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位省三八紅旗手的戰“疫”故事:抗疫戰場上的“鏗鏘玫瑰”

抗疫戰場上的“鏗鏘玫瑰”

——四位湖南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的戰“疫”故事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沙兆華

你若安好,便是我願。

疫情期間,全省廣大婦女同胞巾幗不讓鬚眉,堅守各自崗位,為抗擊疫情默默奉獻,守護歲月靜好。

三八婦女節前夕,記者選取4位2019年度湖南省三八紅旗手(標兵),講講她們的抗疫故事,展示“鏗鏘玫瑰”風采。

省三八紅旗手標兵唐友妹:

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兩不誤”

3月4日,省三八紅旗手標兵、冷水灘區高溪市鎮王家衝村黨支部書記唐友妹帶領村民正式啟動春耕生產。

從疫情防控到春耕生產,唐友妹一直忙碌著。大年三十起,唐友妹就帶領村幹部和黨員挨家挨戶摸排登記外來和返鄉人員情況、宣傳普及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識、多方籌集防護物資。對於從湖北返鄉的村民,她一方面嚴格落實封閉隔離措施,同時熱心當好“採購員”,每隔兩天就為被隔離家庭送上所需的生活物資,及時幫助解決他們的困難。

村裡有對不到5歲的雙胞胎姐妹,母親因難產去世,唐友妹一直把她們當成自己的孫女,併為她們取名“平平、安安”,關注著她們成長。疫情期間,唐友妹百忙中依然不忘關心她們的生活,給她們買來奶粉和水果,並每天瞭解掌握她們的生活狀況,確保健康成長。正是在她和村裡的黨員幹部共同努力下,王家衝實現“零感染”。

隨著春耕時節來臨,唐友妹又忙著組織村裡的生產工作,並想方設法幫助解決所需的生產物資。如今,村裡的13戶種糧大戶都備齊了種子和化肥,水利設施也修整完畢。唐友妹說:“播下種子,就播下了希望。”

省三八紅旗手尹藝霖:

連軸生產只為守護“白衣天使”安全

3月7日,15萬隻口罩、7000多件防護服,又從湖南臻和亦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調撥到全省。如今,該企業每天以這個數量源源不斷地生產防護物資,並運往全省各地。

作為我省重點醫用防護物資生產供應企業負責人,疫情伊始,省三八紅旗手、公司董事長尹藝霖的肩上,就挑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早在1月26日,她就立即召回隔離服生產線上的10名員工,加班加點趕製隔離服,使原本8小時的生產線變成了24小時不間斷生產線,為抗疫前線輸送物資。

2月2日,針對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她又擴大產能,投資2000餘萬元,改造已有潔淨車間,增加口罩生產線3條、防護服生產設備及輔助設備近200臺,擴大生產規模近5倍;2月11日,她繼續追加3000萬元用於設備投資,讓企業生產確保全省物資需求。

熱膠密封,包裝,殺菌……疫情發生以來,尹藝霖每天都到工廠裡檢查,嚴格把關每一道工序,只為守護好一線的醫護人員安全。

“危難之際,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貢獻力量、奉獻社會。”尹藝霖說。這也是她多年來一直堅守的創業初心。10多年來,她堅持對困難家庭進行幫扶,個人捐贈愛心物資累計上萬份、愛心金額近100萬元。同時,發動組織愛心捐贈活動18次,與公司員工一道將愛心產品送至湘潭周邊的貧困醫療衛生網點。

省三八紅旗手雷江蓮:

每天送出10多次“母子平安”

一個新的生命即將誕生之際,家人最急切聽到的就是:“母子平安”。疫情期間,省三八紅旗手、耒陽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任雷江蓮和她團隊裡的醫護人員,堅守崗位,守護著新生命誕生,每天送出10多次最安心的話語:“母子平安。”

在23年的臨床生涯中,雷江蓮忠實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使命——讓每一位母親快樂分娩,讓每一個孩子平安喜樂。多年來,她帶領婦產科的同事們,平均每年收治住院病人8000人次,年平均總分娩5000人次,年平均完成手術1500多臺次,年平均救治急危重病人50多人次。

疫情發生後,因耒陽市人民醫院成為該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點醫院,雷江蓮所在的婦幼保健院門診量和分娩量陡然上升,醫護人員滿負荷運轉。雷江蓮也被派到門診,密切排查發熱的孕產婦。雷江蓮說:“門診一個接著一個,裹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工作,呼吸都覺得壓抑難受。”儘管如此,她依然無懼困難,不辭辛勞,為守護母子平安健康忘我工作。

產科手術檯考驗著雷江蓮的醫術和臨床經驗。3月2日晚,一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大出血,在備用血源緊缺的情況下,雷江蓮暗想要不惜一切保住母子性命。她迅速做了剖宮產手術,取出嬰兒,然後立刻對產婦進行子宮切除手術,將手術時間壓縮到最短,使產婦保住了生命。

1個多月來,雷江蓮帶領著她的團隊共迎來了500多名新生兒,挽救了3名危重產婦,護佑著生命安全。

省三八紅旗手標兵李秘秘:

特殊的“三尺講臺”

“我的學生因為有了我而快樂,我的生命因為有了學生更精彩。”這是省三八紅旗手標兵、常德市芷蘭實驗學校英語教師李秘秘的宣言,也是她從教30多年來的心聲。

至今,她已幹了20年的英語教研組長、13年的班主任,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三好班級、優秀團支部,本人也曾榮獲“全國優秀英語教師”“湖南省三八紅旗手”“湖南省首屆優秀教研組長”“湖南省國培計劃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

疫情期間,雖然學校延遲開學,但作為高二年級組英語組長、班主任,她的工作壓力絲毫未減。2月2日起,學校要求教師開始網上覆課,李秘秘也忙碌了起來,電腦成了她的“三尺講臺”,她開始了教學方式新的轉變。

每天清晨6點半,她早早在家長群裡提醒大家做好上課準備,讓家長們及時上報孩子的體溫和健康情況,併發布最新的疫情防控知識,讓學生們注意防範。忙完這些,又馬不停蹄地開始給學生們進行網上授課。下午,是她備課、製作PPT、錄課件的時間。對於有30多年教齡的她來說,給學生們上課得心應手,但錄課件還是有難度。因為是面向全年級600多名學生,每個單詞發音和語法解釋都力求清晰準確,每次錄完,李秘秘都要認真聽上兩遍,確定沒有差錯,再上傳到學校的學習平臺。晚上7點到9點,則是她固定的教學答疑時間,9點後,她還要在網上批改學生們的作業,一直工作到晚上11點多鐘。

這樣的特殊時期,是對教師責任心的考驗。李秘秘說:“只有自己以身作則,嚴管理嚴要求,才能讓學生們做到不疲沓、不鬆懈,也讓家長們少些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