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開車時,剎車怎麼踩最科學?

東流的沙穎河


剎車是車輛的制動系統,主要用來減速和停車,但很多人尤其是新手不會很好的使用剎車,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和降低駕駛體驗。

急剎是踩剎車最容易引發的問題,容易造成急停,車輛慣性造成人體前傾再後傾,駕駛體驗特別不舒服;急剎還會引發車輛側翻,追尾等交通事故。而造成的急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駕駛員注意力不集中,緊張等,還有部分新手容易剎車和油門傻傻分不清,被稱為馬路殺手。

在駕校的時候,教練都會詳細介紹剎車的使用。首先是要保持行車的安全距離,腳踩剎車不要猛踩猛松,既損害車輛,也容易引發事故。

正確的踩法是輕點減速,緩緩踩下剎車,預留一段緩衝剎車區,這樣會呈現出駕駛平穩和避免安全事故。

剎車也經常配合在車輛轉彎和倒車時使用,目的都是為了更安全的通行。

剎車用的好,交通事故才會少。


品牌張


如何分辨一個人到底是不是老司機,據說...從他踩剎車的方式中就能看出來。其實剎車不僅是一腳“踩下去”這麼簡單:

一、視距離踩剎車

行車時最好保持按全距離,不要跟車太近視線看遠一點,不要僅盯著前車。如果前車突然踩剎車了,這時距離前車還有很大一段距離,首先應該做的是鬆油門,不是著急跟著踩剎車。

二、停車前,分兩步踩剎車

需要停車時,最好分兩步踩剎車。正確做法是,先緩緩踩剎車,把車速降下來後,再鬆開剎車,等車速慢下來時,再踩一次剎車,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停車時產生的衝擊力,而且耗油也會少一些。

三、勿急剎車

謹慎駕駛,還是那句,時刻保持安全距離,最好不要出現急剎的情況。

突遇緊急情況要急剎車時,如果您的車沒有ABS系統,建議按分兩次踩剎車,防止前後輪抱死,如果有ABS系統,可以一腳踩死。

四、彎路先減速再踩剎車

轉彎時,要先減速再入彎,提前踩剎車把車速降下來。最好避免邊打方向邊踩剎車,尤其在車速快的時候,極易發生側滑。

長下坡低速擋踩剎車

下長坡時車速會越來越快,連續踩剎車,可能導致剎車片過熱甚至剎車失靈。下坡時,儘量用低速擋,利用發動機制動來控制車速。當然腳也要放在剎車上,該踩的時候不能含糊。

顛簸路段點剎式剎車

在顛簸路段,如要車速過快,底盤很容易被傷到。因此,腳一定要放在剎車上,採用“點剎”的方式,注意踩剎車的力度不要太大,不要踩死剎車。



珠海交警


剎車要踩對才能保證安全的同時,避免給車內乘員造成不適感。

首先是看懂路況。

一般在城市中開車,應該儘量避免緊急制動,一來會提高油耗,二來可能影響輪胎的使用壽命。特別是冬季有冰凍的路面時,更不要使用緊急制動,應該利用發動機的牽引力制動,配合防滑鏈等措施。

在跟車的過程中,前方機動車開始顯著減速時,就要帶剎車減速了,一是防止追前車的尾,二是提醒後車保持車距,降低車速。但是在緊急情況下,剎車要踩死,這樣ABS才能起到作用。

其次是如何點剎車。

我們經常會用點剎來給車子緩慢減速,這樣可以避免乘客不舒服。這個剎車減速的“度”,應該以車不點頭,車上人員沒有頓挫感為理想剎車。制動過程要緩慢踩制動踏板,讓車均勻減速,待車停穩後再鬆開。

第三坡道如何制動。

上坡與平常開車區別不大,這裡不重複了。下坡時以發動機制動為主,剎車不能長時間使用,以免摩擦片過熱而使得制動失效。

最後是彎道的制動,原則上要求入彎前制動,減速入彎後再加速出彎。切忌猛踩制動,特別是外側車道的車輛,以免車身失控。


新司機必備寶典


剎車的目的是減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踩。不同的場景需要選擇不同的剎車方式,不要一說剎車,一隻腳踩到底就完了。

一般來說,踩剎車要輕柔,具體又分為點剎、備剎、跟剎。下面易陪練為大家介紹幾種典型場景的剎車經驗技巧。

距離遠要輕踩

預知預判前方出現意外情況或有障礙物,自己距離障礙還有一段距離,足夠你停下來。這時候鬆開油門,輕踩剎車,平穩停下。這樣駕乘人員都會比較舒服,還可以省油。

轉彎處剎車

過彎時,要“彎前減速彎中加速”就是說,在過彎前提前踩剎車把車速降下來,不要在過彎時邊打方向邊剎車,這樣很有可能會導致側滑的發生。提前減速,更加安全!

雨雪天剎車

雨雪天路面溼滑,行車時首先要減速慢行。在剎車時,避免急剎,急剎容易發生側滑,可以採用點剎的方式。

長下坡剎車

在長下坡路可以利用檔位或發動機制動來控制車速,避免長時間帶著剎車,這樣很可能會導致剎車片過熱而出現剎車失靈的問題。再就是要避免空檔滑行。

凹凸路面剎車

路況不好或者減速帶比較多的路段,可能會經常需要踩剎車。在這樣的路段上行駛避免車速過快,駕乘人員會產生顛簸感,且容易導致汽車底盤的損害。剎車方式上可以嘗試點剎,但是不要力度過大。

關於剎車的小知識,手把手汽車陪練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祝大家一路平安。

我是易陪練,倡導安全駕駛、文明駕駛,教給小白司機《預見性安全駕駛》的實用技能。喜歡請關注、交流哦~


易陪練


車對於現代人來說算是一個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目前我國汽車人均保有率每年都在遞增,車越來越多,都市人也越來越多,事故率也越來越多,在這麼一個大前提下,安全有效的剎車是重中之重。那如何才能安全有效的剎車呢?綜合起來無非就是 眼疾,手快,腳連點。

第一:眼疾

開車是個非常操心的事情,要時刻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根據自己的車速來有效的判定剎車距離,比如時速50公里時從你踩下剎車到汽車停下來,由於慣性原理需要剎車距離需要10米。這樣就需要你在遇見情況時,最少要再離目標20米處就要輕帶下剎車,使車輛緩緩的停止下來,不至於猛踩帶來的傷害。也能增加坐車人的舒適性。

第二:手快

所謂手快,我指的是換擋要快。①遇見雨雪天氣時,由於路面溼滑,剎車的有效距離增大,剎車踩的過猛容易出現側滑等諸多不利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靠自己根據發動機的轉速,用手掛到合適的檔位,通過發動機來減速,最後在踩剎車。安全性比單純踩剎車要可靠。②正常路況下,有時候可能由於剎車散熱不好或常時間的踩剎車導致剎車疲軟。遇見到關鍵一點距離時,汽車不能靜止下來,特指速度已經很慢了,就需要通過手剎來制動了,從而達到完全停止運動狀態。親身經歷過,我開的是大車有斷氣剎。當時腳剎已經踩到底了,看車基本快停了,也快追到前面的車了,沒辦法只好拉的斷氣剎。

第三:腳連點

不管什麼類型的車,鼓剎也好盤剎也罷,常時間踩容易出現,摩擦過熱。這個時候就需要點剎來制動。個人感覺只要你腳夠快頻率夠高,點剎才是最有效的剎車方式。

以上三點僅僅屬於個人觀點,如有不正確的,請各位老司機指正。


call咯哈


開車時,踩剎車是根據當時的路況判斷來確定的,我從下面幾個方面簡單的介紹下怎麼踩剎車才安全。

1)根據跟車距離來判斷

開車跟車時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行駛,如果前車在緩慢減速,與前車的距離逐漸拉近,這時需要緩踩剎車來擴大跟車距離。如果前車踩了剎車,這時也需要跟著踩剎車以維持跟車距離,並隨時做好急剎車的準備。

2)根據下坡坡度來判斷

開車下坡時,若不踩油門車速也越來越快,這時需要緩踩一點剎車來控制車速。如果遇到比較陡的坡,就需要把檔位掛到低檔或者L檔,讓發動機提供一部分制動力,根據車速的變化來踩剎車。

3)根據油門的使用來判斷

當不需要踩油門加速時,應該把右腳放在剎車踏板上,做好隨時剎車的準備。這樣也可以避免遇到緊急情況,在慌亂中錯把油門當剎車,造成不了挽回的後果。

4)根據緊急情況來判斷

通常,我們踩剎車只需要緩踩就可以了,緩踩不會造成嚴重的點頭現象,對車內的人要舒適很多。但是需要緊急情況的時候,需要立即猛踩剎車,直接把剎車迅速踩到底,這樣車輛才能提供很大的制動力。

以上四點是我開車時總結的一點經驗,題主可以參考學習下。


汽車程序猿


剎車是車輛從運動到靜止的一種主動工作方式,其應用的場景分兩種類型兩種方式,類型一是指安全駕駛模式,指在正常的相對平整的環境下控制車輛從運動到靜止,

方式一:主動剎車,當行駛過程需要停車的時候,有足夠的緩衝時間和距離時,可以在滑行的過程中配合點剎,緩緩降速直到停止,這個過程比較簡單,只需要考慮好慣性、速度和距離,再配合剎車輔助就好啦(特殊情況如冰雪路面結冰時需要兼顧磨擦係數,另外說)。

方式二:被動剎車,當行駛過程中需要緊急停車的時候,沒有足夠的緩衝時間和距離時,需要降檔(聯合制動技術,利用發動機與車輛的速度差)均勻降低車速的同時,利用本能反應大力剎車,前急後緩,防止剎車過重時由於慣性作用導致的推動或者甩尾及滑動產生。當安全速度可控時可以配合大角度方向調整,以增大前進的阻力,輔助剎停,這個動作希望可以很少用到,但是關鍵時刻是可以救命的,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多練習形成本能反應很有意義。

還有一種模式是特殊駕駛模式,比如競賽活動,特技駕駛表演,飄移系列賽,冰雪駕駛等不同的駕駛環境會有不同的剎車技巧,如左腳剎車輔助調節車輪抓地力,跟趾動作,高速入彎前的制動控制速度差,輔助手剎等,會有很多的技巧和效果,這部分需要有專業的場地,人員和專業的老師和安全防護下去學習和探索,不展開了……


山西任我行


開車的時候剎車該怎樣踩最穩妥,這要根據道路情況路況好的話大概分兩種,一種是急剎就是快速的踩下去力度大,另一種是慢剎,慢慢的踩溫柔的用力。一班出現急剎的情況都是,駕駛員感到危險來的突然,以至於來不及多想只有一個念頭快速的把車停下來有些甚至是沒有經過大腦思考,本能的一腳踩下去,慢踩剎車一班,都是正常行駛,需要減速或者停車,急剎一腳踩下去就行沒啥好說的,慢剎是有技巧的新手對車的感覺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可以在車少人少的路段練習剎車的感覺,可以把車開到40碼左右慢慢的踩剎車等你感覺到車開始減速你是用的多大的力度,在用力直至車停下這個過程你都用的多大的腳力,反覆幾次你就對踩剎車有感覺啦,在你還沒完全達到人車合一的時候遇到緊急情況剎車距離還夠用盡量不要用急剎可以採取廣譜剎車法,點剎踩下去抬起來在踩連續的重複著踩,至到車速降下來在慢慢的停車,一班真正的老司機這種情況可以用點剎也可以用逐步加力的方法,逐步加力的方法對駕駛員對車的感覺要求很高新手一班很難掌握。


老司機74501


踩剎車在駕車過程中是個重要的部分,如何踩剎車?如何讓剎車既舒服又達到剎車的效果呢?緊急情況又如何剎車呢?

針對不同的路況和行駛狀況,應該採用不同的剎車應對方式。

1、對於手動擋車主,如果一味的踩剎車,就會發現車子會抖動,甚至熄火,這主要是因為擋位過高、急剎或者只踩剎車,沒有踩離合所致。因此,如果擋位高了,應及時減擋;如果速度不快,應先踩離合,後輕輕地踩剎車。 一般說來,城市路況下,應儘量避免緊急制動。自動擋的車主就不用考慮這些,輕踩剎車至合適速度就可以了。



2、停車時,也應該採用點剎、輕踩剎車,讓車子平穩降速,減少點頭現象。

3、長下坡路,手動擋嚴禁空擋滑行,應該低檔帶擋行駛,自動擋應採用L擋或低速擋。二者都適當不踩油門,利用發動機制動控制車速。不能依靠長踩剎車減速,避免剎車系統過熱導致剎車失靈,對行車安全造成影響。



4、冰雪路面的路況下,一定不要使用緊急制動。可以掛到低速擋,鬆開油門,利用發動機牽引力來制動,最多也只能採用點剎輔助,必須時為了增加路面的摩擦係數可以掛防滑鏈。

5、土路或浮砂路面,由於浮砂會導致剎車不穩,應該儘量謹慎使用緊急剎車的操作,提前減速通過。

6、雨天路面積水,行駛時也應該謹慎使用緊急剎車,應該控制車速,需要時採用點剎,以免打滑。


7、轉彎剎車時,入彎前應儘量提前減低車速,以免速度過快導致在入彎時車輛失去重心。如果來不及減速的話,可根據情況短暫使用剎車。 溼滑彎道路面,不是簡單的用剎車來控住速度了,應該低速行駛,儘量避免剎車,以免發生甩尾現象。

我們在行車中,應該學會巧用油門,要善用油門控制車速。這就要有預見和判斷,尤其高速行駛時,一旦需要減速,在有安全距離的情況下,及時丟棄油門,需要時再適當配合腳剎,儘量避免到感覺危險時刻猛烈剎車。

另外,在行車中儘量避免緊急剎車。但如果是緊急情況出現,應該毫不猶豫的一腳急剎,甚至到剎停。

記住一點:

  • 減一點速,採用點剎
  • 降速,點剎+輕踩剎車
  • 急剎,一腳到底

如果你有什麼補充請下方留言,也請點贊關注。


傑哥談論


開車在路上,剎車的正確使用關係到駕駛員的生命安全,也關係到道路上行人和道路參與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剎車的正確使用至關重要。
首先我們開車不要穿高跟鞋,不要酒駕,不要疲勞駕駛,超速行駛。


剎車看似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但是實際要使用好也不容易。一般正常行駛時,正確剎車不能一教踩死,應採用提前慢慢踩剎車,既又保護了剎車系統有減少了對剎車片的磨損程度,也保證了乘坐的舒適度。在緊急情況時,駕駛者千萬不要慌亂,頭腦要清醒。這時就必須得迅速將剎車踏板踩到底,還要隨時準備緊急併線,剎車踏板踩下去的同時打方向來繞開障礙物來保證安全。
其實開車除了利用好剎車外,還要善於利用油門來控制車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在需要減速時將油門鬆開的同時腳應該馬上放在剎車上,配合剎車去控制好車速。其實開車在路上剎車的技巧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各種不同情況下剎車性能和剎車距離也是不一樣的,也要自己不斷去揣摩實踐,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用車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