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有些人的腹泻,用补气健脾之法,为何事倍功半呢?

有些人的腹泻,用补气健脾之法,为何事倍功半呢?我们看看下面这位朋友:

她腹泻腹痛有月余了,腹部胀满疼痛,痛则欲泻,泻则痛减,每日泄下便溏7~8次,大便中带有粘液。有时反酸、恶心、舌淡红、苔薄腻、脉弦见于右关。她想着自己平时看过许多中医类的书籍,像《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等都是比较熟悉的,就根据自己看书的心得,给自己了治疗思路——补气健脾。

有些人的腹泻,用补气健脾之法,为何事倍功半呢?

但是实际情况是,按她自己的思路,理中汤、保和丸等都是没效果,腹痛腹泻还在继续困扰着她。她的腹泻,用补气健脾之法,为何事倍功半呢?

中医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并非是你随便看看书,就可以给自己治疗思路的,辨证是必经之路,但辨证也是最难的。下面我们看看这位的情况,应该用什么思路:

她的腹泻腹痛是木旺土虚,肝木乘脾所致,急以平抑肝木,培脾扶土。为什么呢?

原因有两点:一是痛泻并见,吴昆《医方考》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郁,故令痛泻”。

二是脉弦见于右关,右关候脾,弦为肝气太过,肝实乘脾,故脾部反见肝脉。

所以其治疗思路应是:抑木扶土,痛泻要方主之。

有些人的腹泻,用补气健脾之法,为何事倍功半呢?

方中重用白芍酸敛阴柔,以平肝之横逆;陈皮理肝气,醒脾胃,和中焦;防风既疏达肝木之气,又有风胜湿,升清阳之义;白术燥湿健脾,以扶中土。四药共奏调脾以止痛泻之功。本方为《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因张氏称之为“治痛泻要方”,遂有“痛泻要方”之名。

这里再聊聊其他几种腹泻的思路:

第一个我们就说是补气健脾的思路,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当你脾气虚弱,运化不健的时候,腹泻时轻时重,大便或溏或稀,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闷腹胀,精神倦怠,面色萎黄,甚至面浮足肿,舌苔淡白,脉象缓弱,如参苓白术散加减。

第二个是温中运脾之法:当你脾虚内寒,阳气不振的时候,大便经常稀薄,或有完谷不化,腹中冷痛,肠鸣,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面色无华,舌苔淡白而润,脉细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这个思路,如理中汤加味。

有些人的腹泻,用补气健脾之法,为何事倍功半呢?

第三个是益气升阳之法:当你脾虚中气不振,清阳下陷的时候,就会久泻不愈,大便溏薄,肛门下坠或脱出,食后即欲腹泻,或大便虽然次数增多,但仅软而不成形,腹胀或微痛,神疲气短,舌苔淡白,脉细弱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这个思路,如补中益气汤加减。

第四个是温肾暖脾之法:当你脾虚及肾,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的时候,就会久泻不愈,每在黎明五更时肠鸣腹痛,泻下淡黄稀水,夹有完谷,泻后疼痛得缓,大便日三四行,腹部觉冷,下肢畏寒,舌苔淡白润滑,质胖嫩,脉沉细无力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这个思路,如四神丸加味。

当腹泻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好的思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