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對孩子發脾氣是最壞的教育,聰明父母學會3句話很有用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犯錯,這些錯誤是幫助他們探索認識世界,糾正自己的行為,而這需要父母的引導,可很多時候家長會漸漸失去耐心,用打罵發脾氣來應對孩子的錯誤,意圖教會他們不要再犯。

對孩子發脾氣是最壞的教育,聰明父母學會3句話很有用

對孩子發脾氣是最差的教育

對孩子發脾氣可能是不經意的行為,可發脾氣以後孩子無法從根本意識到錯誤,還會被父母的壞情緒傷害,對成長沒有任何幫助。

1. 孩子只會逃避

孩子長期在吼叫的環境中,會產生一種“逃生機制”,因為知道父母發完脾氣事情就過去了,最後的結果是孩子永遠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會選擇逃避。

2. 給孩子負面影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每一步都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所以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應該有榜樣作用,如果一味地對孩子發脾氣,吼叫,孩子會變的膽小、羞怯,或是暴躁,易衝動的兩種極端。父母願意為孩子改變,收斂自己的脾氣,學著情緒管理,才能夠和孩子有效溝通,一起進步。

對孩子發脾氣是最壞的教育,聰明父母學會3句話很有用

發脾氣是放肆,教育需要剋制

學會控制情緒是每個人的必修課,父母也同樣如此,在忙於生活,忙於工作的疲憊時,也許不經意間那些負面的情緒也向孩子爆發了,可這樣的一時之氣在我們心中很快過去,對孩子卻是糟糕的影響,也許在發脾氣前,家長多想好這3句話,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1. 發生了什麼

家長在問自己發生了什麼時,就是在重新組織一邊事件,找到發脾氣的原因,也能夠讓自己的思緒整理清楚,冷靜下來。

2. 為什麼這麼做

當事情發生時,首先要心裡清楚發生事情的原因,家長通常沒有在整個過程都參與,無法瞭解事情的經過,可以通過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瞭解孩子這麼做的原因,也在這個過程中還原事情的經過,想好和孩子如何溝通。

3.怎麼解決

事情發生後,如何解決很關鍵,而最佳方法除了發脾氣以外,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對孩子來說接受度更高的呢?

當你能夠冷靜想好這3句話,去傾聽孩子的表達,在這個過程中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尋找對孩子溫柔且有力的解決方法,讓孩子能夠了解自己的錯誤,真正的改正自己,這才是為孩子的錯誤給出正確引導的方式。

對孩子發脾氣是最壞的教育,聰明父母學會3句話很有用

如果已經對孩子發脾氣了,學會挽回安撫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家長忽視對孩子發脾氣後的補救方法。

其實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做好每次的情緒管理,在對孩子發脾氣後,首先要正式自己的問題,及時和孩子溝通自己發脾氣的原因。

家長可以和孩子溝通,說明自己當時因為孩子的某個行為而沒控制好情緒,我們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麼,能夠對自己“失控的情緒”向孩子道歉。

這樣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想解決方法,保證下次不犯同樣錯誤,拉近彼此之間的親子關係。

學會控制情緒是每個人一生的課題,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無法做到盡善盡美,所以擁有一顆包容和接納,尊重和平等的心去和孩子交流溝通,孩子更能接受,未來也會更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