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大夫我是來看類風溼的,你為什麼給我開補鈣的?

上週我們科室來了一個47歲的女患者看類風溼,但是大夫給她開的是降鈣素和鈣片,還叮囑她回家要按時吃,先補鈣。

她很迷惑,就問醫生:“大夫,你為什麼給我開補鈣的啊,我又不缺鈣。”

醫生告訴她說:“你這是骨質疏鬆,需要及時補鈣,要不然很容易發生骨折,要比關節疼痛,更遭罪啊。”

她還是不明白,又問醫生:“我吃這個補鈣的,多久能緩解疼痛啊?”

醫生也看出了她的疑惑,就讓她先去做一下超聲波檢測骨密度,結果表明T-Score為-2.8屬於中度骨質疏鬆。

醫生又給患者解釋道:當人體骨質低於20%時,同樣能引起骨痛,您這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引起的骨質疏鬆,如果開治療類風溼的藥物,反而會累及肝腎代謝,加速骨質流失,所以要先以增加骨量為主,把鈣先補上來,降低骨折的風險。

大夫我是來看類風溼的,你為什麼給我開補鈣的?

其實對於患者來說,很多疾病是通過症狀表現來下定義的,但是就醫檢查後很可能會與自己當時的認為出入較大,因此很多互聯網醫生才會建議,及時就醫做全面檢查。

下面給大家談一談類風溼性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的問題。

什麼是類風溼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RA)是一種累積多系統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中年女性。主要表現為對稱性、慢性、進行性多關節炎,還可累及心、肺、血管、神經等結締組織豐富部位;其主要病理變化為關節滑膜慢性炎症(所謂的滑膜炎)、增生形成絨毛狀突起,侵犯關節軟骨、軟骨下骨、韌帶和肌腱等,造成關節軟骨、骨和關節囊破壞。

大夫我是來看類風溼的,你為什麼給我開補鈣的?

骨關節受損主要表現為骨侵蝕以及關節周圍和全身的骨質疏鬆,隨著病程的發展導致椎體骨折的危險增加。放射線上關節周圍的骨質疏鬆和侵蝕損害是RA的診斷重要標準之一。

有調查結果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骨質疏鬆是健康人的2倍之上,而且與骨質疏鬆相關的關節炎,最突出的就是類風溼性關節炎(RA)。

如何鑑別骨質疏鬆和類風溼性關節炎?

骨質疏鬆與類風溼性關節炎均可出現骨痛,活動受限,最終可造成關節畸形與骨萎縮。但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女性要多於男性,約2~3倍。它除累及多個關節外,還可侵犯全身各處的結締組織。早期疼痛表現多呈對稱性。反覆發作,最後造成關節畸形、強直與功能喪失。在X線片上 ,早期僅見軟組織梭形腫脹,隨著病情發展會出現關節間隙變窄、關節邊緣不規則及骨質內小囊狀破壞。

一般科室檢查結果為:病變活動期血沉增快,類風溼因子測定呈陽性。

類風溼性關節炎為什麼能引起骨質疏鬆?

醫學上認為RA引起的骨質疏鬆原因有多種,機體活動減少,骨膜炎、使用皮質激素、內分泌環境變化等是主要的危險因素。

(1)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會因為疼痛,關節功能障礙,導致關節活動減少,周圍肌肉受到的刺激減少,直接或間接引起骨質減少。

(2)關節周圍的骨膜等軟組織的腫脹,嚴重阻礙了血液運行,使關節出現供血障礙,導致骨營養不良,出現骨質疏鬆。

(3)類風溼性關節炎本身病變使患者長期疼痛,在治療期間大多患者服用一些激素,如強的松、地塞米松等若長期大量服用,久而久之就會使人體對鈣的吸收減少,尿鈣排洩量增加,導致骨礦代謝障礙而發生骨質疏鬆。

大夫我是來看類風溼的,你為什麼給我開補鈣的?

(4)隨著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情程度加重,使得患者戶外活動減少,一方面病人缺乏運動,另一方面缺乏日曬,也是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之一。

(5)類風溼性關節炎導致全身骨質疏鬆的最關鍵因素是免疫因素。免疫功能異常可引起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失衡,繼而發生骨質疏鬆。

最後,楊護士長在這提醒骨質疏鬆患者,護理需要注意以下4個方面:

1、多吃溫腎的食物

中醫認為:腎主藏精,精生髓,髓居骨中,骨賴髓以滋養。所以平時在生活中骨質疏鬆患者可以多吃些溫腎的食物,如:韭菜、淡菜、牡蠣、桑葚等。

2、適當的參加戶外運的

適合骨質疏鬆患者的運動有,慢走、游泳、太極等,適度運動有助於激活骨成型細胞,另外戶外活動中接觸日曬,還能促進體內維生素D合成,促進骨鈣沉積。

大夫我是來看類風溼的,你為什麼給我開補鈣的?


3、多吃些高鈣的食物

該鈣的食物是骨質疏鬆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重點選擇,如,牛奶、豆製品、蝦皮(低鹽蝦皮)、海魚、芝麻、綠葉蔬菜等。

4、定期複查和防滑

骨質疏鬆患者對骨密度的複查要固定在每年1-2次,同時在生活中要積極做好防滑、防摔的準備工作,降低意外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