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作協會員大多都是寫詩歌的,其次是寫散文的,而寫小說的很少?

有空讀書


相信我寫小說真的是很痛苦的過程!但凡能夠不寫的都不會去碰它!而寫詩歌是臨時起意的,只要一個好念頭,一句好句子,就能寫出一首很好的作品!

而寫小說就難多了!屬於那種費力不討好的,而且寫小說很考驗一個人真實文學功底和視野的開闊度!不同於網絡小說(也需要聯想能力和很好的點子!),傳統文學作品的小說更容易揭文化圈人的底,有沒有實力寫上一部小說就一目了染了!

而詩詞不一樣了,只要寫得讓人摸不著頭腦,很隱晦很朦朧,就算成功一半了!先不論有很好的詩歌作家,但是混日子的,欺世盜名的還是有很多的!不敢寫小說,只能寫詩歌了!

就算有能力寫小說的作家,會考慮寫小說的成本太高,得連續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幾年時間都可能耗在一部小說裡了,且擔心寫完後能不能被市場接受!如果不成功,恐怕就揭不開鍋了!風花雪月只能寫在小說裡,財米油鹽才是作家們真正會考慮的!

我答完了,希望能夠幫到您!





詩詞小說交流匯


我就是作協會員(1996年加入新疆兵團作家協會),也是寫詩和散文的,小說也寫,沒發表過。作協會員有兩大類:業餘作家和專業作家。你的問題針對的是業餘作家。

詩歌短小,不佔大塊時間,是大量的業餘作家喜歡寫詩的一個重要原因。

搞寫作的人都知道,詩歌是語言藝術中最基礎、最精妙的。所以寫詩對作家而言是基礎,是入門。路遙、賈平凹最初都是寫詩的。不寫詩,不易練筆。我看王蒙文集,才知道他老人家也寫過不少詩。

對於專業作家(在作協會員中很少)而言,寫小說的居多。最近很受人關注的原湖北省作協主席方方(因為她的日記涉及當下疫情),就是一個寫小說的著名作家,她的代表作《風景》是一篇中篇小說。1989年方方成為湖北作協的專業作家。2012年10月末,根據方方長篇小說《萬箭穿心》改編的同名電影上了院線。《萬箭穿心》講述了武漢漢口一個平凡女人的半生。她1975年從寫詩開始的。

除了方方,中國作協主席鐵凝、浙江省作協原主席麥家(2018年卸任。現任主席艾偉也是寫小說的)、北京市作家協會主席劉恆、上海市作協主席王安憶、江蘇省作協主席範小青都是寫小說的。

提問者還忽略了網絡作家。據我所知,當今網絡作家中,有知名度的,大都是寫小說的(也有寫非虛構文學的,較少),比如唐家三少、殷尋、天下歸元等等。


慈善文化研究


作協會員大多是寫詩歌的,其次是寫散文,而寫小說的很少。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我們通過三者的性質、特點和作用分別加以說明。

1、詩歌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它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有一定的節奏和韻律。

詩來源於生活。詩是生活大海的閃光。把詩與生活隔開,就無法認識詩的內容本質。在古今中外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詩歌。“詩的範圍是全部的生活和自然,詩人關照森羅萬象,他的關照是如同思想家對這些森羅萬象的概念一樣多方面的。”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詩的歌唱。詩的領域象生活一樣廣闊無垠。

同時,詩歌也是一種高級的藝術。因其文字精煉,篇幅短小,容易上手而備受廣大文學愛好者愛好。但是,要想寫好詩歌很難,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出成就。

現代詩壇百花齊放,古體和近體詩,如古風、絕句、格律詩等都有一大批擁躉者。更加興盛的,仍然是自由體的現代詩,沒有門檻,靈活發揮,寫作者很容易佔有一席之地。

所以,不奇怪作協會員裡大多是寫詩歌的。

2、散文

散文是一個漢語詞彙,一指文采煥發;二指猶行文;三指文體名。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

《辭海》認為:中國六朝以來,為區別韻文與駢文,把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統稱“散文”。後又泛指詩歌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

隨著時代的發展,散文的概念由廣義向狹義轉變,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散文是指以文字為創作,審美對象的文學藝術體裁形式。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散文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行的一種文學體裁,這是狹義上的散文。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但要真正駕馭好散文,那也是要有真功夫的,非得有一定的筆力和閱歷才能寫好散文。

作協的作家大都實力雄厚,有一定的功底,所以寫起散文來也是神龍見首又見尾,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吧!

3、小說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小說根據篇幅和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神話、仙俠、武俠、古傳、當代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同時,小說是一種寫作方法。

由此看來,寫小說大費周章,佈局謀篇都不是那麼容易。寫小說費時間、費功夫,還未必能看出來好。

作家們為了儘快出成績,都挑趁手的兵器,目的是為了出奇招、短平快出成績。

所以,作協會員大多是寫詩歌的,其次是寫散文的,而寫小說的很少。

寫小說,繁瑣冗長,不容易很快寫出作品的緣故吧?因而大多數人不願意砸時間在這裡罷了。





拂硯


我自認為能算是一個很業餘的文學愛好者,因為愛讀書,就也學著舞文弄墨的搞點文學創作。

我不知道我寫的是不是詩,只是情緒上來了,隨手寫上幾行,沒有什麼其他想法,也不懂格式上有什麼要求,就是記錄了心情。就如這疫情防控期間,宅在家裡,也寫上兩首詩,寄託自己美好的祝願,我覺得挺好的。

至於散文,多是出門旅行後記述的心路歷程。每篇千把字,倒也需要點時間斟酌詞句。時間久了,有些自己也記不得了。

也曾經在夜不能寐時,構思創作了幾篇短篇小說,博得一笑,現在看來,幼稚膚淺,沒有深度。

這麼多年,偶爾有兩篇文章在地方上的雜誌報紙上發表過,證書獎盃的也大言不慚的拿過,沒想過成家成名,多半還是自娛自樂。



這個問題從表面看是關於寫作體裁(形式)的問題,實際涉及到文化傳播當前現象的問題。作協會員大多都是寫詩歌的,其次是寫散文的,而寫小說的很少。這不僅作協會員中存在這樣的問題,就是從社會寫作群體來看,也存在這種現象。

本人個見:主要與快節奏的生活有關。隨著快節奏的生活節拍,讀者的生活節奏也追求短平快,埋下頭來讀長篇的人也就不多了。

詩歌創作,即興作詩,借景抒情、託物言志,用凝鍊的語言,華美的詞句,就可以作出一首詩,見效快,花費的時間、精力都比較少。

散文創作,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可以淋漓盡致地抒懷、言志。東邊日出西邊雨,南方風華塞北雪,憑藉想象的翅膀都能夠抒情,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懷。花費的時間、精力與寫小說相比也較少。

小說創作,首先需要構思,人物、環境、故事情節。人物必須有鮮明的性格特徵,又要通過語言、行為來表現,要寫心理活動必須細膩地描寫。細節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是構成故事情節的妙筆。環境描寫要與人物心境一致,平和的心態對應日麗的風景。寫小說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大量的生活素材,潛心於寂寞靜思,關鍵是作品要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寫出一篇成功的小說既浪費時間更花費精力。就是現代的微型小說也要有奇特的構思,獨到的借鑑,創作難度大,也比較花費的精力多。

上述內容是自我淺見,若有不足之處,請多予指正。


土右鍾海濱


作為作家,一定要有名作傳世(其作品影響範圍可大可小。如影響一市、一省或全國)。沒有名作的作家,充其量是個“文學愛好者”。中國作家協會據說是多少萬人,這就太過了。叫我說,能有個幾百人就不錯了。試問:有那麼多老百姓耳熟能詳(哪怕是能夠說出作品名字的)的名作嗎?我看沒有。真正的作家是不需要什麼協會 的。另外,從解放以前“逆推”幾百年,真正的作家其實都是指的“小說家”。說到詩人,那一定是著名詩人才叫詩人。不是胡說九道的人,才是詩人。作家一定是與作品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尋找青島記憶


作家各有各擅長的文體,這就和畫家有些擅長工筆花鳥,有些擅長寫意花鳥,有些擅長青綠山水一樣,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首先要說一下“散文”與“小說”是文學作品中的兩種不同文體。

散文注重的是文章的佈局,主要是形散而神不散。

著名的散文作品有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郁達夫先生的《故都的秋》等

小說注重的是文章的故事結構,如何將故事完美地展示出來。

從藝術角度來講,散文欣賞性比小說要高。而且散文不是為了講故事而是為了抒發作者內心的一種情感。

作家寫散文與小說都可以,但是每個作家都有自己擅長的文體,散文寫的好的作家,對小說寫作則是信手拈來,但是重點還是寫散文而不是小說。

小說寫的好的作家,寫散文則可以,但是沒有寫小說那樣拿手。

因此,散文好的作家很少成為小說作家,就是因為“散文”與“小說”原本就是兩種不同的文體。


偶然回眸


關於這個問題,是現實存在的,作協會員分業餘和專業,專業作協會員相比較業餘作協會員來說,專業作協會員是有優勢的,一是創作時間,專業作協會員也就是專業作家,他【她】們的職業就是寫作,二是專業作協會員【專業作家】他【她】其實也是一種職業,是拿著工資寫作的人,另外加稿酬,這是一方面。

在上述方面,業餘作協會員和專業比,就顯出部分劣勢來了,但是以此來說,專業就比業餘的強嗎,那得怎麼說了,有一部分專業的作協會員【專業作家】確實做的好,但是專業作協會員【專業作家】也有一些濫竽充數的人!一年到兩頭,寫不了多少作品,一些專業的作協會員【專業作家】一開始都是業餘的,隨著作品多了,出名了,也就從事專業創作了!

至於題材體裁,無論是小說,散文,詩歌,戲劇文學,影視文學那是每一個人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的!


浪漫季節45743581


做鞋的都會寫詩了,如果作協的不會寫詩有點說不過去,所以寫詩是作協的基本功,為了減輕作詩的難度,什麼廢青體,梨花體,白日依山盡體等等一些接近老百姓的詩應運而生。

詩的好壞和知名度,炒作程度關係極大,與寫作水平關係不大。在讓這首詩火之前你必須考慮如何炒作,不要怕被抹黑,也不要怕別人說不要臉。


用戶一生蝶夢千百回


1.小說量很難上來,一部長篇一輩子;詩和散文n篇啊

2.小說不關心作家頭銜,幾首詩就是作協多好。

3.時間上個浪費,評委看完需要很久。詩與散文簡單,馬上就可以評定。

4.評比詩容易,小說就不好說了。

5.經濟社會需要啊

6.詩和散文出版也方便,小說出版麻煩。

7.虛名而已,真正名家都不是作協啊[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