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車間建村頭 脫貧有盼頭——武宣縣建設“扶貧車間”觀察

衝布、上色、定型、加工成花……國慶節前,武宣縣東鄉鎮木棉村合意花廠的就業扶貧車間裡,幾十名務工村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正常上班,每個月可拿到2500-3500元的工資。做滿3個月以上,廠裡面還幫購買一份平安保險。”該廠老闆曾繁斌說,目前廠裡有工人96人,其中有13人是貧困戶。

政府扶持創建 培育帶富龍頭

“像合意花廠這樣的‘扶貧車間’,全縣已經建有19家,有手工加工、電子原件加工、種植業和特色養殖等,帶動就業人數1159人,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169人。”武宣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陸剛介紹,就業“扶貧車間”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簽訂勞務協議或承攬合同,在1年內累計工作不少於6個月、給付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不低於6000元勞動報酬的,按1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企業(個體工商戶)帶動就業獎補。

今年以來,該縣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帶動、農戶參與”思路,把就業扶貧車間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凝聚政府、市場、企業、群眾多方合力,引導勞動密集型企業“出城進村”,出臺就業扶貧車間建設工作方案,落實人力物力財力扶持、培育鄉鎮企業、合作社,在各鄉鎮、村屯創建“扶貧車間”,把貧困村資源潛力轉變成發展能力,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扶貧車間”,既解決企業工業用地用工矛盾,又讓貧困家庭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以工資收入帶動致富脫貧。

部門跟進服務 形成合力推進

“預備,嗶……”隨著哨聲一響,員工馬上以嫻熟動作操作起機器,其他人圍坐在一起,互相加油鼓勁。

這是該縣總工會近日在二塘鎮明強電子廠扶貧車間內組織開展勞動競賽的場景。“我們不但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還加入了工會,太好了。”來自光山村的覃澤鳳說。

據瞭解,開展“扶貧車間”建設工作後,該縣迅速形成以縣、鄉黨政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負責,人社、扶貧、財政、住建、經貿等部門各司其職,密切協作,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縣勞動就業部門跟進引導企業開辦培訓班,把生產車間和培訓講堂延伸到貧困村,提升貧困村民勞動技能。縣總工會主動跟進在企業建立工作組織,把貧困戶、農民工、分散就業人員等群眾組織到工會中來,通過開展農民工技能大賽和崗位練兵活動,弘揚勞動光榮的精神,激發貧困人員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

助力扶貧攻堅 脫貧看到希望

“之前不知道什麼時候怎樣才能脫貧,現在看到希望了。8月份,我領到了2500元工資。”合意花廠的殘疾人員工朱新科告訴記者。

朱新科來自東鄉鎮王年村委水口村,家裡有兩歲的小孩,老婆也是無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因為手腳殘疾,朱新科無法外出務工,之前僅靠政府的低保金生活。今年4月,經朋友介紹,朱新科到廠裡務工,平均每個月可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資。

“家裡田地比較少,不外出務工收入就難有增加,脫貧就沒有希望。但出去的話家裡的田地就沒人打理,老人也沒人照顧。”這個矛盾一直困擾著二塘鎮大琳村村民梁英傑。如今,她到鎮裡的明強電子廠“扶貧車間”上班,週末或假期的時候還可以幫忙做農活,實現了賺錢顧家兩不誤。

為改變貧困生活,梁英傑和丈夫前幾年到廣東一個電子廠打工,但除開租房和生活開支,每個月工資剩下不多。“去年回來後,我們租種了8畝甘蔗和5畝李果,現在在‘扶貧車間’務工,每個月都有2500元左右收入,預計今年底就可以脫貧了。”梁英傑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