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那些月薪20000以上的80後90後都是做什麼工作的?

犇犇95385


90後,年薪30w,算下來月薪2w+,可以分享一下。

身處高新技術行業,算是上班一族,工作節奏相對自由,負責一個區域的市場,有績效考核、算業績但無提成,每年完成三千多萬的銷售額。那麼我的日常工作是什麼呢?

1、維繫客戶。跑客戶是每天必須的內容,有時是喝茶聊天,有時是推廣方案,有時是協調資源,這時做項目的必要環節。

2、拿項目。其實不是自己去拿項目,而是配合客戶拿,在各種招標網上看到的xx項目,我們是經常參與,需求解析、方案設計、投標配合等等。

3、市場管理。瞭解競爭對手情況、瞭解市場容量、瞭解行業變化,做整個市場的規劃、制定策略。

4、團隊管理。督促成員的學習、客情維繫、項目操作等,保證團隊目標一致,動作協同。

因為是負責一個區域,所以時間是可以自己把握的,定期向老闆彙報工作,但別以為這樣就是輕鬆的,我的工作節奏經常是除了睡覺以外都是工作狀態,客戶隨時隨地會找你,此外還有一些應酬之類的虛活,還有應對內部考核的一些文職工作。

看起來其實月薪2萬多不難,但你需要付出的也會更多,沒有一份工作是真正輕鬆的。

雖然看起來不錯,但我還是辭職了,為了擁有自己的事業。我覺得人生還是需要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ABC最運動


剛好旁邊有這樣的例子,就來回答一下吧。

一個是我的弟弟,89年年底的,算是80後90後交界點吧通信工程專業,某985研究生15年畢業去的HW,第一年去的時候,全部都算上,稅前大概一年到1.7W左右,現在是第三年,年終獎還沒談,但就算按去年的數字來算,平均月薪已經過了稅後2W


另外一個是我的表哥,88年初的,我比他小一個月左右,造價管理專業,某211研究生14年畢業,去年年底跳了一次槽,月薪是2W5左右,但是年終獎之類不太清楚,但純月薪也已經過了2W的標準

還有一些其他親戚,要麼是剛畢業就接近了這個數字,要麼是經過好多年的發展達到或超過了這個數字,總體來說,金融類,管理類,IT類有更高的可能性和更快的速度達到或超過2W的月薪,但是其他行業經過較長時間發展也有可能達到2W的月薪。


二十四字真言


我是24歲的時候開始拿到上萬的月薪的。基本26歲已經是2萬多的薪資了。

其實你要說真的工資就能拿20000萬多,你是要付出很多東西的,畢竟拿多少錢,做多少事,你能為一個公司帶來符合這份薪水的利益才能得到這麼多的工資。

所以我一個月能有兩萬多的收入其實不僅僅是靠工資而已。

大學我學的是酒店管理。學校強制性要求呢實習要去酒店,其實就是做服務員(輔導員能拿回扣,要求我們必須去)但我運氣還可以,分到個五星酒店,並且在前廳。而我想既來之則安之嘛。就好好幹,但我這個人腦子轉的快,就是父母說的小聰明,嘴甜嗎,會看顏色。所以實習兩個月,我認識很多人,這裡面有酒店的經理,服務員,渠道,還有來住店的一些有些頭面 的人。我帶人的時候喜歡說兩句,或者聽聽他們的談話,大概就能知道他們的性格和愛好。有意識的去認識人家,一般對你有點好感了,你以一個學生的身份說去加個微信都會同意的。

當時我的心態其實就是覺得加了這些人說不定以後有幫助,而且認識點牛逼的人,說出去也有面子嘛。所以我微信加了呢,就經常點贊,評論,能聊聊就聊聊。


畢業的時候,找工作,問了幾個“姐”,“老師”“前輩”。我順利就找到了滿意的工作。畢業做的是還是跟酒店管理相關的工作。


但做了一個一年多吧,我覺得我乾的那分工作有很大的侷限,這樣下去不行。當時看好互聯網這塊,蒐羅的大量的信息打算做運營,而我在這份工作裡面無意間認識了幾個互聯網行業的朋友,所以轉型也還算順利。轉型之後,我的工資更低了——3500.

但我實際收入更高了。因為我綜合了一下自己的人脈,建立了一個社群,用於供應商和酒店之間的對接,我從中會有獲利,而同時,晚上我還會熬夜寫公眾號什麼的。當時是覺得這樣進步快一點。但總的來說月收入也在七八千的樣子。


做了半年運營,我有所思考,覺得這種形式是可以和酒店結合起來的。但怎麼結合。格局太小。我不知道。但這個時候我月收入已經有兩萬了。運氣不錯,我用自己的攝影技術掙到了不菲的外快,另外還幫人設計logo。兼職很多,那半年我基本沒怎麼睡覺。因為我真的很缺錢。


但我果斷跳槽了。去了一家做OTA的。在這裡我有新的靈感,在哪裡我瘋狂的結交老師,自己也研究OTA,OYO之類的。


最後找了酒管行業大咖談了談我的想法,他們對我印象不錯,當然也是發現我方案的商機。他們投資了我的方案。

後來就很簡單了,我想現在,我的月薪不止20000。


猛姐說一句


我同學就是年薪20多萬,平均下來2W每個月,我說說他的工作吧。


他在魔都工作,畢業於一所985的高校,92年,學歷是研究生。畢業之後直接進了互聯網公司,做大數據分析。第一年年薪18萬,今年第二年漲到24萬了。


說實話,在上海,2萬的月薪真的不算高。特別是IT行業,一般技術過的去的都可以達到。但是這行業壓力也是真的很大,專業知識晦澀難懂,知識更新的又很快,這就需要自己不停的學習。經常熬夜,加上長時間面對電腦,加班又多,對身體的損害還是蠻大的。算是一門吃青春飯的職業吧。

好在他的工資待遇還算不錯。現實生活中,很多朋友羨慕程序員的高工資。其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個人覺的相對於專業技能,一些軟文化實力也很重要。360行,每行都有精英,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都是可以賺大錢的。

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的路很多,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終究會有出頭之日的。大家覺的呢?


三歲吖


我一個高中同學,大學的時候就開始做淘寶,畢業後直接創業了,現在店鋪開了好幾家,存款過百萬。在某二線城市購置了兩套房,一套自住,一套用於創業辦公。


算是同學裡比較有成就的人了,對於她來說,看的不是月薪,而是年薪,怎麼也將近百萬了。


還有一個大學同學,英語專業,大學過了英語八級,大三的時候就進了一家口語培訓機構做培訓師。去年,她回老家省會城市開辦了自己的兒童口語培訓工作室,小而美的那種,招生情況很不錯,幾乎爆滿。一年掙個幾十萬不成問題。


再就是我先生,創業之前在一家大型培訓機構做公考培訓師,工作強度比較大,忙起來,十天半個月連著上課,月收入平均在兩萬以上,算是高薪工作。


其實我身邊月收入在2萬以上的90後還有不少,就不一一舉例了。寫這個問答主要是想探討一下為什麼這些人能拿到這麼高的收入。


很多人說,掙錢很難,對於沒有一技之長的人來說,掙錢當然不容易,但當你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時候,掙錢的機會其實很多。


就拿上面我舉的這幾個真實的例子來說,雖然工作年限並不長,但他們能拿到這麼高的收入,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明確的職業方向

這幾個人都是我很熟悉的,一個是高中同桌,一個是大學同學,還有就是我先生,他們之所以在進入職場之後能這麼快速地成長,其實是因為他們很早就知道自己將來要幹什麼,至少在大學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和積累了。


比如,做口語培訓的同學,她大學裡非常努力地練習口語,大一大二暑假的時候,都是留在學校練口語,大三就直接去外面工作了,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其他人都在四處找工作,而她在一個四線城市已經月入過萬了。


做淘寶的那位同學,也是在大學時候就開始試水,甚至還參加過電商大賽。10年-12年正是淘寶電商飛速發展的時候,她也因此趕上了紅利期。所以,畢業三四年天,她就已經成了百萬富翁。


再就是我先生,雖然大學畢業後他在體制內待了兩年,但他一直的夢想就是教育創業,大二的時候,他就和同學辦過輔導班,而且辦得很成功。後來從體制出來之後,開始從公考培訓。每一步,其實都是在給未來的事業鋪路。


所以說,職業規劃越早開始做越好,至少一定要在大學的時候,就要認真思考今後要做什麼,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今後會往哪個方向發展?如果不清楚,那麼趕緊努力還來得及。


2. 努力上進,目標導向

雖說收入不能代表一切,但對於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在沒有背景和資源的情況下,能靠自己的能力獲得不錯的收入,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那麼一定是因為他的某些過人之處,比如努力上進,做事情有恆心等。


我家先生是一個很努力上進的人。


剛畢業的那兩年,因為平時工作不太忙,週末的時候,他還接了一些家教的活兒,雖然掙得錢不多,但是生活卻充實了不少。


而且因為他當時是面試第一進的單位,不少人向他請教公考面試的技巧,平時有時間,他還會給其他人提供一些指導。


他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典型的目標導向。認定了一件事情,他會努力想各種辦法去實現它,而且非常投入,絕對不是那種遇到困難就輕易放棄的那種。


還有我那位做淘寶的同學,讀書的時候就是一個準學霸,學習很努力刻苦,大四那年還考在備考南京大學的研究生,超級難考,但她進了複試,只不過可惜的是,複試被刷了。現在據說又在繼續奮戰南京大學的MBA。


真是和南大扛上了。不達目標誓不罷休了。


所以說,一個人能不能掙到錢,能成多大事,排除外在原因,更多的其實取決於他的內在,比如是否具備特定的品質和個性,是否努力上進,是否有堅定的目標感等。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如果覺得對你有用,可以點個贊或者關注我哦!


我是笑薇——一個從帝都回歸四線小城,靠讀書寫作月入過萬,實現自由生活的姑娘。

更多好書解讀,以及閱讀方法和技巧,請關注公眾號:笑薇讀書

回覆”提升“即可獲得50本個人成長電子書

我會陪伴你,一起蛻變成理想中的自己!


笑薇讀書


本人93年出生,在河北省會石家莊最貴的地界長安區,開一家集燒烤,餅卷,雞公煲一天的飯店,大學第二年就開始幹了,在這裡我要先感謝我老婆一下,剛開始創業特別艱辛,晚上我怕東西丟了,就睡在店裡,我媳婦兒也陪我睡在店了,那段歲月是我這一生都不能忘懷的,從第二年生意開始好轉,去年一年減去,人工,房租,最後淨整87萬,給我供肉的供貨商過年還送了我兩瓶五糧液,過年給店裡十三個員工一人發了五千塊錢的紅包,事業剛起步那種艱辛我這輩子也忘不了,明年我媳婦兒上班了,我準備把店賣了,我要去尋找新的方向,年輕就得這樣拼搏,失敗了,我也無所謂,還有就是去年年底自己買了人生中的第一輛車,別克君越,順便給各位老鐵說一下,居家用車真不適合買這款車,油耗很高,好啦,這就是我的故事


驕傲的少年團


雖然我是90後,但我並沒有月入過萬~

不能排斥的是80/90后里面有那麼一群真的很能幹的人,但是隻是少數部分人才能月入過萬。現在90的青年們已經成為了職場裡面的主力軍,00後的都開始叫我們90後的叔叔,阿姨了~

我知道的一個就是我們村裡有一個真的是月入過萬的,前幾天路過他們家,因為好奇門口停的是誰的寶馬,畢竟我們村子寶馬之前還真沒見過,後來知道他比我大個兩三歲,人家是做醫藥代表的~月入真的過萬

而且聽說以前還是挺內向的一個人,所以內向的人並不是不適合做銷售類的工作~而且可以比其他人做的還要好

最後我想說,月入過萬可以作為一我們奮鬥的目標,但是放平心態,做好自己能做的,再求改變


世界是豐盈的


月薪兩萬說實話,不很高,但也確實不低。

這類人群多屬於高技術研發行業的,程序員,高級銷售,諮詢顧問等。有一定的門檻,但這種大家眼裡的高薪其實也沒那麼容易的。

程序員加班是家常便飯,甚至要保持24小時隨時在線,一有問題馬上進入工作狀態。

銷售人員,國內普遍對於銷售人員的認識就是賣房子賣保險的,西裝革履,站在街邊發小廣告的。其實真正的銷售人員牛的一批,我14年在上海某電銷中心,上海的電銷一姐,一個月能拿到三四十萬的提成,她的客戶也都屬於高端客戶,質量高。


資源不平等,引來的是薪資不平等,但是人家也是從基層爬上去的,所以沒有那個行業或者哪份工作高薪不高薪的。關鍵的還是自己的核心能力。


我一朋友搞程序的,由於前期迷戀高薪,頻繁的跳槽,月薪也到2萬了,但是技能沒跟的上,後來那家公司倒閉了,找個工作都難的要死,高薪的工作人家看不上他,薪資稍微低一些的他不願意去。


工作,行業沒有高貴之分,就看你在這方面有沒有核心能力!


楊子翔


銷售和it行業的收入會高一些吧。

我身邊很多的朋友都是做銷售的,有些人看不起銷售,覺得銷售是基層工作人員。也有些人羨慕銷售,可以賺很多錢。而這些人其實並不瞭解銷售的辛苦付出。

他們都是通過了自己的努力,創造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月薪上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身邊的朋友多數是線下銷售,要在外面到處跑客戶。也有一部分是電銷。但是他們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目標,起早貪黑的找資料,一次又一次的跟客戶對接,被拒絕了也要微笑著面對,沒時間吃飯就忍一天,擠地鐵追公交是常有的事兒,總是很晚才回家休息。

沒有人知道銷售的心酸與苦楚。為了家人過的好一點,只能一個人拼命地忍受著孤獨,默默的前行著。

那些月入兩萬多的人,除了有能力之外,還需要有恆心和耐心,也要有必勝的決心!在這些人的世界裡沒有任何值得信賴的依靠,只能自己拼命努力!

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是因為他們選擇了相信自己,然後腳踏實地的走下去。不抱怨,也不懷疑。始終充滿希望,一路堅持到底。



V曉123


😂

92年的,月薪剛好20k整。。強答一下

工作一年多,帝都純正碼農,現在在一美帝國主義工廠打工。

說實話,在北京,2萬的月薪並不算特別高。特別是在IT行業,一般技術過的去的都能達到。

程序員是一個壓力比較大的行業。從業人員多,專業知識晦澀難懂。加上長時間對著電腦,加班又多,對身體的損傷還是挺大的。但是我依然感覺幸運當年選擇了這個專業,讓我在北京有立足之地。

現實生活中,也朋友感慨說羨慕我們程序員。其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個人覺的相對於專業技能,一些基礎能力更為重要。比如交際能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抗壓能力等等。每個行業都有精英,每個行業的優秀的人要賺大錢都是很容易的。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