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現在大學生失業現象越來越嚴重,大學生畢業後該何去何從?

Zlb2018


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解決大學生就業,需要淡化大學生身份。

我國社會和各級政府部門都重視“大學畢業生就業”,關注每年每所高校的畢業生就業率,這其實突出的還是“大學生”身份,這並不利於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尤其是有的城市地區高等教育普及率超過80%,再用大學生身份來討論大學畢業生就業,已無意義,因為所有進入就業市場的新人,絕大多數已經是大學生,因此,應該把大學畢業生就業和其他勞動者就業平等對待。

強調“大學生”身份的大學生就業工作,本質上還是從學歷出發考慮就業。這首先製造就業不平等,表面上看,抓大學生就業是優先考慮大學生就業工作,這對大學生是利好。可眾所周知,公平就業才是最好的就業環境,在不平等的就業環境中,佔年輕人主體的大學生,反而受影響最大,比如,用人單位提出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高職畢業生和一般本科院校畢業生在就業時就會遭遇學歷歧視。

其次,有的學生還以為只要能獲得一紙大學文憑,就能憑大學生身份找到工作。還有高校也不重視教育質量,只回報給學生一紙文憑。這是精英教育時代的“人才觀”。在所有100個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中,80個是大學生,還想因大學生身份獲得優待,是不可能的。要想找到好的工作,得拋開大學生身份,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很多大學畢業生畢業即失業,這些大學生不過是隻有身份但無實質的“大學文憑持有者”而已。有的大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還不如以前的高中畢業生。

另外,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大學畢業生到社會的各行各業就業,將是新常態,可我國社會的就業觀,還停留在20年前,一會兒質疑大學生做服務員,一會兒質疑大學生做保安。其實,按照高等發展速度,今後保安、服務員都可能全部是大學生(至少有高職學歷),這是教育和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價值所在: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接受高等教育,由此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如果還強調哪些行業、職業大學生不能去做,哪大學畢業生到哪裡就業?這也是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部分學生有業不就。

2018年,我國大學畢業生達到820萬,這要求我國社會必須從學歷社會轉向能力社會,就業不應再關注學歷,而應該重視能力和個體的職業興趣,每個大學生應基於能力進行職業發展規劃。


熊丙奇看教育


預計2018年大學生畢業人數將達到820萬之多,畢業即失業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大學生在畢業季應根據自己的專業及興趣愛好儘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或者選擇考研繼續深造學習。

1、本科大學生應在畢業前夕儘早選擇實習工作。很多大公司都會在畢業前招聘一批大學生參加公司的實習工作,大學生應通過智聯招聘等大型招聘平臺選擇自己想要參加的實習工作。在實習完成後,可以立即轉正。這樣在自己畢業後才不會感到慌亂。

2、參加學校雙選會。大學生在畢業前如果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可通過參加學校的雙選會來投遞簡歷。面對面的與面試人員溝通,瞭解公司概況。決定是否投遞自己的簡歷。建議大學生可參加985、211等高等院校的雙選會。大公司普遍都會選擇在高等院校進行校園招聘。

3、考研深造。如果畢業後沒有工作的打算,大學生也可以考慮參加考研或者出國深造。針對自己喜歡的科目進行下一步的學習。但在選擇考研深造時應提前考慮清楚,自己是否願意花費兩年的時間去做這件事,並且承擔考研失敗的風險。

大學生在畢業前夕應該做出自己的決定,無論是參加工作或者考研深造。都應該有自己的目標。可根據自己的專業決定。如果沒有自己特別想做的事情,建議大學生可先找一份有前景的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發展方向。

智聯校園 學生牛帥兵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要不是女兒找工作費勁,今天就不回答這個問題了:女兒醫科大學畢業,五年。醫師資格證到手。因為想離父母近些,就回到家鄉縣城招聘。縣醫院:要五萬,是找人後。女兒沒去,因為家裡供大學已經沒錢了。女兒很懂事。然後去地區醫院招聘:因同學介紹,順利以實習醫生方式進入。實習期是半年,科主任答應半年後籤合同工。然而一年過去了毫無音訊,女兒還沒等問,同事告訴快走吧,進此醫院最少三十萬。可能是領導讓他轉的話。女兒打電話給我,我快氣死了,女兒一邊哭一邊勸我。說實話那時真想殺人。後來女兒回家過的年,過完年後去縣城找工作,最後在私人診所打工了。注:女兒她們那屆整個地區才考上三個口腔專業。女兒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班長,到大學當了半年班長就被提到全校團總支部當了部長。一直到大學畢業。最後:一個地區只考上三個口腔專業,沒有一個在公立醫院招聘成功的。既使有多麼優秀,沒錢也只好去私人診所。


老夫有話說5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感覺這個問題確實提得好,關係到每年幾百萬大學生的就業選擇及去向問題。

目前就業形勢確實很嚴峻,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現象也越來越越突出。造成現狀的原因,是我國高管教育自1998年擴張以後、不包分配,把高等教育辦成產業化,且畢業後完全靠市場需求來調節就業,實施的是企業與大學生的雙向選擇,這就導致了不少學業不優秀、還有一些不出名大學的畢業生找工作難現象。同時,目前經濟狀況也很不景氣,就業容納能力有限,形成了大學畢業生數量多、而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少的矛盾。還有一個原因是一些大學生學業不精而又眼高手低,找工作不顧自身能力,只想找好的,挑三揀四,導致時間越長就業越難。還要沒對大學畢業進行準確定位,對大學也不再是精英教育、只是培育普通勞動者缺乏正確認識。

因此,我覺得大學生畢業後應從 方面努力:一是正確定位,不要要求太高,基本可以的工作應去應聘;二是要明白當前就業形勢嚴峻,抓住第一個就業機會,參加各類企業招聘會,爭取大學畢業就能走上就業崗位。三是轉變觀念,不要總把就業眼光盯住公務員、國有企業,也應該將民營和私營企業也當成就業的重要領域,不設就業身份歧視。四是有一技之長的人可實行自我創業,通過幾年、十幾年的奮鬥,一定能有所收穫。

總之,降低身段,從現實出發,腳踏實地,做到招聘與自我創業並舉,就一定能夠消除大學生失業現象。


開偉觀察


十年前的大學生很值錢,後來隨著大學擴招,大學生畢業後失業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現在很流行一句話“大學畢業意味著失業”,很多大學生都怨天尤人,高不成低不就,“啃老”大軍也越來越壯大。

浪子觀點:

大學生找工作難不難,完全在於你自身的能力能否完全或部分達到企業的標準。要是你個人的儲備能力,應變能力與表達能力很強,你根本不用擔心能否找到工作的問題。若是你沒有以上能力,那對你來說畢業即失業。


今年過完年開學的時候我的一個弟弟回學校的第一件事情是補考,開卷考試被掛科了!我當時問他,平常的時間到哪裡去了?抓緊時間學習了嗎?他說上大學了不用像高中那樣用功吧!我當時就無語了,你才大一就有這種想法,等著畢業後失業吧!大學和高中是不一樣的,大學給你的空餘時間非常多。若你自己不靈活好好安排,逝去的是你的青春,最終的結果就是畢業後要麼找不到工作,要麼就是勝任不了工作。教室經常看不到你的身影,更不用說圖書館了。現在好多大學生入了大學後,終於可以自由了,全身心的放鬆了自己,大一的時候還能可能還能去上課,大二後,缺課率明顯上升。即使到了課,也沒有認真聽,不是玩手機就是聽音樂要不就是睡覺。老師講老師的,我做我的。一學期下來啥也沒學到,一到期末就開始要老師劃重點,考試的時候不惜舞弊。書本對他們來說就是擺設,只有在考試前才能想起書本來,在宿舍中做得最多的就是打遊戲要不就是看電影或肥皂劇。


很多的文章都在感嘆現在的大學生是怎麼了?為何變成這樣。但是你再看看那些好的同學,他們在幹嘛?除了上課外,課餘時間全部用上了。同時在校就開始創業,寫計劃書,甚至已經在公司幹活了。不少新聞報道大學生月入十萬的。你不相信?就在你身邊,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畢業後失業了該何去何從?

大學沒有好好學習,畢業後嚐到生活的艱難和找工作的不易,你還沒有醒悟嗎?現在去學習還來得及,放低自己的眼光,擺正自己的位置,準確定位自己,你在單位什麼都不會,給公司創造不了價值,憑啥公司給你高薪?給基本生活費都不錯了!在學校你是大學生,能在公司做一個最底層的打工者已經不錯了,抓住難得的機會,邊工作邊學習,儘快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勝任工作了之後再去謀發展!



浪子暢談


不是大學畢業證書不值錢,而是你的大學真畢業證書不值錢而已。見過很多企業走進大學校招,那些在大學期間學習成績表現突出,綜合能力強,參加很多的社會實踐,有自己獨特優勢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愁找不到好的工作。而很多混文憑的大學生,在整個大學期間睡覺、打遊戲、玩、戀愛、享受著所謂的象牙塔內的美好人生,他們找不到工作實屬當然。

找不到工作之後該怎麼辦?其實很簡單:

1.降低對工作單位,薪資的要求,大學期間落下的,在工作前幾年的時間裡,拼命的補上,比別人讀更多的書,在工作上比別人更用心,不計得失的拼命工作。從基層幹起,踏實,勤奮,努力。

2.立刻為自己充電,前幾年在新聞當中我們還見過,有一些大學生畢業之後回技術學校在充電的故事,說的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不管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如何,趕緊為自己充電。

3.學歷上再次晉升,本科畢業找不到好的工作,可以考慮考研,在讀研2到3年的期間裡,認真思索自己的未來要什麼,在這2到3年內,迅速的把自己充實起來。

換個角度看問題,這年頭只要肯賣力氣,沒見著幾個人會被餓死。所以是否是大學畢業不重要,這年頭,沒有大學畢業的孩子真的已經不多,大學畢業已經不再是一個嚇唬人的金字招牌,所以如果大學畢業再某段時間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應該迅速讓自己歸零,先找份工作謀生,再謀發展。總是要想著先活下去才是,大學畢業,再讓父母養著總是不合適的。


九鬥學生心理


作為一名老師,經常有學生和家長問我,現在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我們還該讓孩子上大學嗎?或者大學畢業後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首先呢,大家要轉換一個觀念,那就是現在的大學生跟二十年多年前那不是一回事。

二十年多年前的大學生,確實是天之驕子,畢業了還包分配工作。大家知道的馬雲,當時就是從杭州師範學院畢業的,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英語老師。

而現在呢,大學生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物以稀為貴,原先的天之驕子的身份早就沒了,大學這個學歷也沒有以前吃香。

除非你特別有本事、行業特別認可,否則如果抱著大學生這個身份,對工作挑三揀四,這個工作不願意幹、那個工作不願意幹,確實會很難找到工作。

放不下身份,導致找不到工作,甚至在家啃老的大學畢業生不在少數。

比方說,我鄰居家的兒子,大家畢業後,已經啃了三年老了。倒也不是沒有企業找他,關鍵是他看不上那些企業。

再就是,以前我們說找工作是學生和企業之間的雙向選擇。而現在呢,大學生那麼多,好單位、好工作數量有限、供不應求,沒本事的大學生根本排不上號,壓根就談不上雙向選擇的,只能是好企業單方面挑好學生。

普通大學生要想找個工作就業,就不能再執著於自己的大學生身份。能力不足的時候,應該先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市場價值,而不是各種抱怨市場就業不好。

其次,大學生在學校的時候一定不要只顧著玩遊戲、談戀愛、吃喝玩樂。一定要抓緊大學這四年的時間好好學習,儘量多考一些含金量高的證書。如果對專業不感興趣,想換專業就要早早準備考研。

總之,好機會和好工作,不會因為你是大學生就從天上掉下來。

普通大學生要想就業,就要轉變思想;要想找到好工作,就要好好學習、拿出過硬的證書和本事。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邊的教育專家、心理諮詢師。

請關注我。更多教育、心理、人際關係前沿知識推送給您。

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發私信給我,願意為您答疑解惑。

歡迎您點贊轉發。每次點贊和轉發,您都是在幫助他人。


柳柳老師


這個問題設計3點關鍵信息

1、大學的正確打開方式。如何利用有限的4年時間,為未來進入職場做好準備。

2、思維方式轉變。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你的思維方式,直接影響你的未來。

3、職場的基礎能力。也就是如果想成為一個能夠有穩定持續收入的職場人,需要那些基礎素質。


我從自身角度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總結。


大學的正確打開方式:


首先是方向,為什麼把方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你選了一個錯誤的方向,那你可能就越走越遠了。這也是很多人高考後懈怠的原因,在進入大學之前,老師家長強調的是“上了大學就好了。”但實際真實情況是,上了大學只是一個開始。


最重要的是,接下來的路要你自己走,只有你自己能決定你的方向。如何選擇方向呢?這就要涉及你的認知了,也就是拓展你的知識邊界。我個人建議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自我認知,對自己內心渴求的探索,激發自己內心的動力。第二個方面是職業認知,從外部找尋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方向。


這方面推薦外國的職業規劃教材,也是大學必修課(你的學校如果沒有,就自己去圖書館借一本看看,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最初開始重視《認識商業》,是看到網上對這本書的一句評語“有些書,人家大學就開始熟練使用,而你工作多年才發現。這就拉開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認識商業》

美國高校採用量最大的商業入門教科書。出版三十年來,歷經九次修訂,長銷不衰,被全球幾百所大專院校列為企業管理課程必選教材。


這本書非常貼合現代商業社會,每年都會根據新的商業情況更新。我個人把它定位成拓展知識邊界的科普書+工具書。


一方面,可以根據前面的自我認知引導,發現自己的職業方向,另外一方面,可以根據後面的商業知識拓展,合理的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

從工具書的角度,《認識商業》又像是一本職業字典,能幫你從橫向、縱向找到你想從事的行業、職位的發展方向。


一般遭遇職場困境的時候,我都會重新讀一下《認識商業》。


我建議你在高考後就開始讀《認識商業》,找到你的方向,然後把方向設置成小目標,比如我當年考的是物流專業,我讀完以後,我的方向是編輯、撰稿。我把它設置成掌握基礎知識+增強技能+尋找渠道。


我的整個大學時期,都在為這三個目標而努力,學習、上課、打工、實習等都是圍繞著這3個目標進行的,大到選擇實習單位,小到去圖書館借書,我都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只有你確定好方向,併為之努力,你大學的生活才不會虛度!你在畢業的時候,才有資格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並讓自己有資格勝任這份工作。


2、思維方式轉變。

思維方式的改變很重要,但是它受前面說的方向影響,自我認知也會侷限你的視野。所以它排第二。

我大學的時候在一個雜誌實習,每週要保證去5個半天,一般上午下課,我會在食堂買捲餅(一種外面是雞蛋餅,裡面卷菜的吃的。)然後狂奔到公交站坐公交車,在車上解決午飯。這3年的實習和打工生涯,讓我很累,但是也讓我在畢業時有選擇工作崗位的權力。

當時公司有個實習生職位,我打算推薦一個跟我要好的女生,但是她跟我說:“我不缺錢,要競選學生會幹部,沒有時間。”後來畢業時,學生會幹部的身份並沒有給她求職加分,她只能被動接受她不喜歡的工作。後來結婚懷孕後辭職,一直在家。


大多數人總是得過且過,然後把當前的困窘歸咎於別人。


在大學階段就讓自己有成長型思維,在做決定的時候,能夠利用“淘金式思維”分析問題,這很重要,能讓更好的做出選擇。

在養成高效思維方式上,我推薦《極簡思考:來自世界頂尖諮詢公司的高效工作法》和《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


《極簡思考:來自世界頂尖諮詢公司的高效工作法》

不同於 “從數據得出結論”的傳統方法,“結構化思維過程”以論點作為核心來構建整體方案,在初期就將重點放在提出容易理解的假設上,並找出溝通對象的利益觸動點,通過合理引導讓對方得出我們的結論。


《極簡思考》最大的作用是幫你從“學生思維”到“職場思維”的過度,引導你用一個職場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


《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

她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與成長型,它們體現了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基本心態。你認為才智和努力哪個重要,能力能否通過努力改變,決定了你是會滿足於既有成果還是會積極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確的思維模式看待問題,才能更好地達成人生和職業目標。

這個主要是能夠幫助你把“被動學習模式”調整成“主動學習模式”,進入職場後沒人催著你交作業,這種思維方式就變成了你脫穎而出的法寶。




職場的基礎能力


職場的基礎能力:溝通能力、邏輯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資料製作能力。

之前寫過提高職場基本能力的書籍答案,大家可以翻翻。在這裡就推薦幾本適合大學生迅速提高職場技能的書。


《靠譜:頂尖諮詢師教你的工作基本功》

從溝通、思考方式、資料製作、職業化素養這 4 個方面,用心總結出了 30 個工作技巧,並用最質樸的語言和最真實的案例介紹給讀者。


《12個工作的基本》

無論你初入職場還是工作多年,是否擁有高學歷和光鮮的資格證書,只要學會這12種基本能力,就能在此基礎上自如地演化出針對人際溝通、自我管理、團隊協作等各種具體問題的工作方法論,進而從容不迫地應對職業生涯中可能遭遇的種種困境。


《學會提問:實踐篇》粟津恭一郎

新的提問會促成新的行動,而新的行動則會導向成功。粟津恭一郎通過分析不同的提問模式,循序漸進揭開通向“優質提問”的有效路徑,提出了“優質提問”的8個特徵、“優質提問”的12個訣竅和提問的素材3V關鍵詞——理想(Vision)、價值(Value)、詞彙(Vocabulary),幫助讀者有效掌握“優質提問”的技巧。


前面說這麼多,都是在你掌握了“自我能力”的基礎才能實現,如果你還沒有學以致用的能力。你可以先看看《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如果沒有學以致用的能力,讀多少書也是瞎掰。

《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大巖俊之用大量的書和實例講解自己是如何做筆記、如何牢記書中的內容,以及如何將書中的內容付諸行動。


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最根本問題,在於如何引導學生不虛度大學時光,有些時候,你在最適合的時間做,才能有最好的結果。這也是家長、老師、學生都要思考的問題。


鼴鼠的土豆


據報道,2018年全國大學畢業生800多萬,再加上畢業的研究生和處於失業、半失業狀態的往屆畢業生,估計不下1000萬人。這麼龐大的求職大軍,對就業市場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去年,RM日報曾經發文批評“沉睡中”的大學生,甚至喊出了“你不失業,天理難容”。RM日報這麼說有點不大客觀,感覺有甩鍋之嫌。大學生就業難、失業多難道全都歸咎於孩子嗎?我想沒那麼簡單。大學擴招以後,各個大學的體量跟吹氣球似的急劇膨大,民辦三本大學也蓬勃發展。毫不誇張的說,基本家家都有大學生。這麼壯觀的隊伍,一股腦地衝進就業市場,失業是很正常的。

其實,經過調查和分析,並不是所有大學生都不好找工作,重點大學畢業生還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就業難的主要是二本、三本、專科等普通大學。因為學歷不過硬,求職的時候沒有競爭力,很多人就成了職場的棄子。那麼,這些大學生應該何去何從呢?

一,考研緩衝。對一些二本和三本學生來說,本科學歷沒有競爭優勢,可以選擇考研,努力考一個211或985院校的研究生,先暫時緩解就業的壓力。研究生畢業以後,就會大大增加自己的職場競爭砝碼。

二,考證增加核心競爭力。普通大學畢業生要想幹掉名校畢業生,就不要總想著戀愛和遊戲,要多考幾個證書,特別是含金量較高的,有助於求職應聘的證書。

三,多跑跑校園雙選會和社招會。每到大四下學期,大學都會有雙選會。一本和重點大學雙選會的密度和質量都要高一些。如果本校雙選會不多,可以蹭一蹭同城名校的熱點。也可以多跑跑大型社招會。多投投簡歷,普遍撒網,重點撈魚,機會還是多的是。

四,放下身段,生存第一。現在的大學生不比過去,過剩則不值錢。所以,一些非名校畢業生不要好高騖遠,求職的時候儘量放下架子,要明白自己遠沒有自己認為的那麼優秀。既然畢業了,就要適應社會,生存第一,面子第二。

你怎麼認為呢?歡迎大家交流。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喲😄歡迎大家關注、點贊、交流、評論、收藏、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我看到這個問題我很驚訝,也覺得理所當然。為什麼?因為我今年應屆畢業生,畢業即失業,我失業是因為自己辭職的。我闡述一下我個人觀點:

為什麼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季即失業季?很多公司還不停的發出:現在的大學生真的是太好高騖遠了,嫌這嫌那,覺得工資低,工作太累,承受不住壓力。我每次看到這樣的話,我心裡呵呵的嘲笑。

真的是大學生太好高騖遠了嗎?是,肯定有這種人。但是,既然知道是大學生,每次都把應屆大學生當做廉價勞動力,這企業沒有錯?企業和老師書本教導你最多的是什麼:只要你沉下心去埋頭苦幹,你就能成為專家。當你埋頭苦幹十年後,發現自己還在原地,而同齡人早已年薪幾十萬,你後悔都來不及。

大學生何去何從?若你不想創業,企業這麼多,你還找不到工作?你說你不知道做什麼崗位,去什麼行業?不知道行業前景好不好?那我問你,汽車行業,互聯網行業好不好,最近盛傳大量裁員,行業好不好跟你就業有啥關係。你只要找到市場價的工作,好好發展這份工作。

找不到去處,北上廣深歡迎你。消費高?工資,機遇一樣高。你跑去二三線城市,你試試容不容易找到四五千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