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西媒揭開葡萄牙變身“經濟優等生”祕訣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4月1日刊載題為《葡萄牙經濟成就的背後是什麼?》的文章稱,葡萄牙經濟的良好表現令許多機構感到驚訝。葡萄牙幾乎消除了赤字,已開始減少其公共債務,經濟不平等現象為近年來最少,失業率降至2004年的水平。多重因素的結合使葡萄牙經濟在2011年獲得救助並在2012年和2013年經歷嚴重危機之後得到了穩步增長。此外葡萄牙還提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償還救助貸款,獲得該組織的讚揚,稱其經驗值得歐洲和世界學習。

報道稱,葡萄牙經濟成就的大部分功績應歸功於2015年上臺的社會黨人安東尼奧·科斯塔領導的政府。近日葡萄牙宣佈2018年政府財政赤字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5%,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葡萄牙首次實現了賬戶平衡。

報道介紹,葡萄牙財政部長馬里奧·森特諾強調科斯塔政府治理有方,自2015年上臺以來實行的嚴格政策幫助國家恢復了信心,同時履行各項協議,鞏固公共賬戶,穩定金融體系,推動投資,給葡萄牙人帶來收入和驕傲。

森特諾表示這些年來葡萄牙實現了“包容性增長”,“我們沒有削減退休金,沒有提高而是降低了稅收”。

報道認為,雖然森特諾所言不假,但是如果沒有困難年度的改革,沒有葡萄牙主要貿易伙伴經濟的強勁增長,沒有歐洲央行極度擴張的貨幣政策,或許今天葡萄牙就不能取得這些經濟成就。

報道稱,葡萄牙前總理佩德羅·帕索斯·科埃略在2011年至2015年發起的內部貶值(薪資和分配福利減少)或許對葡萄牙出口繁榮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此期間葡萄牙的單位勞動力成本逐年減少。這些嚴厲政策取得了成果,葡萄牙出口量急劇上升,出口在GDP中的佔比從2010年的29%上升至2018年的43.6%,幫助葡萄牙的商品和服務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市場份額。

此外,葡萄牙兩大貿易伙伴西班牙和德國的經濟強勁增長,也助推了葡萄牙出口的增長。在出口增長的同時,科斯塔政府還提高了養老金,並出臺其他措施推動內需。

報道稱,近年來葡萄牙旅遊收入也出現了驚人的增長。2018年入境旅客達到1280萬人次,遊客人數創下新紀錄,旅遊業在GDP中的佔比逐年增加。旅遊業和高端富有的外國人的到來也推動了葡萄牙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其中“黃金簽證”政策的出臺功不可沒。

毫無疑問,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也向葡萄牙提供了很多便利,歐洲央行的債券購買計劃大幅減少了葡萄牙用於支付利息的預算支出。此外,相對廉價的石油及其對葡萄牙貿易平衡和購買力的影響在刺激葡萄牙國內消費和實現外貿平衡方面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西媒揭开葡萄牙变身“经济优等生”秘诀

里斯本商業廣場和凱旋門是葡萄牙著名景點。(資料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