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那些年考上西工大的你,是否开始怀念高考了?

伴随着六月的风,初夏的躁动,高考如约而至。注定不凡的六月,第一批00后坐进了高考考场,亲爱的校友,在这特殊的日子,你是否想到了曾经的青春时光?

那时的你,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厮杀,满怀着憧憬和希望走进西工大。你把最好的时光托付于此,那里有你曾经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有你踏在泥土上深深的脚印。

如今,我翻遍资料,小心拾起散落的少年心情。在一重重记忆的剪影中,构筑起曾经的那个你……

那些年考上西工大的你,是否开始怀念高考了?

那些年考上西工大的你,是否开始怀念高考了?

那些年考上西工大的你,是否开始怀念高考了?

那些年考上西工大的你,是否开始怀念高考了?

那些年考上西工大的你,是否开始怀念高考了?

那些年考上西工大的你,是否开始怀念高考了?

快来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这些知名校友当年的高考故事吧~

那些年考上西工大的你,是否开始怀念高考了?

唐长红

唐长红(1959.01.06- )飞行器设计专家。陕西省蓝田人。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机遇眷顾有心人

唐长红是1978年恢复高考时搭上改变命运的末班车的那一代人,是“科学的春天”之后破土萌芽的那一代人。

高考之前,唐长红在农村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段日子,白天锄地、修路、打土坯,晚上学习。“要干造飞机、造舰船、造原子弹的事”这一理想支撑着他始终没有放下书本。

命运的转机终于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而到来,唐长红以全省物理最高分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进入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学习飞机设计。

在学校,他与来自农村、工厂、部队的年龄差异很大的同学们一起,如海绵吸水般吸取科学知识,弥补“文革”留下的空白。当时用的大多是外文教材,唐长红由此窥见了中国航空技术与国外的巨大差距,也种下了“奋起直追、自主创新”的种子。

后来他成为了新型“飞豹”“歼轰7A”总设计师,大型运输机“运-20”总设计师;获中航工业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导人才称号,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获“航空报国特等金奖”。

那些年考上西工大的你,是否开始怀念高考了?

杨伟

1963年5月生于北京,籍贯四川资中。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我的大学

1978年,父亲将只上了一个月高中的杨伟喊出了课堂,激动地将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交给他:“儿子,你被大学录取了!”那一年,杨伟只有十五岁。由于色弱,杨伟填写的前六所大学都不能录取他,他只能在“枯燥”的数学与力学之间选择自己将要从事一生的职业。对于一个梦想成为飞行员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杨伟的第七个志愿是西北工业大学。当时,他并不知道空气动力学专业究竟要研究什么,然而,母亲的一席话激发了杨伟对这个专业的向往:“这可是钱学森、周培源的专业,你去学这个专业不得了呀!”在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这个专业汇聚了中国最顶级的师资力量。

大学期间,在杨伟和同学们眼中,谁理论“玩儿”得越深谁就越有水平。凭借着数学方面的天赋,他追求将数学公式写得非常“漂亮”,将计算算得更加精准,将力学与控制用复杂的数学公式进行表达。为了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每天早晨5点,杨伟就坐在教室里,一边嚼着饼干桶里隔夜的玉米面饼,一边“啃”着课程规定之外的《数学分析》。这时,他早已完成了规定的《高等数学》的学习。

毕业后,他长期从事飞机总体、飞行控制、空气动力学等专业领域的工作,是歼10B、歼20、“枭龙”战机总设计师。在航空高科技研究和国家重大型号研制工程实践中脱颖而出,是我国新一代歼击机电传飞控系统的组织者和开拓者。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2003年度公众关注的十位中国科技人物”、“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那些年考上西工大的你,是否开始怀念高考了?

李鸿

1967年10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中共党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骆驼草》载着她的理想放飞

时间回流到1984年,那一年,李鸿参加高考。她是贵阳六中里的拔尖学生,高考目标被老师和家长圈定在清华、北大。填报志愿时,李鸿自始至终就填了一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所有的老师都很震惊,李鸿说:“我要献身国防!”

因为那一年,军队院校在贵州没有招收女生的计划,以培养航空、航天、航海技术人才而闻名遐迩的西北工业大学,自然成了李鸿走“曲线救国”的最佳途径。那段时间家里人轮番来做李鸿的思想工作,因为她的高考成绩高出了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40分之多。

在清华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的天平上,谁都知道各自的祛码,母亲只好朝父亲发火,招回了远在大山沟里的父亲,希望威严的父亲使一把“杀手锏”,把“迷途”的女儿拉回到清华的轨道上。父女俩相视灯下,久久无言。“想好了?”父亲拧灭了燃烧的烟蒂问女儿。

“想好了!”李鸿很坚定。

“是一时的冲动,还是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远大理想,终生无悔!”

父亲一下子语塞了,怔怔地看着眼前的女儿,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说了。

二十多年前,父亲从广东顺德入伍,他转业可以回到原籍,命运却安排他进了深山沟里的军工厂。父亲的行动,正是女儿行为的感召力,如果一定要再追溯有什么其他动因的话,那是高考前李鸿和同学们一起看了一部反映女兵生活的电影《骆驼草》,那热烈的场面、动情的故事,深深植根于李鸿的心中:我要去戈壁滩,我要研发导弹,我要做一株骆驼草!

工作以来她先后完成了10多项国家重点型号武器装备的科研试验、设计定型和检验验证等重大任务,为我军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曾获 “全国三八红旗手”, 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那些年考上西工大的你,是否开始怀念高考了?

刘郑国

1964年生,河南汝州人,1986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05年硕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厅主任。

立志国防

从小就想从事国防事业是我一直的心愿,这是刘郑国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这句话诠释了他人生道路的所有选择。

“考大学的时候,我是想学电子专业的,因为在80年代初期,正是国内电子专业迅速发展的阶段,所以,在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报考的大都是国防电子专业,有幸被西北工业大学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鱼雷自导专业)录取”,刘郑国说。

经过四年的努力学习,1986年,刘郑国踏出了西北工业大学的校门,如愿地跨进了我国舰船武器装备的研究基地——中船重工第713研究所,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国防科技工业者。

他从技术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断成就自己的梦想,由他主持研制的多型舰炮及导弹发射装置一次次交付部队,得到部队首长的多次肯定。这也是对他立志从事国防科技事业的最好回报。

工作30多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国防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首批国防工业"511人才工程"高级管理人才,荣立国防科技工业一等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总装备部武器装备预先研究先进个人、突出贡献奖。

有些人,很长时间没联系了但感情依旧还在那儿。

有些事,经历了会怀念但不会想要重新再来一次。

高考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不参加高考的我们,依然会怀念那段为了梦想为了未来而忘我奋斗的经历……

——{ 今日话题 }——

关于高考,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事情?

审核:可方玲

转自西北工业大学校友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