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乐视体育,无人缅怀

乐视体育,无人缅怀

时间会腐蚀掉一切,包括美好与不美好的事物。

仿佛一夜之间,乐视体育的任何新闻不再是朋友圈热衷讨论的话题。如果放在一年多之前,乐视体育B轮股东要求原股东回购股份的新闻一定会席卷社交网络。

几乎所有具有乐视体育标签的从业者都开始了新的人生。

如今,网络上已经难以见到前乐视体育CEO雷振剑的报道。有一条贾跃亭点赞雷振剑朋友圈的新闻还被404了。

刘建宏履新,成为了企鹅体育的总裁。四年前离开央视时,他也有机会投入腾讯的怀抱,阴差阳错,让他走过了一条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之路,领略了超越想象界限的风景。在乐视体育的核心高层中,于航弃船最早,现在的他作为当代明诚体育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在版权市场继续纵横捭阖。

历史终究成为过去,被时代洪流所吞没的只有乐视体育这个躯壳。这一刻,乐视体育,无人缅怀。

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

乐视体育,无人缅怀

乐视体育完成B轮融资之时,盛况空前,可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一袭华丽的袍背面,却爬完了虱子。

在当时公布的融资资料中,有这样一个条款:乐视体育将在3-5年内上市,如果不能在此期间成功上市,投资者有权要求乐视体育大股东回购股权,回购价格不低于年化收益率的8%。

彼时,资本市场对于乐视体育的B轮融资趋之若鹜,涌入了大批知名投资机构以及明星投资人。因未能挤上船而捶胸顿足者不乏其人。这一切,现在想来恍如隔世,其实只发生在短短的两年半之前。

当时,有媒体就披露,资本市场存在以乐视体育B轮融资为名目的基金在向散户出售,甚至有传言80亿融资中有三分之二是散户。

面对这样的质疑,时任乐视体育CEO雷振剑承认,基金市场确实存在散户化局势,但他们发现一起会取消一起。

之所以各路投资基金如此踊跃,乐视体育在融资过程中所做出的回购条款是一大诱因。如果乐视体育上市,投资人赚得盆满钵盈,即便是上不了市,投资人也可以当成一个理财产品。

即便在当时,资本市场上并没有多少人相信乐视体育能够如期上市。但这又何妨,有原股东托底,这是一桩旱涝保收的生意啊。

三年之约未满,一些投资机构已经等不及了。8月27日,乐视网发布“涉及仲裁事项的公告”,表示其近期收到了《仲裁申请书》,申请人为乐视体育2016年新增投资者之一的德清凯佼,后者请求原股东向申请人支付股权回购款,共计1.285亿元。

乐视网的回复是:本仲裁所述的对外担保事项未履行上市公司《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审议、签署程序,其法律效力存疑。对于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潜在承担担保、诉讼赔偿等或有责任、债务,上市公司将依法保留向相关责任人和非上市体系相关企业继续追索、起诉的权利。

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不过作为被追索方的原股东[乐视网、乐乐互动体育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鹏翼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却将矛头指向了相关责任人和非上市体系相关企业。

这里面的相关责任人和非上市体系相关企业不言自明。贾跃亭滞留美国不归,雷振剑已经成为前CEO,乐视体育这个公司也只剩下了一个躯壳。细究起来,恐怕也就只是一笔糊涂账了。

唱戏的是疯子,听戏的是傻子

乐视体育,无人缅怀

从本质上来说,乐视体育的崩塌与P2P的“爆雷”有太多相似之处。一旦资金链断裂,大厦倾塌成为一片瓦砾废墟。

当然,乐视体育资金链紧张,与贾跃亭的釜底抽薪有关。如今,这已经成为了人尽皆知的秘密,乐视体育财政大权始终在乐视控股手中,也就是说贾跃亭才是真正的话事人。

表面看起来,乐视体育是一搜驶向汪洋的巨舰,船上有船长、大副。但是,这艘船的遥控器在贾跃亭手里。它只不过是老贾实现自己融资目的的一个工具。

船长、大副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没有人会去否认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身不由己。很多时候,他们只能唯贾跃亭的命令是从。

贾跃亭以一种极端疯狂的模式,将乐视体育包装成了帝国大厦。其实,懂行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海市蜃楼。

即便在体育产业方兴未艾之时,大公司也没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上市是空中楼阁。

在版权价格居高不下,乐视体育找不到清晰盈利路径,还有那么多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趋之若鹜。这里面贾跃亭及乐视体育管理层玩了一招障眼法。当一个光芒万丈的创业者从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投资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丧失了基本的判断。

而且,“韭菜”们往往都盲目自信。在乐视体育的这个案例中,原股东是托底方,原始股东的实际所有人都是贾跃亭。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投资人会觉得万一赚不了大钱,就当买理财产品了。而且从众心理在相互影响。一些知名投资机构以及明星投资人纷纷掏出真金白银,或者表示会掏出真金白银,让散户们更是陷入了癫狂状态。利益的趋势,盲目乐观,以及从众,往往会让一大批散户成为了任人宰割的“韭菜”。

万万没想到,贾跃亭最终的归途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想象。至于这是不是他所能预想到的未来,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整个案例恰恰应了这么一句话:唱戏的是疯子,听戏的是傻子。大戏落幕,只剩一地鸡毛。

乐视体育的魅影

乐视体育,无人缅怀

没有人会去否认,乐视体育对于整个行业的积极影响。正是在乐视体育的推动下,版权价格水涨船高。这无疑带来了泡沫,但在挤掉泡沫之后,版权的地位还是有明显提升。在如今的体育产业中,版权相当于引擎,版权的繁荣带来了内容市场的热火朝天,从而推动了产业的升级。

至于乐视体育的一些玩法,足够超前和有想象力。无论是老牌内容平台,还是新入局的互联网巨头,在体育内容的玩法上并没有带来颠覆性革命,很多都是在乐视体育玩法基础上进行的升级创新。而且,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中,很多执牛耳者都来自乐视体育。

对于整个产业,乐视体育有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现在,它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无人缅怀就是最好的例证。

可在版权市场重新热闹起来之际,行业内有可能重现乐视体育的魅影。这并非危言耸听。

版权价格回归理性之后,吸引了一大批新入局者,优酷、爱奇艺都杀入了体育领域。如今,BAT这三大互联网巨头都瞄准了体育内容。最近几年,PP体育一直深耕足球版权,在体育内容市场也地位突出。别忘了,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视频也想在里面分一杯羹。

现在,各平台相互之间合纵连横,版权市场似乎由独播时代回到了分销模式。大家都不会拼命烧钱了,想走一条可持续之路。

可是,资本是嗜血的,他们容不得内容平台精耕细作。以爱奇艺体育为例,宣布成立第二天,就获得了来自DG资本、汇盈博润的5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而根据腾讯《一线》独家获得的消息,该轮融资尚未结束,华人文化产业集团也将出资3亿元,成为爱奇艺体育的A轮股东。

资本裹挟而至,战争随时可能拉响警报。下个赛季,PP体育将独享英超版权,中超版权归宿未定。腾讯与NBA的五年版权合约也即将迎来合同年。版权市场存在着太多的变数。

乐视体育的故事在版权市场上重演,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只是提醒小投资机构、投资人,不要前赴后继争当“韭菜”。

在“爆雷”发生时,每一个韭菜都值得同情。可除了他们自己,谁会真正关心他们的命运呢。雪崩的时候,没人关心每一片雪花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