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或者李元吉有一個活著逃出去了,那麼還會不會有後來的太宗皇帝?

美人別這樣60708342


如果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失敗,李世民依然還會是後來的太宗皇帝。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從史書上看,是被動所迫,由於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不斷的打壓秦王李世民,而且高祖皇帝李淵有意的偏袒太子所致,李淵有意的限制了秦王府的權限,並調離了秦王的一些親信,比如尉遲敬德去齊王帳下聽令,比如杜如晦和房玄齡去了太子門下聽令等等,再加上太子曾經使用陰謀手段暗殺過秦王,李世民就算是個傻子也知道,太子和齊王會要他的命,而皇帝李淵肯定不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那麼李世民在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等人的極力規勸下發動玄武門之變,就真的只是針對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嗎?只是為了殺他們兩人而解除自己的危機嗎?肯定不是的。

李世民謀劃玄武門之變,不但不是針對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他們只是發動政變的藉口和契機而已,李世民的終極目標是高祖李淵。

如果真是單純的刺殺太子和齊王,大可不必放在戒備森嚴的皇宮之內進行,那就是謀反。放在玄武門內解決太子和齊王,而更重要的目的卻是針對皇帝李淵,因為只有李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才能脅迫皇帝承認既成事實,才能把政變的正當性通過脅迫手段讓李淵得到承認。

李世民政變的終極目的其實是高祖李淵,脅迫李淵承認政變的既成事實,從法統上解決太子之位的變更合法性。

所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無論是太子李建成還是齊王李元吉逃脫,還是無法阻止李世民及其黨羽脅迫李淵,最終的結局還是一樣,以皇帝李淵的名義宣佈死者或者逃跑者為謀反之罪,李世民依然會接替太子之位,掌控大局。

如果逃跑者立刻回去組織軍隊進宮救駕呢,這樣的局面,李世民是有安排的,秦王府的親兵和李世民控制的軍隊是有那個實力進行平亂的,再說了,皇帝李淵還捏在李世民手上,下幾道聖旨應該不是難事,那麼天下之兵還是以皇帝令為準的,李建成和李元吉都翻不了大浪。


權力的爭奪歷來都是血淋淋的,從來沒有什麼親情之說,無論李世民後來如何的雄才偉略,但他的這段殘酷的歷史還是讓人不齒。

其實,題主可以問,如果太子或者齊王逃跑了一個,李世民會不會殺了高祖李淵呢?歡迎大家評論區討論。


沉墨I方之城


雖然,這是一個假設的命題,但是,很有意思。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有可能。如果發生了,會是怎樣一種情況呢?應該不可能是一種局面。咱們仔細分析一下。

一,李元吉能逃脫出去。
<>

按照實際情,李元吉最有可能逃出去。李世民第一箭射殺的是李建成,假設,尉遲敬德晚來一步的話,李世民很有可能已經死了。

如果,李元吉能夠成功脫險,玄武門門前的激戰,將會是空前的激烈。雙方都知道這是背水一戰,沒有退路了。

從兵力上來講,李元吉一方佔絕對優勢,薛萬徹又是一個名將。李世民面臨的將是很危險的局面,秦王府不會存在了。即便是這樣,李世民手下的將士不會有人退卻的。

戰況持續時間越長,對李世民來說越危險。因為,他沒有外援。但是,在李元吉攻進皇宮以前,李淵還被控制在李世民手裡。危急之下,李世民會把李淵帶到玄武門城樓上,讓李淵來壓制李元吉。

李元吉會聽李淵的話,繳械投降嗎?不會的。李元吉知道放下武器,他也活不了,進攻失利,他照樣是個死。放手一搏,勝利了,他就是天下的主宰,所以,李元吉會拼命攻打玄武門。

那麼,會有兩種結局。一,李元吉攻下玄武門,李世民將不復存在。二,在戰鬥中李元吉被殺死,中國的歷史將會按照原來的軌跡走下去。

二,李建成逃出去。
<>>



李建成逃出去,這種情況最危險。李建成有一個任何人不能比的優勢,他是當朝太子。不要小看這個位置,皇帝在,這個位置很尷尬,皇帝不在,太子就是老大。

李建成逃出去後,一方面,他仍將會延用老套路,繼續攻打玄武門。另一方面,他會立即調禁軍。這樣的話,李建成會用龐大的軍力,圍住皇宮。再一個,皇宮還有其它宮門。李世民有限的兵守護玄武門,己經是捉襟見肘了,所以,他根本無暇守住其它宮門。

李建成將會很輕鬆地攻進皇宮,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即便,李世民讓李淵出來,李建成也不會放下手中的刀了。

李世民就是有通天徹地的本領也無濟於事了,謀略,智慧,魅力都將沒有用武之地了,性格倔強的李世民,會力戰而死。

李建成,會成為大唐的第二任皇帝,中國的歷史將是另一番景象。


總之,李建成和李元吉只要有一人逃出玄武門,對李世民來說都將是滅頂之災。


一葉小舟168521774


在我看來,仍然有。

據《資治通鑑》記載:太子李建成性情鬆緩惰慢,喜歡飲酒,貪戀女色,愛打獵;高祖第四子、齊王李元吉,常有過錯;二人均不受高祖寵愛。世民功勳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讓他取代建成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於是與元吉共同謀劃,並答應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後,立他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為建成盡死效力,他們各自交結建立自己的黨羽,組成太子黨,一起排擠李世民。(摘自百度百科)

從以上的這段話當中,我們能夠提取到幾個關鍵信息。

第一,太子性情惰慢,貪戀女色。齊王常有過錯。其實不僅在《資治通鑑》上有著關於唐太宗其他兩位弟兄的事蹟記載,在很多野史也有著同樣的描述,講太子與齊王不怎麼得人心。然後,我們再來假設,宣武門事變,太子或者齊王逃走了,儘管他還保留了自己的一些實力,可是他勝者王敗者寇,有什麼因就有什麼果,就算是太子,雖然是皇位的法律繼承人,可是這個時候,他也沒什麼群眾基礎了,誰會願意陪著一個沒什麼希望爭會皇權的人去鬧騰呢?這個時候有人會說魏徵了,可是一個魏徵也不能頂這麼大的作用吶。



第二,高祖有意讓李世民代替李建成。姑且不論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就能更加有力的證明李世民能夠坐穩皇位。就算曆史被太宗皇帝篡改了,高祖皇帝沒有這種想法,可是,要知道,在宣武門事變後,就連高祖皇帝都拿自己這個兒子沒什麼辦法啊。他便妥協了,左右嘆息道“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當即立秦王為太子。也就是說,讓李世民該幹嘛幹嘛吧,他不管了這群兔崽子了。



第三,高祖不喜李建成與李元吉。我看過一些對文章說宣武門事變其實是太子黨謀劃好了準備去早點接收高祖的皇位,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下子讓李世民鑽了空子。如果將高祖皇帝不喜歡自己的這兩個兒子,著太子黨造反一事便也說的過去。畢竟,看著自己的弟弟的權勢一天天的都能夠和自己這個當太子的相提並論了,自己怎麼能不要急呢?著急之下就做了一個衝動的行為,造反。趁現在還能折騰,手上還有一些造反的資本,乾脆直接和老爹攤牌吧,不然到時候連攤牌的資格都沒有了。所以從這一點看,就算是李建成或者李元吉留下了一條命,可是都已經造反了啊,已經有了既定的犯罪事實,就算是虎毒不食子,可是自己也已經傷了老爹的心了,就算是留下了命,也沒了當皇帝的命了。



除了以上的三點,我們在來看看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第四,李世民手下有著精兵強將。一個偉人說的好啊,槍桿子裡出政權,只有自己的拳頭硬,才有資格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對比一下李淵的三個兒子,就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在軍方有點資本。可是再來看看李元吉的軍隊是怎樣的,講一件小事情吧,李元吉愛好打獵,曾說“我寧可三天不吃東西,不能一天不打獵”,還放縱他身邊的人掠奪百姓的財物。想一想,這樣的將領能夠帶出怎樣的軍隊,而這樣無組織無紀律的軍隊有怎麼可能有戰鬥力呢?



重頭戲來了,我們再來看看秦王李世民手下都是些什麼人呢。

按照《舊唐書·長孫無忌傳》的記載,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都參與了這次的行動。當然,其他人我就不說了,光前三個人物就能夠頂個半邊天了,而且據說程咬金也參加了這次行動,當然,這也有待考證。反正,一句話,李世民手上的人用起來連他自己都怕(開玩笑)


那麼,經過以上的對比,無論是李建成還是李元吉,死或者不死對李世民來說都沒差,因為他們都失敗了。既然這次事變李世民贏了,那麼他這個皇帝的寶座就已經是穩穩當當的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


妙齡老翁談歷史


如果他們哥倆逃出去一個,當然不會有唐太宗了。

李世民雖然戰功赫赫,但是在那時那個小範圍內只有家丁800名,加上一些親信,不到900人吧,秦叔寶都沒來,只有尉遲敬德、長孫無忌等,勢力相差懸殊。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主要是賭了一把,用了擒賊擒王之法,800人進入玄武門並佔有重要位置,外面雖然全是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但是主將在裡面外面就是一盤散沙,無人指揮,但是如果僥倖他們兩個跑出去其一,他將讓外面的兵丁衝進玄武門殺死李世民,800人根本擋不住。

如果李世民被他們殺死,李淵也會讓其他兒子繼位,當然不會再有唐太宗了。





廣龍子真


不會再有唐太宗,因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如果李建成和李元吉能活下來,他們肯定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會吸取教訓,東山再起的!比如項羽兵敗後,如果活下來,肯定也沒有漢高祖。這就是歷史,存在就是道理!


汽車姐姐


如果真的有這個可能得話,唐朝初期將內亂不斷。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的主要目的就是誅殺隱太子李建成。李建成與李元吉其中一人逃出的結果不會相同。李建成是太子,其在朝堂之上和北方軍系中有很高的聲望,很深的人脈。他的實力非李元吉可比,一個能把李世民那樣的牛人逼得不得不冒險發動玄武門之變的人,會是一個庸才嗎?所以隱太子如果成功逃出,在李淵他老人家對太子的偏袒下,唐朝的大規模內亂將開始,到時鹿死誰手還是個未知數。李元吉就算了,他逃出來也就能召集太子的殘黨小範圍的亂一陣子,他那能隨隨便便就把大唐龍興之地太原給丟了的能耐,十個他綁在一起,也不是他那比猴還精的三哥的對手。


半日清醒半日癲


第一句話:歷史沒有如果。第二句話:完事皆有可能。


老李飛刀176268943


如果李世民帶領著秦叔寶、尉遲敬德這樣的門神級戰將,竟然連這樣小的伏擊戰都打不好,那皇帝也就別爭了、別幹了,直接讓給李建成好了。


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那就事未可知了。東宮齊王府軍隊在攻打玄武門就險些攻破玄武門。尉遲恭拿出太子齊王的人頭給攻城軍隊一看,人心一下子就散了,他們再拼再鬥都毫無疑義了,馬上就潰敗了。連將軍都跑了。設想一下他們任何一個活著兩府軍隊都有主心骨都有繼續戰鬥的理由,即使李世民控制了皇帝發佈詔書,李建成或李元吉都不會承認,只會繼續攻城。而李世民是沒有援兵的等待的必然是失敗。


江山壹統


李建成逃出的話,是有足夠的兵力封鎖皇宮的,再命名駐京部隊平叛,世民必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