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諸葛亮為什麼不佔領西藏?學者:無異於送人頭

有人問筆者:諸葛亮為什麼不佔領西藏?

嚇得筆者嗆了一口煙,竟還有這麼吊炸天的問題!

我趕緊查了下西藏的歷史地圖,沒錯就是下面這幅。

諸葛亮為什麼不佔領西藏?學者:無異於送人頭

好吧,我原諒提問者的好奇心。

因為從這幅圖來看,西藏確實就在益州的附近,很容易讓人產生這樣的聯想。

若據有西藏,命一上將(比如魏延)出奇兵,配合丞相北伐,如此便可一舉拿下隴右乃至於關中,豈不妙哉?

《隆中對》的戰略將變成:

西羌東憑巴顏喀拉,西據克什米爾,北連西域,南通身毒,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

若跨有羌、益,保其巖阻,西和大月氏,南撫孟加拉,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西羌傘兵空降長安,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中原,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計劃很美好,但是忽略了幾個現實問題:

一:地形因素

丞相的嬰兒車上不了世界屋脊

看下一幅圖,就知道丞相為何不進軍西藏了。

諸葛亮為什麼不佔領西藏?學者:無異於送人頭

蜀國的無當飛軍,雖然擅長山地作戰,然而翻越青藏高原這樣的壯舉數百年後的盛唐也無法做到,甚至到了人類文明空前繁盛的20世紀,進入西藏最佳的路線還是繞道印度。

對於諸葛亮和他的蜀國來說,征討孟獲已經是“深入不毛”,更別提征服世界屋脊了。

反過來,咋不問問西藏為何不征服蜀漢?

二:氣候因素

進藏,無異於送人頭

高原除了氣壓低,紫外線強,不適合生存外,發展還與全球的氣候有關係。

歷史上中原第一次與青藏高原互通往來時,是唐代和土蕃時期。

當時正處於中國歷史上第三個溫暖期,溫度升高,雨水充沛,增加的雲霧減少了紫外輻射,無論對於農耕還是遊牧,都是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但是即使這樣,強盛如唐,反覆與土蕃交鋒,但從未跨越日月山半步,因為日月山以東湟河河谷海拔2200餘米,以西為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

三國時代,處於寒冷期,想翻山越嶺進入西藏何其困難。

現在西嶺雪山有個著名的景點叫陰陽界。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

諸葛亮為什麼不佔領西藏?學者:無異於送人頭

因為那裡有個狹長的山脊,海拔3100多米,山脊西邊是青藏高原,東邊就是四川盆地。

一旦有東西邊的冷暖氣流交匯,就會產生雲霧。但由於山脊海拔太高,雲霧被山脊天然阻隔了。

諸葛亮為什麼不佔領西藏?學者:無異於送人頭

諸葛亮為什麼不佔領西藏?學者:無異於送人頭

諸葛亮為什麼不佔領西藏?學者:無異於送人頭

一邊雲霧繚繞,一邊晴空萬里的奇觀,這個山脊就好像陰陽兩界的分界一樣。故得陰陽界其名。

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的分界線上,這種天然隔斷高原與盆地的山脊比比皆是。

諸葛亮要想進入西藏,就必須跨越這些和天空齊高的山脊,比登天還難,無異於去送人頭;

再加上當時落後的科技和補給,一沒氧氣罐二沒“還魂草”,丞相表示他不去。

就算諸葛亮有如《三國演義》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呼風喚雨,進入西藏,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呢?

首先人力有限,丞相該派誰過去呢?

其次生產力有限,過去了怎麼開發西藏呢?

還有,在西藏發展什麼經濟呢?畜牧業還是地熱能?

西藏這種極端環境該訓練什麼士兵呢?高原猛士還是無極劍聖?

……

三:蠻荒之地

遠征萬里,水土不服

史書上沒有直接記錄為何諸葛亮不派遣兵將佔領西藏的記載,不過吳國倒是有類似的情況,基本上可以作為解釋了。

諸葛亮為什麼不佔領西藏?學者:無異於送人頭

公元230年,也就是孫權稱帝的第二年,這位大皇帝決定派遣偏軍去佔領今天的臺灣島和海南島:

(孫)權欲遣偏師取夷州及朱崖,皆以諮(陸)遜。《三國志 · 陸遜傳》

但是陸遜表達了反對態度,理由是:

遜上疏曰:"臣愚以為四海未定,當須民力,以濟時務。今兵興歷年,見眾損減。"

現在國家還沒有統一,應該把有限的民力兵力投入到當務之急。

萬里襲取,風波難測,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驅見眾,經涉不毛,欲益更損,欲利反害。

遠征萬里之外的蠻荒之地,兵民容易水土不服。

又珠崖絕險,民猶禽獸,得其民不足濟事,無其兵不足虧眾。

海南島的島民還沒有開化,像野獸一樣, 就算得到了這樣的人,也沒什麼益處。

綜合來看,無論是氣候、地勢還是水土都不支持諸葛亮進兵西藏。

欲成大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諸葛亮怎會同時與之相違背。

如果諸葛亮能佔領西藏,出師北伐,曹操九泉之下定會大笑:

我觀諸葛亮畢竟少謀,倘若在月球埋伏一支高達,待到天時有變,斜次裡殺出,我等豈不束手歸天!

對此,諸君有何高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