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的獎勵只是在“揠苗助長”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的獎勵只是在“揠苗助長”

一些父母認為,獎勵能幫助孩子積極進取。

但其實,有時你給的豐厚獎勵,只是在“揠苗助長”。

——虎媽


作者 | 咖啡

來源 | (洞見旗下賬號)


期末考結束了,孩子們緊張的學習生活暫告一段落。

但他們的成績也是家長最關心的話題。

網傳孩子考試後回家的敲門姿勢最能體現成績結果。

前兩天,一名三年級小男孩,拿著獎狀,踩著得意的步伐就回家了。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的獎勵只是在“揠苗助長”

爸爸剛一開門,一股“威風鼎鼎”的氣勢撲面而來,孩子連招呼都不打,非常帥氣地將獎狀往桌上一撂就走了。

網友都被這一幕笑岔了氣,紛紛調侃:孩子很硬氣,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

原來,爸爸曾跟他約定:如果考好了,會給他獎勵。

這次孩子考的不錯,全家人都爭相給孩子發錢,往少了說也得有1000元。

孩子考好了家長高興,給發獎勵,孩子也高興,這是皆大歡喜的事。

平常很多家長也愛用這種方式鼓勵孩子好好學習。

但也有不少家長對此提出疑義:如果獎勵真的管用,那所有孩子都可以通過金錢來達到考高分的目的了。

蒙臺梭利曾指出:獎賞在精神上是奴役別人所用的工具,它們只會誘使兒童勉強去做非自然的努力,這些行為只會妨礙孩子們的自然發展。

父母的初衷是為了鼓勵孩子好好學習,這沒有錯。

但從長遠來看,過度的獎勵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是不利的。

不管是學習還是其他能力的培養,獎勵要慎用,鼓勵孩子更要講究方式方法,否則弊就大於利。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的獎勵只是在“揠苗助長”

獎勵給孩子帶來錯誤的目標

幾家歡樂幾家愁,有考的好的孩子,就有考不好的娃。

這邊的小男孩卻哭哭唧唧,媽媽左勸右勸就是不為所動。

原來,這個孩子的獎勵是考雙百就能去趟三亞。

結果孩子語文考了100,數學卻考了99.5。

看著孩子難過,媽媽其實也很不落忍,但說過的話總不能不算數,只好勸孩子退而求其次,換個地方玩兒。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的獎勵只是在“揠苗助長”

可孩子就是沒能緩過這股勁兒,獨自沉浸在傷心太平洋裡不能自拔。

其實孩子考的分數並不低,只差0.5分,就跟媽媽約好的寒假三亞之旅失之交臂了,換誰誰不得拍大腿,難過呢?

媽媽雖然也不差錢,可為了履行諾言,以防獎勵失效,就是堅持不能去三亞。

其實,她沒想到的是,也許從此時此刻開始獎勵就已經失效了。

尹建莉老師曾說:在發展孩子各種良好品行習慣中,胡亂獎勵不會對孩子的飛翔產生助力,反而會成為掛在孩子翅膀上的石塊。

家長用獎勵來換取對孩子的期待,孩子會產生不良的動機,一旦達不到或不能獎勵會對所做的事產生厭惡。

曾經,有很多家長諮詢尹建莉老師:為什麼我的孩子小學很優秀,經常考九十多分或滿分,但到了中學卻不想學,也不會學了?

在仔細分析了家長的行為後,尹建莉老師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絕大部分都是父母不恰當的獎勵讓孩子產生了不良的動機引起的。

家長一味地獎勵不僅敗壞了孩子的學習胃口,不良的動機也束縛限制了孩子們的視野和能力,使他們發展的空間越來越狹窄。

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考出好的成績,很多家長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最常用的就是獎勵,但剛開始還有效果,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學習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應該是享受吸取知識後帶來快樂的一件事,不應該用獎勵的方式來混淆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真的很想要某樣東西,父母也想用獎勵的形式給他。

最好選擇在考試之後對孩子自然而然地提及,並用獎勵他在某方面進步的方式鼓勵他。

這樣既能避免孩子將學習分數和獎勵直接掛鉤,也能避開將學習和不好的體驗產生聯繫。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的獎勵只是在“揠苗助長”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的獎勵只是在“揠苗助長”

獎勵讓孩子產生錯誤的價值判斷

《少年說》裡有一位男孩站在勇氣臺上說:“我跟我媽媽是交易的關係”。

原來,為了鼓勵孩子幹活,媽媽常用獎勵的方式跟兒子交換,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幫忙帶弟弟,扔垃圾、洗碗、取快遞等。

沒想到,孩子內心卻非常牴觸,他說:

作為家裡的一員,我其實挺願意做這些的。

可媽媽動不動就獎勵我,這讓我覺得和媽媽的關係越來越遠。

媽媽聽了後,卻當場揭發兒子:

為了獎勵,你每天都搶著倒好幾次垃圾呢,得獎勵的時候不是很開心嗎?

孩子聽了竟啞口無言,臉漲得通紅。

緊接著,媽媽又跟兒子確認:那以後幹了活以後也不給你買新鞋了,好嗎?

孩子開始躊躇不決,低頭看了看腳下的鞋,衡量半天,支支吾吾改口:那……還是等價交換吧。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的獎勵只是在“揠苗助長”

面對男孩的“打臉”,全場都笑了。

其實男孩的內心是很矛盾的。一邊拿著獎勵,一邊對這種關係產生了懷疑。

儘管意識到不對,但好不容易鼓足勇氣,卻抵不過對獎勵的依賴,只好放棄,又和媽媽變回“交易”的關係。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德西效應”,曾給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啟迪,它指出:

當孩子還沒有形成自發的做事動機時,從外界給予一定的獎勵刺激,推動孩子的活動,是有效的。

但如果活動本身能讓孩子感興趣,就會適得其反。

一味地獎勵更會讓孩子把獎勵看成目的,轉移目標,更專注於獎賞物。

獎勵的正面作用只是一時的。

做家務本是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應該參與的事。

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家是個整體,能提升孩子的責任感和成就感,但很多家長卻用獎勵的形式削弱了孩子這種體驗感。

家長應該在不提供好處的情況下,用平常心看待,讓孩子自動自發地願意愛上某些義務。

而不是讓孩子做一件事的時候總想著回報,孩子才不會走進“獎勵”的誤區。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的獎勵只是在“揠苗助長”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的獎勵只是在“揠苗助長”

最好的獎勵是激發孩子的內在需求

前兩天,有一名女孩考試結束,爸爸帶她一起外出旅行。

在高鐵上,孩子認真地寫著作業。

孩子說:時間比較長,不學習有點浪費。

因為她覺得利用零碎時間學習很高效。

除了作業還帶了很多課外書打發時間。

這個行為是她自動自發的。

爸爸說:我平常總是鼓勵她要努力。成績不用是全班最好的,但不能是班裡最不努力的。

只要孩子努力我們就很高興了。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的獎勵只是在“揠苗助長”

不管孩子考得如何,爸爸都帶著女兒出去旅遊。

不管在學校還是在旅行的路上,孩子都能主動學習。

沒有好不容易爭取來的獎勵,沒有好言相勸的學習,這才是最好的教育狀態。不是嗎?

無獨有偶。

有一位媽媽被大家戲稱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

自打孩子放假後,每天都睡到自然醒。

而孩子們卻早早起床寫完作業,和爸爸一起做飯,一起打掃衛生,家務活幹得熱火朝天。

兒子還反過來責怪媽媽怎麼這麼“懶”。

如果不是有視頻有真相,說出來誰都不信。

好不容易放假不用送娃了,媽媽狠狠地睡懶覺,醒來後邊“曬”孩子幹活邊得意:過年大掃除人人都有份。

這是一種無聲的鼓勵。

而孩子表面“斥責”媽媽,語氣裡卻藏不住滿滿的自豪。

這也是成功的教育,不是嗎?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曾指出:尊重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是每個人內心最大的渴望。

父母和老師的表揚,同學們的欽佩,以及努力之後得到的成功和進步,都能讓孩子體會到內在精神的愉悅,這些不是簡單的物質獎勵可比的。

但很多父母總是好心辦壞事,用獎勵抹殺了孩子原本做這件事的興趣和意義。

孩子為了得到獎勵而努力,最後卻在患得患失中迷失方向,尋找錯誤的價值。

孩子成長最大的動力是自動自發的內在需求。

家長讓孩子喜歡做某事,應該建立在引發孩子內在認同做這件事上,而不是建立在受到外物刺激上。

生活中,要儘量降低獎勵對培養孩子能力的負面影響,用積極正面的語言鼓勵做事的過程,用正常的心態培養各項能力。

給予孩子純粹的愛,不打擾孩子的自我認知,不以獎勵之名綁架孩子的內在需求力。

如此,孩子才能以良好的狀態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