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廈門人“雲讀書”數據揭曉!借閱量增兩倍,最愛讀的書目大揭祕→

@廈門人

今天,你讀書了嗎?

廈門人“雲讀書”數據揭曉!借閱量增兩倍,最愛讀的書目大揭秘→

疫情期間

有人宅在家裡選擇“癱著”

有人卻利用這段時間“充電”

選擇了在家“泡圖書館”模式

廈門人“雲讀書”數據揭曉!借閱量增兩倍,最愛讀的書目大揭秘→

不信你看廈門市圖書館

發佈春節以來市民數字閱讀大數據

↓↓↓

廈門日報記者昨日從廈門市圖書館獲悉,1月23日至3月1日,市圖書館數字資源總訪問量達376.916萬次日均超9.6萬次。而去年全年的日均數據是3.2萬次,這意味著,和日常水平相比,今年春節以來市民在市圖書館“雲借閱”的數量足足增長兩倍,值得一提的是,傳統詩詞則成為其中的“流量王”

廈門人“雲讀書”數據揭曉!借閱量增兩倍,最愛讀的書目大揭秘→

據悉,市圖書館目前擁有55個數據庫,容量為132.19TB,包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音視頻、綜合學科、自建數據庫等類別。其中常用數據庫有:知網、萬方、維普、超星讀秀、龍源期刊網、中文在線、中華詩詞庫、QQ閱讀、新東方微課堂等。

傳統文化類讀物最受歡迎

此次疫情打破了

市圖書館全年不閉館的傳統

館區自1月24日至今暫停對外開放

不過這並不影響讀者的閱讀熱情

區別只在於

大量線下借閱轉為了線上流量

廈門人“雲讀書”數據揭曉!借閱量增兩倍,最愛讀的書目大揭秘→

值得注意的是

線上閱讀並沒有顯示出“快餐化”的傾向

傳統文化類讀物依然是最受歡迎的

廈門人“雲讀書”數據揭曉!借閱量增兩倍,最愛讀的書目大揭秘→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熱播繼續催生著詩詞熱。統計數據顯示,1月23日至3月1日,在市圖書館的55個數據庫中,

最熱門的是以傳統詩詞為主的“中華詩詞庫”,訪問量為10.36萬次。廈門人對傳統文化的偏愛,還體現在有聲閱讀數據庫“新語聽書”下載量排行榜中,《簡易經》以783次下載位居第一,前五名中還有《紅樓夢》。“中華連環畫”數據庫訪問量也位居前十。

新冠肺炎防護書籍登上閱讀榜

期刊方面

新聞期刊依然佔據流量“大頭”

從市圖書館龍源期刊數據庫的訪問量來看

廈門讀者近期看得最多的是

《三聯生活週刊》

排名前十的期刊中

新聞類佔了七本

其他就是如《故事會》《讀者》

這樣的“國民刊物”

市民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注也反映到了電子圖書閱讀量上。市圖書館QQ閱讀電子圖書閱讀榜中,佔據首位的是各類閱讀榜單的常客《瓦爾登湖》而排在第三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成為疫情期間留下的特殊痕跡。

超萬名讀者線上續借

這段時間的市圖書館

一直保持著

“閉館不閉網,閱讀不停歇”的狀態

1月23日至3月1日,全館累計在線接待、回覆讀者諮詢2520條次,完成讀者線上續借10394人,續借圖書51475冊次。為滿足市民特別是大中小學生線上閱讀需求,疫情期間市圖書館進一步推廣數字資源證開通服務,在線辦理各類讀者證2886個。  

市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也沒有停下,“抗疫”經典共讀有獎競答活動、線上直播名師課堂等都受到歡迎,後者直播點擊量高達1200人次。

提醒:暢享廈圖線上服務

提醒一下

目前這些館區暫停讀者服務

但線上服務是正常開展的

廈門人“雲讀書”數據揭曉!借閱量增兩倍,最愛讀的書目大揭秘→

目前,廈門市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館區、集美新城館區、中山圖書館(鼓浪嶼分館)及其他分館、流通點、汽車圖書館、街區自助圖書館均暫停讀者服務(含24小時還書服務、飛鴿傳書)和各項線下讀者活動,恢復開館時間根據上級通知另行通告。

閉館期間免除外借文獻逾期費用,數字圖書館等線上服務正常開展。市民登錄市圖書館主頁http://www.xmlib.net/,使用讀者證號登錄“統一認證平臺”,初始密碼為出生年月日(八位數),即可使用各項功能。市民也可下載“掌上廈圖”App或關注微信公眾號“廈門市圖書館”,免費使用各項數字資源(部分數字資源需綁定讀者證號)。

還記得武漢方艙醫院走紅網絡的“讀書哥”嗎?

廈門人“雲讀書”數據揭曉!借閱量增兩倍,最愛讀的書目大揭秘→

在任何境遇裡

讀書都會讓人平靜

2020年,一起讀書吧!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郭睿 黃琬鈞 通訊員:李穎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編輯:盧婷雯 值班主任:蔡萍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