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大東區全力以赴做好醫療機構環境監管

基層戰疫 | 大東區全力以赴做好醫療機構環境監管

正值農曆新春佳節,疫情來勢洶洶,大東生態環境分局迅速行動,採取有效措施,從農曆正月初二起,主要領導帶班堅守在一線,扛起疫情防控的使命擔當,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基層戰疫 | 大東區全力以赴做好醫療機構環境監管

突出重點,對醫療機構實施動態滾動監管

為突出重點,大東分局建立了覆蓋全區180家醫療機構的微信群,發佈《瀋陽市大東生態環境分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監管工作的通知》等規範性文件。同時,由於處於春節期間,大部分醫療機構處於停診狀態,為此大東分局對區內醫療機構實施動態監管,在醫療機構開診前,通過微信群進行報備,大東分局對其醫療垃圾稱重設備是否到位、轉移聯單是否完備和汙水處理是否達標等情況逐一現場核查,達標後方可開診。目前區內開診醫療機構的家數從1月26日(大年初二)的21家已經增加到35家,分局採取滾動監管的方式將其全部納入到監管體系。

智能監控,對重點醫療機構實行全鏈條監管

大東分局在醫療廢物管理中積極推行信息化監管,實現對醫療廢物“產生、收集、暫存、轉移”全鏈條管理。目前這種管理模式已經在 第一人民醫院和第十人民醫院得到全面應用。該管理模式要求醫療廢物分類管理從病床邊開始,每輛護理車配備廢物分類袋,每天定時由專人利用搭載重量秤的醫療廢物一體車,掃碼識別收取醫療廢物。在整個過程中,廢物來源、重量、運輸路線、位置座標、經手責任人等信息,都由隨車智能化裝置記錄並上傳到監控系統,自動統計、分析、追蹤。現場檢查人員既能實現醫療廢物從臨床產生到轉交無害化處理過程的全程可追溯管理,也能夠有效避免醫廢與人接觸而造成感染的風險。

提高標準,強化醫療機構的全方位監管

為做好此次疫情的防控工作,大東分局提高對醫療機構汙水站的管理標準,督促各醫療機構完善汙水處理設施、細化醫療廢水加藥臺賬、改善汙水站的作業環境,對轄區內6家設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廢水進行定期採樣監測,確保醫院汙水不成為二次傳染源。根據市生態環境局在大東區市級醫療救治點(瀋陽市第十人民醫院)進行現場檢查的要求,大東分局進一步提高監管標準。雖然瀋陽市第十人民醫院汙水處理站運行正常,加藥記錄完備,但對於該醫院汙水處理站現場作業的環境衛生和物品擺放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在該醫院的積極配合下,克服春節期間工人和材料短缺等問題,僅用2天時間就完成了整改,汙水處理站煥然一新,為該醫院醫療廢水的高效處理打下堅實基礎。下一步,大東分局將第十人民醫院的整改標準在全區其他醫療機構進行推廣。

截至目前,大東分局累計出動執法車輛22臺次,執法人員62人次,檢查企業67家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