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東南亞的服裝供應鏈被病毒疫情摧毀


東盟 | 東南亞的服裝供應鏈被病毒疫情摧毀

越南和東南亞其他地區的製衣廠嚴重依賴中國供應

優衣庫,Gap和耐克的庫存面臨壓力

冠狀病毒的爆發嚴重破壞了東南亞的服裝供應鏈,威脅了優衣庫,Gap和耐克等國際品牌的庫存。

一位熟悉日本時尚品牌供應結構的消息人士稱,優衣庫從越南供應商的發貨被推遲了大約兩週。這可能導致三月份的庫存短缺。優衣庫已經推遲了一些新產品線的推出。

東南亞供應商,不僅在越南,而且在柬埔寨和緬甸,對於全球時尚品牌都變得越來越重要。優衣庫公司披露的將近20%的核心縫紉工廠在越南,儘管中國仍佔越南的一半。

然而,這些服裝製造商仍然依賴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來生產原材料-例如,越南縫製產品所用材料的60%來自中國。中國的運輸和供應鏈中斷正在蔓延到東南亞。

越南當地媒體已經列舉了一些受材料供應短缺影響的工廠。 5月10日,GAP和Tommy Hilfiger等品牌的供應商從中國進口了50%的原材料,並且在滿足3月和4月的訂單方面面臨困難。為優衣庫和耐克生產的Saigon 3 Garment股份公司在3月份之前只能生產足夠的材料。

紡織生產比縫紉生產更耗費資本,即使品牌使生產基地多樣化,中國仍然在材料生產中占主導地位。

熟悉優衣庫的消息人士說:“越南雖然可以自己生產紡織品並可以維持一定的生產水平,但對像柬埔寨這樣更加依賴中國紡織品生產的國家的影響可能更大。”

他補充說,由於中國政府施加的人員流動限制導致人員短缺,中國海關的清關工作被推遲了。

柬埔寨的擔憂已經升溫。

柬埔寨服裝製造商協會秘書長Ken Loo告訴日經新聞,該國服裝行業的原材料有60%以上來自中國。他說,工廠停產或即將停產。

Loo解釋說,儘管中國有一半以上的原材料工廠已經恢復生產,但要使其恢復全速仍需要時間,但這只是一個障礙。

“有了中國政府的控制措施,很難(就貨物的運輸而言),而不是人員跨省(甚至有時跨鄉鎮)的人員流動。”

Loo補充說,替代採購不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勞工部發言人亨蘇爾(Heng Sour)上週告訴當地媒體《高棉時報》(Khmer Times),如果三月份沒有新供應,則將暫停200多家工廠的9萬名工人。

同時,優衣庫已經在其日本網站上宣佈:“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生產和物流出現了延誤。”該公司推遲了某些產品的發佈,其中包括本應於週五開始發售的優衣庫U夾克,用於春夏系列。現在已將其發佈推遲到三月初。

優衣庫(Uniqlo)老闆Fast Retailing的發言人說:“如果中國工廠重新開放會有其他延誤,則可能會產生進一步的影響。”他補充說,該公司正在“密切監視”這種情況。

與此同時,柬埔寨的一家制衣業內部人士預測,這種流行病的作用遠不止是造成暫時的短缺。

消息人士說:“隨著企業在關稅,EBA和減排的同時越來越關注供應鏈的效率,病毒的影響可能會影響企業未來的採購方式和貿易計劃。在國內完成紗線/織物/產品的整理將減少未來全球材料供應的風險。”

如果對東盟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東盟產經】:aseanc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