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比起姚明,孫楊到底輸在哪?

世界華人週刊


智商孫楊差姚明一檔到兩檔。孫楊智商90-110。從他無證駕駛,投訴反興奮劑官員,與教練鬧翻,肘擊巴西女運動員,砸瓶等行為上看,孫楊的智商不會高於普通人。

智商有多個方面表現,但通常主要是考究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

比如說孫楊無證駕駛。他的邏輯分析判斷依據是什麼?警察不可能每輛車都查,他抓不到我。結果發生車禍,他被警察發現無證駕駛。

這就是典型的智商不足,導致判斷力無法得出正確選擇。

什麼是正確的選擇?任何情況下,都不如把自己來之不易的名譽置於危險之中。哪怕概率再小。風險與收益完全不值得,為了過把車癮,無證駕駛,你說能有多少收益?

再說情商。人是社會中的人,人總是要與他人接觸,很少有人能脫離社會而單獨生存。姚明獨自在排華情緒嚴重的美國打出一片令人震驚的新天地,而孫楊年近三十,處理外部問題時還離不開媽媽的指引。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孫楊媽媽親自上陣處理本該兒子獨立面對的事情。

當然這屬於母子智商和情商都雙低的問題,不單單是情商低。你可以背後出謀劃策,但不可以站出來向大家證明,我兒子雖然成人,卻單獨處理不了這個問題。做為孫楊來講,你要清楚,這是你要面對的問題,不是你媽媽要面對的問題。

正常人遇到問題,都會有【兵棋推演】的邏輯設定,我怎麼走,對方怎麼走,不會說只考慮自己怎麼走。但我們看孫楊,他完全沒有這個概念。他甚至認為自己有對國際反興奮劑條例的釋法權,我認為它應該是什麼樣的它就是什麼樣的,我認為檢查官資質不足,那就是不足,並且全國人民都會支持我。

所以比較情商的話,孫楊根本無法與姚明比較,這不是差一檔兩檔的事,這已經是類別不同,物種不同,雞跟鷹比較什麼呢?


張四五六


同為運動員,面對質疑和攻擊,卻給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回應。
1、孫楊禁賽
昨天下午,孫楊被禁賽8年的新聞傳遍網絡。原因是孫楊未完整配合反興奮劑檢查,且無充足理由證明為何破壞檢測樣本。
眼看著奧運臨近,無數網友為他鳴不平。8年啊,跟退役有什麼差別!
這起判決,起源於2018年9月的事件。國際興奮劑檢查管理公司IDTM聲稱,在進行賽外反興奮劑檢查時,孫楊不怎麼配合。此後,在孫楊母親的要求下,一名保安用錘子打破了裝著血樣瓶的箱子。
孫楊的解釋則是,他全力配合了檢查,但發現檢查人員存在多項違規操作,對檢測人員的資質產生了懷疑。
關於事情的真相,迄今各執一詞、雲遮霧掩。
但讓大家深感共鳴的是,孫楊是一位極具個性的運動員,也正是這種個性誤了他。
比如在2019年7月,韓國光州舉行了游泳世錦賽男子200米自由泳決賽,孫楊成功衛冕了冠軍。
但在頒獎儀式上,獲得銅牌的英國選手斯科特,竟然效仿之前的霍頓拒絕和孫楊握手、合影。而孫楊硬氣回懟道:“You loser!I’m win!”(你就是個失敗者!我贏了你!)
斯科特的行為固然可笑,但孫楊的言辭也有不妥。這種行為,說好聽點叫耿直,說中性點叫張揚,說難聽點叫狂妄。國際游泳聯合會,對二人都發出了警告。
這讓我不禁想到了另一位頂級運動員,如果是他面對孫楊的情況,會怎樣處理呢?
他曾經遭遇的質疑攻擊,大概創下了華人之最。但他卻以超高的情商縱橫北美,最後成為了全民驕傲。
他,就是姚明。
2、談笑破陣
眾所周知,美國人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亞裔。當姚明在美國成為巨星後,許多媒體為他設下了圈套。
有一次,美國記者氣勢洶洶地問他:“為什麼中國有14億人,但是卻找不出5個籃球巨星?”
姚明舉重若輕地答道:“美國3億人,為什麼找不出1個兵乓球界的巨星呢?”一下子把對方說得啞口無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比姑蘇慕容的招式還溜!
而他最經典的一次交鋒,要數對中美文化差異的看法。這是一個很容易把人繞進去的話題,畢竟,誰能夠駁倒代表地球的美國文化呀?
但姚明卻從姓氏出發,為美國人上了一課:
“我的名字是姚明,在中國,所有的人都這麼稱呼我。但是在美國,正確的說法是明姚,因為姚才是我的姓。我的父親姓姚,叫姚志遠,不過我的母親不姓姚。
“在美國,如果兩個人結婚,妻子一般都要改用丈夫的姓。在中國很多年以前也這樣,但是現在不用改姓了,因為政府說了,男女平等,我母親的名字還是叫方鳳娣。”
這一番講話,簡直不亞於外交家的水平。最標榜平等的國家,女性卻沒有掌握自己姓氏的權利。
世界上總有那麼一撮人,喜歡挖掘別人的短處,來尋找優越感。但所有的優越,從來不是和他人相比,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不禁好奇,如果是孫楊面對這種不懷好意的採訪,會作何解答呢?
3、不卑不亢
對於姚明來說,圈套只需識破即可,更讓他勞神的則是別人的質疑和攻擊。
很多不懂籃球的人,以為姚明就是佔了身高的便宜,若非長得高根本不可能進NBA。有些人甚至認為,他的職業生涯完全仰仗於身高。
對此姚明解釋道:"我的身高放在那裡,我只是比較好地利用了這個工具,就像你有一臺奔四的電腦就不會再去用奔二的,我放著2米多的身高優勢不去用,那豈不是太無聊了,太浪費了。”
當他在2002年入選休斯頓火箭隊的時候,幾乎沒人看好他。著名的大嘴巴克利直接放言:“姚明就是個菜鳥!如果姚明能得到19分,他就在所有人面前親驢屁股!”
這種囂張言論,引發了美國的軒然大波,但姚明只是淡淡地說道:“那我每晚得18分就好了!”
結果沒過多久,姚明就通過刻苦訓練,9投9中拿下了20分。巴克利兌現諾言,真的在節目錄制時親吻了驢屁股。
大仇得報,姚明卻沒有乘勝追擊,只是笑著反問:“如果我得到40分,那是不是要給他找一頭大象!”
即使是面對羞辱過自己的敵人,姚明也能一笑了之。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假如孫楊能夠像姚明這樣寬容,斂起咄咄逼人的氣勢,對手們還會咬著他不放嗎?
4、化敵為友
在姚明的NBA生涯中,結識了許多摯友,其中有一位特別有意思,因為他曾經也公開攻擊過姚明。
當年大鯊魚奧尼爾和姚明首次對陣,媒體採訪他有什麼感受。奧尼爾直接說道:“姚明是誰?我不認識。”
但當比賽的時候,姚明帽了他7次,並且敢於直視他的眼睛。這讓他感到很震驚,但他依然公開表示不喜歡姚明,甚至說想讓姚明嚐嚐他手肘的厲害。
面對挑釁,姚明再次笑呵呵地施展太極推手:“奧尼爾的手肘看上去有很多肉,撞人應該不會太疼。”
與此同時,他還向奧尼爾送聖誕賀卡,結果感動了奧尼爾的媽媽。在母親的訓斥與教導下,奧尼爾竟然主動伸手,姚明的刻苦訓練更讓他深深歎服。
後來的兩人越來越好,當看到別人黑姚明時,他總是站出來怒懟,很多球迷因此稱奧尼爾為首席姚吹。
2016年姚明入選籃球名人堂,奧尼爾還親自為姚明穿上了橙色西服,並由衷地祝福道:
“好吧,姚,我想說的是恭喜你,恭喜中國,你絕對配得上這份榮譽。你是一個優秀的球員,你是這項運動的大使,是一位好朋友。Nihao,恭喜你兄弟。”
如今的兩人雖然都早已退役,但奧尼爾每次來中國,都會找姚明敘舊。從敵對到兄弟,姚明這親和力,簡直劉備附體。
《人性的弱點》中有句名言:“情商高的本質,是懂得真心實意地站在對方角度著想。”也許這正是姚明無往不勝的原因。
5、詼諧風趣
很長時間以來,姚明都是美國最愛的中國人。這麼受歡迎的背後,除了高超的球技外,也離不開人們津津樂道的姚氏幽默。
有一次,周杰倫想要和姚明一起打籃球,就詢問能不能參加。沒想到姚明頑皮地答道:“杰倫,有機會我能跟你一起唱歌嗎?”
有位記者曾經採訪姚明對妻子工作的評價,他的妻子葉莉是姚基金的理事長。姚明感慨道:
“我這個副理事長還想不想幹了?評價不好理事長就把我開掉了,不好評價。能有這麼一個賢內助幫助我,我是感激不盡的。”
既幽默地回應了記者,還暗戳戳地讚美了妻子,就問這樣的丈夫你羨不羨慕?
最好玩的一次是在2018年,姚明早已成為籃協主席。有次在新聞發佈會上,他正在講話時,突然聽到“坐下來”的大喊。
以姚明的體形,即使坐著也超過別人的身高。他問道:“是我嗎?”短短的三個字,逗笑全場。
但實際情況是,當時有個站立的記者,擋住了身後的同行,所以才有了那聲大喊。而姚明看似無意的舉動,巧妙地幫那位記者化解了尷尬。
錢仁康曾經說:“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靈性中間。他們會用幽默手腕解決一切困難問題,而把每一種事態安排得從容不迫,恰到好處。”
看到姚明,可知此言不虛。
6、不斷成長
2018年亞運會上,中國男籃戰勝韓國男籃。賽後韓國籃協主席方烈在與姚明握手時,頗不服氣地說:“你們的運氣真好!”
姚明則彬彬有禮地答道:“謝謝方教授,運氣一般留給做好準備的人。”這招四兩撥千斤,將謙遜和霸氣完美地融為一體,贏得了無數網友的點贊。
在一次採訪中,主持人又問起了當年巴克利用吻驢屁股來打賭的事。
姚明說道:“我看問題是這樣看的,這件事很多的中國媒體,包括球迷朋友在無數次的重複,但我認為這件事情過去就讓他過去了,沒有什麼。我不會拿著一個小學生的三好獎狀,到我40歲的時候還拿出來炫耀。如果到現在還拿這件來炫耀的話,只能說我現在什麼成就都沒有。”
原來,大塊頭的姚明,一刻也沒有停止成長,達到了我們只能仰望的境界。當我們還沉迷於過去時,他早已經走出來,並在另一個崗位上發起了總攻。
在2018年亞運會的決賽上,起初的中國隊表現得很一般,落後對方16分。但在半場休息時,姚明向對方喊道:“準備一雙新鞋,一副新肺,下半場我的人會跑死你。”
果不其然,中國的小夥們在下半場上演了驚天大逆轉,看燃了無數球迷。在時隔八年之後,中國隊在姚明的帶領下,再度站在了亞洲之巔。
能夠讓中國驕傲的人很少,因為我們人數太多了。只有足夠份量的英雄,才夠14億國民分享榮耀。而姚明,就是這樣的英雄。
7、國民偶像
還記得2019年游泳世錦賽的頒獎儀式嗎?亞軍霍頓因拒絕合影,孫楊怒懟道:“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必須尊重中國!”
總感覺這句話有些欠妥,孫楊確實在為國出征比賽,但真的能代表國家嗎?也許霍頓只是針對一個人,但突然間就面對了整個中國。
上一個這麼講的于丹,被北大學子轟下了臺。
而姚明,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他的解釋是:“中國這兩個字不是任何一個個體可以代表的,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我們應該發掘更多的閃光點去完成中國這個詞,而不僅靠某一個或者是某幾人個去說這就是中國,這太蒼白了。”
兩相對比,越發懷念那個屬於姚明的奔騰時代。
他們兩人,就像是治水的鯀和禹。面對洪水滔天,孫楊採用堵塞的方法,結果總是沙盡水洩。而姚明,卻是用疏導的方法,成功將桀驁的水流引導分散。
美國心理學家曾把情商分成四個方面:“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三是自我激勵;四是感知他人情緒的能力。”
姚明,每條都符合。談笑自若,不卑不亢,化敵為友,詼諧風趣,不斷成長,既保持自身風度,也維護國家形象。
8次入選全明星賽,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無數人把他印在T恤上,掀起風靡全球的“姚明熱”。他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種傳奇。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國民偶像。
▲姚明登《時代週刊》封面
而孫楊,不正是誤在了情緒上嗎?
情緒猶如籠中的猛虎,平常溫順馴服。但當你怒火中燒的時候,猛虎也不堪炙熱衝出了牢籠,跑到大街上露出了嗜血本性。
曾經看過一段話,深以為然:“相較於智商,情商更能決定你飛得高不高,走得遠不遠。”
高情商,不是為了別人的讚揚,而是人生長期的修行。
這場修行,關係到個人的幸福,影響到家人的快樂,牽涉著別人對你的認知。
而當你控制了自己的情緒,也就自然影響了周圍的情緒,久而久之改變了他人的情緒。
願所有人,都能夠潛心修行,就像姚明一樣,漸漸把自己修煉成理想中的人。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令狐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