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大东区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机构环境监管

基层战疫 | 大东区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机构环境监管

正值农历新春佳节,疫情来势汹汹,大东生态环境分局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从农历正月初二起,主要领导带班坚守在一线,扛起疫情防控的使命担当,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基层战疫 | 大东区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机构环境监管

突出重点,对医疗机构实施动态滚动监管

为突出重点,大东分局建立了覆盖全区180家医疗机构的微信群,发布《沈阳市大东生态环境分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监管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同时,由于处于春节期间,大部分医疗机构处于停诊状态,为此大东分局对区内医疗机构实施动态监管,在医疗机构开诊前,通过微信群进行报备,大东分局对其医疗垃圾称重设备是否到位、转移联单是否完备和污水处理是否达标等情况逐一现场核查,达标后方可开诊。目前区内开诊医疗机构的家数从1月26日(大年初二)的21家已经增加到35家,分局采取滚动监管的方式将其全部纳入到监管体系。

智能监控,对重点医疗机构实行全链条监管

大东分局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积极推行信息化监管,实现对医疗废物“产生、收集、暂存、转移”全链条管理。目前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在 第一人民医院和第十人民医院得到全面应用。该管理模式要求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从病床边开始,每辆护理车配备废物分类袋,每天定时由专人利用搭载重量秤的医疗废物一体车,扫码识别收取医疗废物。在整个过程中,废物来源、重量、运输路线、位置坐标、经手责任人等信息,都由随车智能化装置记录并上传到监控系统,自动统计、分析、追踪。现场检查人员既能实现医疗废物从临床产生到转交无害化处理过程的全程可追溯管理,也能够有效避免医废与人接触而造成感染的风险。

提高标准,强化医疗机构的全方位监管

为做好此次疫情的防控工作,大东分局提高对医疗机构污水站的管理标准,督促各医疗机构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细化医疗废水加药台账、改善污水站的作业环境,对辖区内6家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废水进行定期采样监测,确保医院污水不成为二次传染源。根据市生态环境局在大东区市级医疗救治点(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进行现场检查的要求,大东分局进一步提高监管标准。虽然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运行正常,加药记录完备,但对于该医院污水处理站现场作业的环境卫生和物品摆放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在该医院的积极配合下,克服春节期间工人和材料短缺等问题,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整改,污水处理站焕然一新,为该医院医疗废水的高效处理打下坚实基础。下一步,大东分局将第十人民医院的整改标准在全区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推广。

截至目前,大东分局累计出动执法车辆22台次,执法人员62人次,检查企业67家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