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彼得林奇談選股:做好功課,業餘投資者亦能戰勝市場

彼得林奇談選股:做好功課,業餘投資者亦能戰勝市場

編者注:根據回測,PEG策略在過去13年間的回報接近150%,遠超恆生指數。

作者/華盛學院Jay

市場究竟是什麼?

當你在週末翻開財經雜誌,看到裡面談起某位投資大師“戰勝市場”時,你可能會對“戰勝市場“這個概念感到困惑,或者想當然地認為,“戰勝市場“就是在股票市場裡賺了很多錢,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實際上,“市場”指的是將一系列股票按照特定權重所編制的指數,該指數往往用來反映市場中一系列股票的整體漲跌情況。例如香港恆生指數,便是以在港交所掛牌交易的50家上市公司為成分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編制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反映的是香港主要藍籌股的價格波動。

彼得林奇談選股:做好功課,業餘投資者亦能戰勝市場

資料來源:HANG SENG INDEXES


在某些時候,投資人可以在虧錢的情況下仍聲稱自己“戰勝市場”,例如恆生指數在一年內大跌了40%,而你的賬戶卻只損失了30%,你依然可以向外炫耀自己的戰績“起碼跑贏市場”。

然而戰勝市場並不容易,特別是在一段非常漫長的時間內更是如此。據統計,在1969-2000年間,接近70%的職業基金經理業績未能戰勝被動管理的標普500指數。在某些支持有限市場理論的學院派實驗中,連讓蒙著眼睛的大猩猩扔飛鏢來選股的表現,也超過權益型基金的整體收益……

彼得林奇談選股:做好功課,業餘投資者亦能戰勝市場


彼得·林奇是誰?

儘管有效市場理論的支持者喜歡搬出他們的核彈(權益基金整體收益遠遜市場)來嘲諷基金經理們,但不得不承認市場中的確有反例存在,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連續13年戰勝市場的基金經理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根據統計,彼得林奇管理的麥哲倫基金在1977-1990年間的年複合收益率為28.9%,累計升幅達到27.1倍,而同期的道瓊斯指數僅僅上漲2.2倍。換言之,在1977年你將100萬美元交給麥哲倫基金,13年後你將得到2700萬美元,而你買道瓊斯指數的話則只有220萬美元。

彼得林奇談選股:做好功課,業餘投資者亦能戰勝市場


更加讓人唏噓的是,彼得·林奇在1990年登上巔峰時卻決意激流勇退。咔嗒一聲,他關上股票報價器,瀟灑地帶著在股市中賺到的鉅額財富迴歸生活,從此不再為公眾管理資產。儘管已經利劍入鞘,彼得·林奇並不吝嗇於分享自己在股市中投資經驗,並且撰寫了《戰勝華爾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等回憶性作品。

本文將分享彼得·林奇的PEG選股原則以及他對股市的部分思考,並與當前的港股市場相結合。

彼得·林奇的絕招——PEG

股票的估值手段非常豐富,其中包括最基本的市盈率(PE)、市淨率(PB)、市銷率(PS)等,然而這些估值手段是靜態的,難以反映一家企業的未來潛力。以市盈率舉例,騰訊控股(00700)當前的TTM市盈率大約為30倍,遠超恆生指數9.43倍的整體PE;但假如騰訊控股未來若干年內能夠營收淨利都翻兩倍,那市盈率將僅為7.5倍,就顯得很便宜了。

彼得林奇談選股:做好功課,業餘投資者亦能戰勝市場


此外,目前在專業性較強的估值研究中流行的是自由現金流折現估值法(DCF),通過兩段模型計算企業在生命週期中所創造的自由現金流的折現值。但該方法的侷限較多,僅適用於特定企業(例如確定性較高的消費、公用事業)。簡單地講,有點像你去算隔壁老王一輩子能賺多少錢,把這些錢的折現值算出來,就是老王目前的“內在價值”。然而問題在於,你很難預測老王會不會離婚然後娶富婆(商業併購),或者因交通意外失去勞動能力(政策變動)。

PEG,便是將企業成長屬性與當前估值相結合的一種手段,具體的處理方法是將市盈率除以淨利潤增長率,例如騰訊控股上半年淨利增幅約為25%,TTM市盈率為32倍,PEG=32/25=1.28。

按照彼得·林奇的理解,PEG大於1時則意味著企業的估值較其增長率有所高估,而小於1時則表示低估。需要注意的是,在計算淨利潤增長率時需要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真實收益

,因為當企業出售旗下資產增厚淨利潤時PEG會顯得過低,而某些非經常性的大筆開支亦會放大PEG。

PEG選股在港股市場的執行

方法靈不靈,回測一下便知。筆者將PEG指標在港股市場中的表現進行了回測,至少階段性證明該方法能夠跑贏指數,戰勝市場。

筆者的具體參數是購買PEG小於0.8的股票,調倉週期設置為1000天,最大持倉股票數為10只,回測的時間區間為2007-2019年。回測的結果是PEG策略在13年間的收益為149.72%,而恆生指數期間漲幅僅49.27%,PEG策略大幅跑贏恆生指數,期間年複合回報率為7.71%

彼得林奇談選股:做好功課,業餘投資者亦能戰勝市場


再看看期間所選擇的股票。在2011-2019區間中,選擇的股票PEG策略包含中國平安、友邦保險、匯豐控股、和記黃埔等漲幅翻倍的超級成長股。

彼得林奇談選股:做好功課,業餘投資者亦能戰勝市場


彼得林奇談選股:做好功課,業餘投資者亦能戰勝市場


儘管彼得·林奇的PEG指標在港股市場中大幅戰勝被動指數,但仍需要提醒的是,PEG僅是一種簡化的指標,考慮的是成長屬性和靜態估值之間的比率問題。彼得·林奇自己曾無數次表示,PEG是一種思維方式,並不存在萬能的選股指標

彼得·林奇的數項原則

彼得·林奇曾反覆強調,跟數學和物理不同,股票投資更像一門藝術。想要戰勝市場,只看一個指標是不夠的,需要了解一個更大的全局。在風雲變幻的股市中,林奇總結了數項原則,作為他多年心得的結晶。

原則一:瞭解你所持有的股票。買股票就像結婚,草率的代價是慘重的。彼得·林奇認為,股票的背後是一家有血有肉的企業,企業下面還有不同的分部和產品,分部和產品又涉及到行業和競爭對手……瞭解你所購買的企業,提前做好充足的功課,就像你買房時仔細勘查社區環境、下水道狀況和房屋結構一樣。

原則二:不要預測宏觀經濟。美聯儲上調或者下調利率,通貨膨脹的增加或減少、蘇聯解體或者全球溫度上升,這些都不是你賣出或者買入的理由。彼得·林奇認為沒有人能夠預測宏觀經濟的走向,嘗試通過判斷經濟未來的景氣度來交易股票是徒勞的。

原則三:花更多時間關注公司,而不是大盤。關注個股,而不是大盤的整體表現。投資者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去擔心目前大盤是否存在泡沫,有實力的企業股價即便在指數回落之際,仍能有效盈利,而有些股票,即便是在牛市,也有可能一敗塗地。

原則四:不要急躁,投資者應該有足夠多的時間對公司進行充分的研究。林奇認為給他帶來豐厚回報的股票都是在關注它們的第二年、第三年、甚至第四、第五年後才買入的。在股市賠錢會賠得很快、但是賺錢卻賺得很慢。

最後,投資者需要的是耐心。公司的成長一定會反映到股價上,也許不是就立刻反映,但最終最終,一定會反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