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五一口號”與增強政黨協商實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秉承“五一口號”優良傳統,必須大力提升政黨協商水平,尤其要在增強政黨協商實效上下功夫,從而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大舞臺上更好發揮各民主黨派作用,讓多黨合作展現出勃勃生機。

“五一口號”對推進政黨協商有著重要價值與意義。“五一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充分說明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革命勝利的領導者,與其他民主黨派和各界人士平等協商、共同決策,創建了聚合各方力量、協商建國、共享政權的開國之路。在新時代背景下,推進政黨協商制度建設,就是要以共同的價值理念增進全社會的大團結大聯合,把各民主黨派的智慧和力量彙集到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上來,把“五一口號”所奠定的以協商民主為內涵的新型政黨關係推向更高水平。

70年來,不管形勢發生如何變化, 不管在發展道路上遇到多大艱難險阻, 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始終做到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立場不變, 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和同心同德的政治態度不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作為參政黨,一定要像前輩當時響應 “五一口號”那樣, 讓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意識內化為一種政治自覺。

當前,仍有制約政黨協商實效性若干因素存在。對此,筆者提出增強政黨協商實效的對策建議。

強化政黨協商價值認同。執政黨把政黨協商納入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的範疇,使政黨協商成為權力運行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各民主黨派也要深刻認識到,政黨協商不是形式化的政治宣傳,而是“五一口號”留給我們的寶貴政治財富,更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提升民主黨派政黨協商能力。一是增強政治把握能力。要學政治、學法律,如此才能知國情、明大勢、識大局;二是提高協商建言的專業化水平。專業化不是學術化,也不是專職化,而是強調用專業的知識、精神和方法研究特定政策問題;三是大力提升調查研究能力和反映社情民意能力。參政黨要儘可能全面掌握所協商問題的第一手資料,立足實際,通過系統研究和理性思考找出問題的實質所在;四是發揮民主黨派整體優勢。政黨協商的參與者一般是民主黨派組織的負責人,但其所提意見建議應是本黨派組織意志的集中與智慧的結晶。因此,在協商前,應在本黨派組織內進行充分討論,做到集思廣益,進而形成能代表本黨派組織的意見建議。

提升民主黨派參與政黨協商主動性。在實際運作中,政黨協商大多數情況下是民主黨派圍繞中共出的題目提建議,主動性不強。但在相關制度設計上,其實是為民主黨派自主參與政黨協商留了足夠空間,民主黨派可以主動發起協商甚至設置議程,尤其是可以充分運用書面協商(即通常所說的“直通車”)、調研協商和約談協商等形式拓展協商空間。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要傳承 “五一口號”精神,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民主人士肝膽相照、敢於擔當、敢於作為的優良傳統,以高度負責任的積極態度主動參與協商。

提升政黨協商制度化水平。進一步加大協商民主的平臺建設,拓展黨外代表人士有序參與的制度渠道,建立起廣泛、多層次參政黨協商制度體系。高質量協商的前提是知情,應在制度上保障民主黨派成員“知情明政”權利。健全包括民主黨派與政府部門對口聯繫在內的一系列工作聯繫制度。

強化民主黨派自身建設。建立和健全民主黨派內部工作機制,如民主生活機制、自我監督機制等;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在成員發展中把好入門關;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處理好專職和兼職的關係,使之更專業、更有效地履行參政黨職能。作為參政黨,要以中共為師,與時俱進,通過學習,提升本黨派成員綜合素質,不斷增進政治認同,確保協商的正確方向。

(作者單位:義烏市社會主義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