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強生再陷“甲醛門”,給本土品牌提了醒

強生再陷“甲醛門”,給本土品牌提了醒

警惕“二惡烷”事件再起。

文|索力

一直以來,公眾對於“化妝品含致癌物”的新聞格外敏感。從二惡烷到滑石粉,強生屢次陷入致癌事件當中。如今同樣的劇情可能要在強生身上重演,而主角變成了甲醛。

近日,據央視財經報道,印度拉賈斯坦邦藥品監督機構,對強生的嬰兒洗髮水進行質量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強生嬰兒洗髮水中含有甲醛和石棉,而強生公司拒絕承認這一檢查結果。事實上,甲醛及多聚甲醛在我國是化妝品準用防腐劑,能夠釋放遊離甲醛的乙內酰脲也被作為防腐劑廣泛應用於化妝品當中。

儘管國家允許在化妝品中添加甲醛作為防腐劑,不少知名品牌也將乙內酰脲添加到護膚品當中。但消費者對於“致癌物”有著天然的排斥,本土品牌依然需要保持警惕,以免陷入輿論漩渦。

強生否認嬰兒洗髮水中含甲醛

據時尚商業網報道,幾個月前印度當局就對強生的嬰兒爽身粉展開調查,以確定其是否含有致癌物質石棉。不過印度政府檢測發現嬰兒爽身粉中不含石棉後,強生的印度工廠恢復生產。

3月5日,印度拉賈斯坦邦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的通知稱,從兩批強生嬰兒洗髮水中提取的樣品未能通過質量檢測,因為它們含有“有害成分”。隨後,強生公司收到監督機構的檢測結果,結果顯示這些樣品中發現了甲醛。甲醛主要被用於製造建築材料,也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

對此,強生的發言人向外界表示,“我們已經向印度當局證實,我們的洗髮水中不添加甲醛成分,強生的嬰兒洗髮水也不含有任何會釋放甲醛的成分。”此次被檢出含有甲醛的產品為強生“No More Tears”(無淚)嬰兒洗髮水。

目前,強生“無淚配方”嬰兒洗髮水在天貓、京東上均有銷售。

强生再陷“甲醛门”,给本土品牌提了醒

▍截自強生京東自營旗艦店產品頁面(2019年4月3日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中,強生中國備案的強生嬰兒洗髮露成分中沒有標註含有甲醛。

就此,強生中國在回覆青眼時表示,“強生公司目前在售的所有嬰幼兒產品均未添加甲醛或甲醛釋放型防腐劑成分。”

强生再陷“甲醛门”,给本土品牌提了醒

事實上,《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以下簡稱“化妝品規範”)已經將甲醛及多聚甲醛列為化妝品準用防腐劑,並標明瞭甲醛在化妝品當中的使用限制。

强生再陷“甲醛门”,给本土品牌提了醒

▍截自《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化妝品準用防腐劑目錄

化妝品規範規定,甲醛作為指甲硬化劑時,含量不得超過5%。甲醛作為防腐劑使用時,含量不得超過總量的0.2%(以遊離甲醛計)。考慮到人體可能吸入甲醛,化妝品規範還明確禁止在噴霧產品中使用甲醛。同時,所有含甲醛或可釋放甲醛物質的化妝品,當成品中甲醛濃度超過0.05%時必須標註含甲醛,並需要用油脂保護表皮。

相比甲醛及多聚甲醛,乙內酰脲在化妝品當中被使用得更為廣泛。後者主要通過釋放甲醛以製造出微生物難以生存的環境,藉此達到防腐效果。這種類型的防腐劑均是利用甲醛對蛋白質的影響來實現防腐功效。

現行的化妝品規範並沒有禁止甲醛類防腐劑的使用,不少品牌也在產品當中添加了甲醛類防腐劑。藥監局的備案信息查詢平臺顯示,包括大寶、旁氏、玉蘭油在內的不少品牌都在部分產品中添加甲醛類防腐劑。

强生再陷“甲醛门”,给本土品牌提了醒

▍大寶SOD蜜成分表含有DMDM乙內酰脲,截自藥監局(2019年4月3日截圖)

性價比高、效果顯著,但缺點也很明顯

對此,一位業內資深工程師向青眼表示,甲醛作為防腐劑來說性價比很高。“目前來說,國內不少企業都在用(甲醛類防腐劑),因為成本相對低,同時揮發出的遊離甲醛能夠在上層空間有效隔絕微生物。復配的效果也很好,優勢非常多。”

不過該工程師也表示,甲醛類防腐劑的劣勢也很明顯,遊離甲醛對於人體皮膚還是有一定刺激的,也會使配方當中的部分蛋白變性。“一些大型企業已經開始減少使用這種防腐劑了,駐留型化妝品也應當儘量避免使用這種防腐劑。”

實際上,對於使用甲醛類原料的爭議並不只在國內存在。2013年,美國化妝品原料評價委員會(CIR)就曾建議,需加熱的產品中不要使用甲醛,因為加熱會使甲醛以蒸氣的形式釋放出來,引起刺激症狀等。因此,在洗髮露產品中添加甲醛類物質被CIR認為是不安全的。

除了使用上的爭議,對於遊離甲醛的檢測也是一大難點。強生中國在回覆青眼相關提問時表示,強生方面鄭重反對印度政府機構提供的臨時檢測結果,其中提到樣品“含有害成分--甲醛鑑定為陽性”,“這一檢測結果是缺乏科學依據的”。“該機構沒有披露檢測方法、細節或任何定量結果。尤其是在現行適用標準中並沒有關於測試洗髮水中甲醛成分的規定或要求。”

與印度類似,我國此前對化妝品中微量甲醛含量的檢測也一直沒有相應的標準。

直到今年3月2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公告,將化妝品中游離甲醛的檢測方法等9項檢驗方法納入化妝品規範當中。

强生再陷“甲醛门”,给本土品牌提了醒

▍截自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告

此次將遊離甲醛的檢測納入化妝品規範當中,表明監管機構正在逐步重視化妝品中甲醛類原料的使用。不過對於公眾來說,甲醛依然是聞之色變的致癌物質,短期內還難以接受含有遊離甲醛的化妝品。

强生再陷“甲醛门”,给本土品牌提了醒

▍微博網友對強生嬰兒洗髮水疑似含甲醛的討論,截自微博(2019年4月3日截圖)

歷史重演,主角從二惡烷變成了甲醛?

儘管此次事件的主角是強生,但本土品牌也不得不提高警惕。

早在2009年,強生嬰兒沐浴露就被曝檢測出二惡烷,不過當時並未引發外界注意。隨後在2010年,霸王洗髮水同樣被檢測出二惡烷,霸王集團也陷入巨大危機。儘管事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通告,表示二惡烷含量不超過100ppm時,在毒理學上是可以接受的。但事件對於霸王集團的影響,至今都沒有消除。

而這一次,事件的關鍵詞依然是“強生”“致癌物”“洗髮水”。只不過致癌物從二惡烷變成了甲醛。由於在建築行業廣泛使用並被認定為致癌物,甲醛在消費者腦海中的“惡名”要遠遠高過二惡烷。

如上文所述,國內市場上不少日化品牌的產品中實際都含有甲醛類防腐劑,而國家藥監局也剛剛出臺遊離甲醛的檢測方法。顯然,一旦市場在“含甲醛化妝品”的導向上出現偏差,那些使用了甲醛類防腐劑的品牌都將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强生再陷“甲醛门”,给本土品牌提了醒

不一樣的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