諸如安徽省委俱樂部、合鋼影劇院(1978)、江淮儀表廠禮堂、重機影劇院、安徽省政府禮堂(1979)、鋼鐵電影院、汽修影劇院(1981)、二鋼影劇院(1983)等。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合鋼影劇院現狀(攝影 | 束文傑)

嗯,我知道,大傢伙還有疑問——江淮大戲院、長江影城、花衝影城等等,這些老牌怎麼榜上無名?事實上,他們從性質方面被稱為“影劇院”,“影”自然是指“電影”,而“劇”則是指“戲曲戲劇”。前期以演出戲曲為主,中期開始兼顧電影,後期一直到今天大部分就逐漸演變成“專業電影院”了。合肥較知名的影劇院有合肥劇院、淝濱劇院、江淮大戲院(1954)、長江劇院(1960)、花衝劇院(1980)等。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江淮大戲院(攝影 | 束文傑)

結語

由於篇幅有限,本文偏重於合肥電影事業的發源、老牌電影院的成立和更名情況,對於電影放映活動闡述較少。而名稱的變化(電影場/電影院到影城,甚至是國際影城)僅僅是電影產業飛速發展的一角。諸如解放電影院,票價從最初的1500—1000元(相當於1987年0.15—0.1元)到今天的19.9元起;而座位也由最初的1146座大廳,發展到今天的四個3D電影廳、共計1084座;電影片目,1952年全年上映70部,而2018年已達到500多部。電影放映技術以及電影院各項設施更是日新月異,翻天覆地。近兩年,新上映的電影中更是有優秀作品闖入國內乃至全球歷史票房排行榜。電影產業正在蓬勃發展,遍地開花!

今日話題:你對哪家電影院有印象?

安徽合肥:94年前與電影結緣,首家影院在益民街開業

(出外龍舒人: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 網易家鄉特色內容簽約作者)


  • 作者:束文傑
  • 參考:《安徽省志》、《合肥市志》、《合肥市電影志》、《合肥城圖志》、《合肥老城志略》、《合肥 1949—1959》、《圖說合肥城市記憶》、《合肥地名譚》、《合肥市廬陽區志》、電影頻道、網絡等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