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一部顛覆應試教育的電影沒能在國內上映 但卻看哭了上萬家長

地球上的星星——每個人都是一顆星星,不是嗎?

當我們討論教育時,討論什麼?怎樣才能順利,將孩子帶上離成功最近的道路?評判學生的標準是,孩子是否足夠聰明,認真、懂事聽話?你需要走一條規規矩矩、眾生皆然的路,不負眾望?還是說——其實,真正的主宰權,在你手上。而那把光潔閃耀的鑰匙,只暫時,遺失在了世上,某個角落。

一部顛覆應試教育的電影沒能在國內上映 但卻看哭了上萬家長

印度男神阿米爾·汗在2007年的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的伊桑正是這樣一顆星星,伊桑是一個八歲的熊孩子,他調皮,搗蛋,愛打架,上課的時候,愛走神,東張西望,偶爾還翹課,總是被老師懲罰,試卷滿江紅,這樣的熊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看來,總是令人萬分頭痛和欠揍。但他擁有藝術的感悟能力與繪畫的能力,註定不被人理解而孤獨。但直到他遇到了阿米爾·汗飾演的老師......

雖然這不電影並沒有在國內上演,它的影響力不及《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

但絕對是值得每為家長看的!因為看完之後你會發現什麼才是教育,或者說從影片中你會發現自己。

一部顛覆應試教育的電影沒能在國內上映 但卻看哭了上萬家長

影片中詮釋了什麼是失敗的教育

當然失敗的教育也有他的成功之處!那就是讓每個人都變的千篇一律,你可以成為任何一個人,除了你自己,哪怕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稀有物種,哪怕幸福的本源是參差多態。可不,我們太多的人,小時候尋求與別人不一樣,長大後又尋求與別人一樣,說到底,不正是應試教育成功的薰陶嗎。可什麼是成功的教育,教育的本質又是什麼?

劉瑜曾經在文章中這樣說:“大學精神的本質,並不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深奧,而恰恰是恢復人類的天真。”

李海鵬在他的書《佛祖在一號線》也說過這麼一句話:“好的文明總是尊重小孩子的,而壞文明則往往壓制天真。”天真的人,才會無窮無盡地追問關於這個世界的道理。關於自然、關於社會。“成熟的人”永遠是在告訴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變的。

一部顛覆應試教育的電影沒能在國內上映 但卻看哭了上萬家長

究竟什麼才是教育呢?影片同樣為我們詮釋了:

教育應尊重個體差異。

“因材施教、對症下藥”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世界上沒有完全兩片相同的葉子,人也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存在,從認知、情緒、氣質、行為上表現出萬千的差異,人類的個性就處在這些維度的組合中。

如影片中的伊桑患有閱讀障礙,在社交上也是有障礙的,但卻在藝術方面擁有驚人的天賦。學校不是工廠,學生也不是零件,教育不應該“一刀切”。正所謂“讓吃葷的吃葷,吃素的吃素。”

一部顛覆應試教育的電影沒能在國內上映 但卻看哭了上萬家長

教育不應該“貼標籤”。

世俗的說法中有一種叫“特殊兒童”的稱呼,指的是區別於正常兒童的身體或心理有缺陷的兒童。或是身體殘疾,如聾童、盲聾、殘疾;或是心理殘疾,如自閉、孤獨、抑鬱等。人類社會自從發明語言、創造概念起,就開始劃分你我。作為同性戀的姜思達也說過:“歧視不僅僅是惡語相向,也有可能歧視就是劃分你我。”當我們說出特殊兒童這個詞時,就已經把特殊兒童和正常兒童區隔開來了。阿德勒的《理解人性》中也指出那些身體殘疾的兒童縱使在成年後擁有生活自理的能力,但也會因為小時候被視作殘障群體也自卑終生。這種自卑會讓兒童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堅強與勇敢,即所謂的“身殘志堅”。我們通常會說一個兒童“內向”“調皮”“特殊”……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當我們說出這些詞的時候,已經給兒童貼上了標籤。薩特的存在主義認為人是“存在先於本質”,人就是人,就是你看到的樣子,而不是他本身就是這樣的人。

所以,影片中的伊桑是“在閱讀上有點困難的小孩”,而不是說“特殊兒童”,然後理所當然地送到特殊學校去就讀。當我們描述一個同性戀時可以說他是“一個喜歡同性的人”,而不是“變態的同性戀或同性戀患者”。

教育應注重知、行、意的結合。

影片中拉姆的“載歌載舞教學法”引起了兒童的強烈興趣,卻遭到了同校教師的嘲諷。

教育改革往往是這樣,在最初的時候總會受到傳統勢力的阻礙。由於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往的教育往往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學生在考試後便將知識忘得一乾二淨。而現在的教育更注重知、行、意的結合,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兒童來說,熱愛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比了解幾個字母、會做幾道算術題更具有意義。隨著現代科技和互聯網的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速度和能力大大提升了。如在高校教育中,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知識,老師更多地提供一種方法與思路引領學生學習。所以拉姆的美術課上,沒有模板,只有自由。比起“畫什麼就像什麼”,“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才對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正契合了藝術類課程的培養目標。

一部顛覆應試教育的電影沒能在國內上映 但卻看哭了上萬家長

教育應和做人一樣。

一個人先生而為人,再為教師,教師只是人的一類職業。相信像影片中拉姆這樣的教師在其它領域也會如魚得水。對待學生的態度和對待自己、親人和朋友的態度都是一致的。對一個人最大的慈悲,就是“換位思考”。對一個兒童最大的關懷,不是去束縛他的發展,而是去釋放他的天性。當今社會有一種現象就是大部分遠在異地打工的父母對“留守兒童的關懷”,就是給兒童物質上的滿足,卻缺乏精神的關懷。不是父母不愛孩子,也不是父母不懂教育。而是因為思想和行為上的懶惰,父母拿錢給小孩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但花時間和小孩相處和理解小孩的想法卻需要動腦子思考。

教育和做人一樣,需要動腦思考,需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換位思考,需要用強大的理性去對抗懦弱的感性。作為一名教師,其實我們對於差生的第一反應確實不太好。因為他影響了我們的教學進度、影響了我們的利益、影響了我們的心情,這些都是直觀的感性感受。但如果我們站在“差生”的立場上想,他一定有自己的原因,他自己一定很難受吧。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有原因的,知道了這一點,就發現沒有什麼人可以責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