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覺得尼采最著名的一句話是什麼?

yukiye620


生命是一面鏡子,在鏡子中認識自己乃是頭等大事,哪怕我即將離開人世


老李240487085


《上帝死了,要重新評價一切》

這些天,關於尼釆的話題多了起來,尼釆無疑是偉大的哲學家,被人稱為“超人尼采”,他說了許多有哲理的話,讓人驚歎不已,還有不少人把他的話當作座右銘。



一、尼采說過的最有哲理的話有哪些?

1、上帝死了,要重新評價一切。

2、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3、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4、但凡不能殺死的,都會使你變得更強

大。



5、讚美使一些變得更謙遜,使另一部分人變得無禮。

6、平淡的生活,往往是最危險的。

7、男人骨子裡壞,女人骨子裡賤。

8、我們飛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的人眼裡面形象就越渺小。

當然,尼采說的哲理的話還有很多,不能一 一列舉。這裡面我最喜歡的還是“上帝死了,要重新評價一切”。



二,“上帝死了,要重新評價一切”。這句話尼采到底想表達什麼?

1、上帝是什麼?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特說過:“上帝是白天黑夜、冬季與夏季、戰爭與和平、滿足與慾望”。上帝其實就是具體本身,,既然上帝是具體本身,那怎麼會死呢?

2、尼釆認為基督教的道德是努力道德,是對生命說不,違反權力意志。他說人應該做超人,應該是主人道德,這句話像莎士比亞筆下的《雅典的泰門》,尼采借用一個狂人的口說出:“上帝死了”,是因為尼采認為,上帝死了,一切道德價值應當重新進行評估。



3、上帝是作為一種全知全能的存在,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一直是神秘的。尼采說上帝死了,可以認為是指上帝的神秘面紗被揭開,不再神秘了。尼采說:“上帝已死了,我教你們超人,”自己才會是“太陽”。

4、上帝死了,要重新評價一切,也可以代表是人類的精神終於可以從漫長的神權時代解放出來了。



5、尼采說,人類敬仰的上帝死了,也就是說,“作為上帝的人死了”。上帝是無形無始,無可定義,但人類擁有上帝豐富的品性,上帝的光輝和靈性不復存在了,宇宙作為上帝的傑作,己墮落成一具華麗的墳墓,這才是讓尼釆最為痛心的。

6、人類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後,人們逐漸認識到只有科學是不能消除人類的痛苦,沒有信仰和倫理的制約的科學,最終充當了害人的工具。維多利亞時代的科學夢已不復存在,人們已認清腳下的大地。尼釆說:“上帝死了”,但事實告訴我們,上帝今天仍然“活”著,並沒有死,而是有了更強大的生命力。



7、尼釆說上帝死了,是因為他認為目前基督教體制己無法滿足他對上帝的信仰,那麼他只有選擇另一種信仰方式,做一個叛教徒。

8、為什麼尼采說上帝死了,要重新評價一切。尼釆認為,很多人信仰上帝后,言行表現還是以往的樣子,是口是心非的偽君子,這不就是這樣的信徒謀殺了上帝,於是尼采喊出了上帝死了,他要起來革命推翻徒有虛表的上帝,讓人類得以解脫。



總之,尼釆說上帝死了,要重新評價一切,最後還要回到人類身上,尼釆認為:人是“懸掛在深淵之上的繩索”,是介於動物與超人之間的一條繩索。尼釆說“人是必須被凌駕的物種,人只是過渡的橋樑,而非目的”。從古至今,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尼釆告訴我們:“超人是世界的意義。”就是人類必須等待超人來救,等超人到來時,萬物才會被救贖,才會有意義。



D東哥


尼采在西方哲學史中的地位是關鍵的,尼采所提出的理論對西方的整個哲學體系具有極強的顛覆性。同時尼采的觀點對後世的存在主義哲學有著極大的啟發。讓後人對唯理派哲學重新反思,尼采也繼承了叔本華哲學體系中對理性主義的批判與抨擊。尼采的觀點不能用單純的哲學角度去解構和分析,尼采的酒神精神對藝術界及文學界的影響也至關重要。


尼采著作中《論道德的譜系》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尼采通過語言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所謂的現代的一些具有道德性的詞語,如:善良、高尚、無私等,同時尼采也分析了關於:愛情、友誼、家庭等一些中性詞。分析的手段基本是:這些詞語詞根的由來及其演變。通過對此書的閱讀我發現了幾個問題:


1、是什麼使這些詞語帶有所謂的道德性?


2、在理論上這些詞語是再普通不過的中性詞。為什麼這些詞讓人們產生好惡?


3、這些詞的詞根的產生往往晚於一些類似於武器、力量等直接有所指的詞彙。


要回答這些問題,尼采給出了一個看似偏激卻又合理的解釋,即:道德形成的本身是不道德的!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尼采指出在遠古時代,也就是在人類的嬰兒時代,不存在具有道德性的詞語。對於工具定義類的詞語是最早產生的,隨著人類的語言與意識的發展才開始慢慢有了所謂更抽象的詞彙,比如:健壯、有力、敏捷、迅速。直到這些所謂的抽象詞語出現之後,這些詞語也並沒有帶有任何的道德色彩。也只是單純對事物的形容與表達,即純粹的有所指。

那麼為什麼現代一提到“好”人們就會本能的與不自私、不功利、善良等一系列抽象的具有道德性的詞彙聯繫起來的呢?那麼這些具有道德性的詞彙是如何形成的呢?


尼采認為道德性的詞彙的形成與宗教密不可分(書中特指猶太人及後來的基督教),且這些具有道德性的詞彙在形成的過程中對人的意識是逐漸影響的,即疑問--接受--習慣-本能,尼采認為本能這個結果是不堪設想的,這些具有道德性的詞語最後的結果是讓人們忘記這些詞是如何來的,讓人遺忘了這些詞最初形成原因,尼采認為這有具有道德性的詞彙的產生是功利的,尼采甚至用陰謀論的觀點去解釋這些詞彙,尼采認為這些詞彙的發明和使用是弱者對強者陰險的報復。以下這一段出自《論道德的譜系》中的第一章開始部分,其中可以大致對尼采的對道德的分析進行一個簡單的瞭解,尼采認為最初好與不自私、不好與自私這類詞是沒有任何關聯的,尼采是很厭惡把道德本身與好與壞、善與惡綁定在一起的,但問題在於我們接受了這種形式,即我們已經本能的不去懷疑,所以,當一個人對你說:你是道德的!我們居然欣然接受,並把它當作讚美。尼采認為這是可怕的。

以下是文章開篇部分,我認為整段都很精彩!



《論道德的譜系》的完成是對尼采思想(回到起點,打破現有價值並重新評估一切價值)的有力支撐,從意識層面、歷史層面、語言學層面分析了道德的產生以及被曲解的過程。尼采把現代人對道德的曲解巧妙的嵌入在了兩大段的題目當中,即:


一、善與惡、好與壞

二、負罪、良心譴責及其它


尼采對道德的洞見極其深刻且透徹,對現代道德的曲解進行了致命的批判。當然此書中有很多精彩的論述,其文筆也是如詩般華麗。當然,這其中發人深省的話很多,我再截取幾句:


好的概念不是來源於那些得益於善行的人。


人們可以把語言的來源理解為統治者權威的表達。i


另:推薦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論道德的譜系》


大盜賊


在西方文化史上,有兩個傻子我是比較喜歡的,一個是尼采,一個是凡高。我幻想這兩個傻子能夠見上一面,我想他們的表演一定非常精彩,一定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西方那些傻子與中國的傻子是不一樣的,他們想過簡單的生活想要讓所有人都按他們想的方式生活,可是現實是人們覺得他們有病,於是他們心裡承受不了,然後就瘋了。

中國的瘋子是這樣的,他們想過物質和精神都很豐富的生活,有很多的僕人,有很多的丫喚,能把她們那啥,就像現實中的老爺們,可是他們總是考不上進士,過著窮酸的生活,受不了別人對他們的嘲笑,然後就瘋了。像《范進中舉》與《孔乙己》中的人物。

都說尼采是個傑出的詩人,看了他的詩作後,我覺得並沒什麼。那些流傳甚廣的詩句,都過於豔俗而平庸,甚至讓人覺得厭煩,看一遍就不想看了。倒是尼采的逸聞趣事和他的生活經歷對我來說具有巨大的魅力,細細的品讀一下他的人生閱歷就好像閱讀一首極其浪漫而美麗的詩作,讓人的內心充滿趣味與興趣,想要放大鏡似地再走入他生活的細節,感受他生命的純度。

凡高的畫倒是確實畫得不錯,畫作的質量與他的知名度相匹配,還有他那令人瞠目結舌的作為。當然了,凡高最令我佩服的還是他對待那事的態度,人嘛,基本需求而已,想那麼多幹嘛!在他出入妓院的那些日子裡,不知道他有多少次用過頭牌,囊中羞澀而又青筋爆突的時候,他可想到辦法解決問題?我相信人生的很多無奈折磨他脆弱的靈魂,就算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通過凡高,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又加深了一步。人類所面臨的困境,沒有人能幫他們解決,我們必須直面恐懼與黑暗。

我總覺得西方人比我們對人生對生命的理解深刻,那些藍眼睛高個子的,似乎好像真地經過了人文浪潮的洗禮,總是活得非常深刻,非常令人感動!而我們充滿了做作與膚淺,我們掩飾自己內心的尷尬躲避那個不堪入目的自己。我總是希望我能生活在一個科技更加發達的社會中,給人一個完全強健與發達的肉體,免除掉所有的尷尬與遺憾,奧里根!





騎驢去高考


西方基督文化浸淫長大的尼采,論述主人道的飛揚跋扈放蕩不羈傲 慢的主人道德,和懦弱卑微奴隸道德,足以震撼世界。

但尼采卻忽視了介於主子奴隸中間的狗奴才道德。



魯迅的《狂人日記》就是深受尼采影響寫出來的。

尼采:

上帝死了,因此什麼都可能發生。

在尼采看來,所謂上帝死了就意味著西方文明的基石基督教死了!因此,只有超人能拯救西方文明,重新估價一切。

魯迅:

幾千年的傳統禮教就兩個字:吃人!

在魯迅看來,傳統禮教扼殺人性和生機,使人變成無慾無愛無作為的行屍走肉,只有敢於蔑視傳統禮教的狂人才是真正的活人。

斯諾說魯迅是中國的伏爾泰,其實,魯迅更像中國的尼采。

如果一定要確定尼采最著名的一句話的話,那就是流傳最廣的出自尼采《查拉斯圖拉如是說》一書中的那句話:

你到女人那裡去嗎?請不要忘記帶上你的鞭子!

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對尼采這句話,進行了嘲諷:

大多數女人一定會讓尼采放下手中的鞭子,尼采自己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拒絕去女人那裡。

1900年,行走在意大利米蘭街道上的尼采突然發瘋,之後到死都未能痊癒。他精心雕琢的哲學著作《權力意志論》也成了未完成的半成品。在他死後,由他的外甥女將遺稿整理出版。

《權力意志論》中的許多思想,使希特勒產生了強烈共鳴!希特勒那部口述的《我的奮鬥》明顯地在模仿尼采的文筆,而且比尼采更瘋狂更歇斯底里。一般認為尼采是法西斯主義的思想先驅之一,是有充分根據的。


經濟相對論580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佛高萬丈。這裡的道不是老子的自然之道,是所謂的德之道,更準確的說是虛偽之道德,是妖道。它的核心是反人性反慾望因而反生命。魔是富人性的,是強烈人性的,是強烈生命的。因此,虛偽的道德根本不是魔的對手,最終要敗下陣來。但是魔的極端一一極端通向深淵,自取滅亡則不可避免。如果魔在極端處能夠稍作停留來一個跳躍,躍到一個更高更新的層面,那麼他就是不死的佛陀。據此,我認為,尼采是自由意志的超人,宣告上帝死了,固然可貴,但他的發瘋自殺,正是因為在自由意志上走到了極端,沒有一個跳躍,從兩極中二元中跳躍出來,必然以自殺尋求解脫,沒有東方佛陀的智慧,所以是悲劇性的。佛陀不會自殺,因為佛陀相信生命永恆,怎麼可能殺死生命,殺死的不過是短暫的肉體,可那有什麼必要呢?反正肉體遲早會死亡。我敬重佛高萬丈!


徐地本


我記得他曾經說過,中國的醫生都是好樣,在災難面前,永遠都是勇士,但災難過去以後,他們的地位就下降得非常迅速,中國人對醫生的看法就是,用著的時候是大爺,不用的時候是孫子,當疫情來的時候,中國醫生就真正當了次大爺,但大爺這個稱呼是用生命換來的,尼采希望中國人永遠都要尊重醫生,因為當國人生病的時候一定是醫生陪伴你在身,如果沒有一生的陪伴,就是閻王來陪伴,所以我認為尼采說的這些話比較精彩!


始終在旅行


尼采說:別把自己吹了太大,針一碰就爆。尼采又說,看什麼事物,都別站在山底和山頂看,那樣是不清楚的,山底看:山太高:你只能看到一半,山頂上你是也不清楚的,山頂上看,你也是一樣看不清的山腳下的,人應該站在半山腰看,那你上下都能看清了。


記史897


從半山看,世界最美。

上帝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