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荒山變金山 風景轉“錢景” 新密市旅遊帶動脫貧攻堅

古杏樹眾花爛漫,農家院野味飄香。美景、美食和休閒娛樂,引得全國各地遊客紛至沓來、流連忘返。這是昨日記者在新密尖山見到的情景。很難想象,昔日全省有名的貧困地區,竟由窮山荒溝變成了旅遊勝地。據瞭解,該市旅遊業帶動160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新密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圍繞創建“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等,積極探索旅遊扶貧新形式,努力把荒山變成金山,促進貧困戶增收。首先從交通難入手,多措並舉、多方籌資,2016年11月,鄭登高速新密西至伏羲山旅遊區旅遊專道建成通車,全線貫通了在貧困山區----尖山中的各旅遊景區,如伏羲大峽谷、三泉湖、神仙洞、鳳凰山、中原豫西抗日紀念園、紅石林等各景區的遊覽道路,形成了出入安全、方便快捷的旅遊環道;新密市密州大道南延工程通車,這條貫穿新密城區與南部多個鄉鎮的道路,為超化寺、九里山、岐伯山、柏崖山等貧困山區的旅遊開發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便利的交通環境為推進旅遊線路向鄉村延伸,推動山區脫貧提供了有力支撐。

其次是大力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尖山伏羲山大投入,大改造,高聳林立的紅石林,視野廣闊的U型玻璃環廊,驚險刺激的懸崖鞦韆等30多個項目先後建成;苟堂岐黃養生園,恢復古及建築10多處,新建花卉園3個;白寨依託大面積樹林,擴建植物園。其他鄉鎮按照“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摘農家果、做農家事、享農家樂”的要求,選擇有自然人文景觀和文化傳承的貧困村作為重點村,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三通(通路、通水、通網絡)、三建(建旅遊停車場、旅遊購物場所、遊客中心)、四改(改氣、改水、改廚、改廁所)、四保(保生態、保民俗、保衛生、保質量),不斷完善旅遊休閒功能建設。華夏幸福新密產業新城、路勁集團雙牛山羲和小鎮、奧倫達部落黃帝養生小鎮等重大產業項目相繼簽約落地新密,建成後將有力帶動群眾就業、增收致富。

積極開發特色旅遊產品是旅遊帶動的重要抓手。以城市人群最關注的文化、生態和健康為出發點,圍繞鄉村旅遊“吃住行、遊購娛”的服務需求,積極引導農民通過種植有機產品、特色農產品,開發包裝綠色食品,製作旅遊工藝品,開辦農家樂等方式參與旅遊開發增加收入。目前,全市打造了田種灣小米、國公嶺柴雞蛋、大隗牛肉和荷葉餅等20多個食品類特色農產品,有金銀花、野菊花等品牌茶葉,還有根雕、玉雕、石雕等工藝品,受到了大批遊客的青睞,年累計售出特色旅遊產品9萬餘件,實現經濟收入近千萬元。同時,積極搶抓“互聯網+”發展機遇,建成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網點50個,帶動優質農產品線上銷售,有效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

經過全力打造、精心包裝,新密旅遊業煥發勃勃生機。先後舉辦尖山伏羲山杏花節、超化鎮九里山槐花節、袁莊鄉亂石坡油菜花節等節慶活動,以節帶動,這些景點變成了4A級遊覽區,實現了農民增收致富和生態效益雙贏的目的。這些遊覽區年吸引遊客達到150多萬人次,旅遊收入近6000萬元,解決了7000多人就業,幫助了1600餘戶實現旅遊脫貧。 (李紹光 嶽冰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