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印象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曾经是我这个历史爱好者最喜欢的地方,之前也曾经专程去看过。这次再去,反倒对那声势浩大的古建筑失了感觉。只是在脑海中反复盘算着一个问题:王家大院究竟经历了什么,王家的后人又都去了哪里?

印象 王家大院

上次去的时候,我还没有开始练习书法,自然对王家大院里边的名人书迹有什么印象。这次再去,竟然发现翁方纲、刘墉等著名书家都曾给王家留下墨迹。至于其他尚书、侍郎之类的题字更是不胜枚举。由此足见王家当年声势之煊赫。

印象 王家大院

然这当年足有25万平米的王家大院如今只余四分之一,其他的部分早已廉价卖给了别人。而消息灵通的王氏族人也在日寇侵华之初便举家南迁,如今不知所踪。曾经风光无限的王家大院如今只是两个大型的堡院而已,当年的繁盛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印象 王家大院

王家的鼎盛自清康熙年始,至道光年衰,到1937年遁,其盛横亘整个有清一朝。王氏商而优则仕,前前后后共有101人为官,最高做到了正二品。故而王家才敢如此大兴土木,生生将自家宅院建成了“山西的紫禁城”。据说这规模宏大的建筑前前后后总共修了五十多年方告完工,足见其用心之细、花费之巨。然而一旦运数将近,这广厦千间也终将人去楼空。

追本溯源,王家的先祖是元朝末年一个叫王实的农民。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做豆腐、卖豆腐。王家后人为表示不数典忘祖,世世代代在祠堂中供奉着王实当年用过的豆腐担子。如此绵延下去,一直到了王实之后的第十四世,王家的生意才逐渐做大了起来。康熙年间,王家捐赠良马20余匹给平定吴三桂叛乱的康熙皇帝,自此进入政府的视野,因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逐渐把生意做向了全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印象 王家大院

山西人有了钱,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修宅子、修祠堂。王家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也便有了王家大院的肇始。他们深知祖宗不易,故而祭祀也必殷勤;也知发家全因官助,故而特别注意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他们希望彻底摆脱农民和商人的印记,从此世代为官。大院里很多处砖雕、石雕、木雕的主题就是在向子孙们言明为官的好处。

印象 王家大院

人云物极必反,王家自然也逃不出这一规律。在备极尊荣之后,终于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湮没在浩浩汤汤的历史洪流之中,思之令人不禁黯然神伤。

印象 王家大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个豪门巨族的盛与衰一如史上诸多朝代的兴替,有始亦必有终。只是不知那王家的后人,早晚忆起往昔的峥嵘岁月,会否有一丝酸楚在心头。好在王家当年是自己有先见之明,得到消息立即迁走。若是偌大家产被凭空褫夺,该又有多么失落呀。或许如今的王家的后人在先祖的庇佑之下依然活得很好,这些就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