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冬天海釣黑頭為什麼白天不咬鉤,喜歡晚上咬鉤?

總想吃點什麼


海釣黑頭魚不受季節限制,即使是冬季也有很大收穫。黑頭魚,我地叫法又稱為黑鮶魚,因其色灰黑、體胖而得名。黑鮶魚屬鮋科,體延長,側扁,長約30釐米,灰黑色,具不規則的黑色斑紋,眼下有三條黑色斜紋。頭部棘和稜較低。眼間距較寬平。口大而斜,牙細小,棲息近海岩礁間,卵胎生。黑頭魚進食兇猛,但生性刁滑,適宜智取。筆者多年垂釣,摸索出三條智取辦法。一、找準魚窩,是智取黑頭魚的前提俗話說,獸有獸道,魚有魚窩。黑頭魚,因其膽小刁滑,它總是棲息於既可藏身又可獵食的隱蔽處。第一是棲息於岩礁區的縫隙中。1995年9月底,我到蓬萊市出差,看到蓬萊閣以東近海海面上,大批小船和汽筏上人們在垂釣,一打聽才知道此處海底有連片礁石,人們在爭釣黑頭魚。第二是躲藏在人工修建的碼頭、防波堤等石縫間。2002年秋天,我在萊州市三山島魚碼頭的防浪堤上,看到一老者在半小時內用手竿從石縫中釣出了十多條黑頭魚。第三是隱蔽在沉船和海底雜物中。近海凡是有藏身的地方,均有其蹤跡。這些地方即為黑頭魚的魚窩。找到了魚窩,就為釣取黑頭魚打下了基礎。二、配好釣具,是智取黑頭魚的條件智取黑頭魚的釣具並不特殊複雜,但必須有針對性。首先是根據黑頭魚的大小配備釣鉤。釣取100克以下的可用9~12號鉤,而鉤取100克以上的應用13~16號鉤,當然主線和腦線也要相應加粗一些。其次是岸釣和船釣要配備不同的釣具。岸釣要用3.6~4.5米的海竿,竿稍要硬一些,以方便提魚收線。主線一般用直徑0.35~0.4毫米,長度100米的即可。木輪和軸承輪皆可,原則是能裝好線且使用方便。鉛墜可根據釣點遠近和風力大小配備。釣點遠風力大重一些,一般要100克以上甚至150克以上。釣點近風力小要輕一點,一般100克以下直至30克左右。墜的形狀以偏平的為好。船釣黑頭魚,用竿不用竿皆可。用竿釣,竿身也不要太長,3.6米以下比較適宜。由於船釣是出海垂釣,可以找到理想的釣點,魚的個頭往往較大,有必要加粗釣線。一般主線不細於0.4毫米,腦線不細於0.3毫米,如果此海域黑頭魚較大,為防止腦線被魚咬斷,最好將腦線改為鋼絲線或加防咬裝置。如果船正好停在礁石的上方,可改為手把線垂釣。但要加粗釣線,防止受傷。鉤要用16號的,鉛墜100克為宜。由於釣取黑頭魚的釣點複雜,垂釣中往往丟失釣鉤,甚至丟失整個釣組,所以出釣以前要多準備一些,以免造成被動。再說一說釣餌。釣取黑頭魚的最佳餌料是管蛆和海蚯蚓,如果臨時買不著或者挖不到,也可以用小蝦(海水和淡水蝦都可以),越鮮活的越好。小一點的用剪刀把兩頭一去直接掛鉤就可,大一點的要去皮掛鉤,再大一點的可剪成兩段用。最好用細線纏繞一下,防止脫鉤。注意一點,釣取黑頭魚用餌要比釣取別的魚種用餌大一些,可用雙倍的數量掛鉤,以引起黑頭魚的注意。三、釣法對頭,是智取黑頭魚的關鍵黑頭魚棲息地地形複雜,往往是知道有魚卻釣不上魚來。筆者曾經歷過魚頻頻咬鉤,竿尖大幅下彎而拉不上魚卻頻頻丟失釣組的教訓。所以智取黑頭魚的關鍵:一是防止掛鉤,順利取魚。首先是拋竿要打得準。可以將釣組打在礁石區(魚窩)的前、後、左、右四個方位,當然,既要儘量靠近礁石,又不要打在礁石上。打在左右兩個方向的釣點,一旦魚上鉤,要立即向左右兩個斜方向收線,這樣可防止黑頭魚將釣組拖進礁石區,並將其及時拖離複雜地。打在礁石後方的釣組,一旦魚上鉤,要大幅度地挑線,將釣組和魚迅速拉至水面,一鼓作氣將其收回,不能使其半路沉底,以免丟失釣組。打在礁石前方的釣組,一旦魚上鉤也應快速收線,使其儘量脫離礁石區。有的礁石區或者海中雜物區的中間形成了一條較為平坦的不掛鉤的海底通道,通道已成為一條小小的海流,這是垂釣黑頭魚難得的理想區域。在此夾縫中垂釣黑頭魚往往收穫頗豐,當然其他魚也能釣獲。但在此垂釣需要有熟練準確的拋竿技術。如果通道內無任何障礙物,也可以不斷地收線逗魚上鉤。如果大片礁石區內黑裙魚很多,掛鉤厲害不好垂釣,可採用洞口挑釣法釣取黑頭魚。即用一支3.6米左右的硬梢海竿(便於挑釣),不用原來的釣組,只在主線末端用腦線系一重量適宜、形狀合適的石頭或者螺絲帽等,上隔20釐米系一鉤,最多系兩鉤(防止掛鉤),掛好魚餌。將這樣的鉤組拋到礁石中,投至黑頭魚的洞口,注意要及時緊好漁線,防止掛底。很短的時間內黑頭魚就會吞鉤,只要咬鉤,就要抓緊時間較大幅度地挑竿(用力要適度,力量過大會拉斷腦線,丟失“墜子”),將“釣組”拉出礁石,拉至水面,快速收線。這種洞口挑釣法效果特好,但由於是腦線系“墜”,為保魚往往要丟失不少“墜子”,所以要準備一批。最近,我用此法在萊州市海北嘴海中的礁石中一鼓作氣挑釣出26條黑頭魚和黃魚,代價是丟失了10塊海邊石頭。二是逗魚上鉤。逗魚上鉤分為船釣逗、手竿逗和海竿逗三種。船釣逗即乘船手把線垂釣逗魚。由於船下就是黑頭魚的魚窩,亂石雜物太多。為使魚兒上鉤,手提線上下抖動,提高魚的注意力。手竿逗即在碼頭等亂石區手竿垂釣,同樣使墜、餌剛接觸石頭,上下抖動招魚上鉤。海竿逗魚法即拋竿後,只要認準釣點處不掛鉤,要不停頓地提拉釣組,也可以向後收回一部分釣線,這等於另換一個釣點,釣組一動,幾隻鉤子帶著餌料在水中晃動,上魚率明顯提高。總之,找準魚窩,配好釣具,釣法正確,狡猾的黑頭魚也難逃過聰明的釣手。有此心有此條件的釣友不妨試一試,它肯定會給您帶來喜悅。


沈睿康Andy鯽魚殺手


黑頭晚上釣是最好的,因為我都是晚上釣岸邊石頭縫,白天很少能釣到,晚上好的時候一次三十多條,一般漲四分潮就可以釣了,十月到十二月我們北方晚上剛黑天的時候,十點以後到一點這段時間最好釣,沙蠶掛整根,去年每週兩次夜釣,經驗應該錯不了的。


太公望釣魚


不止是冬天。

我是強子,一個海釣的玩家。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夜晚是垂釣黑頭的最佳時間。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黑鮶的典型習性:喜暗怕光

黑鮶具有特化的視覺感官,當照度為0.1-0.01lx時它們便活躍起來。這類魚其視網膜具有很大的匯聚性,光敏感性極高。因而在非常低的照度下也能發揮作用。《黑鮶早期發育與攝食的初步觀察》

正是因為特化的視覺原因,黑頭喜暗怕光,白天的時候它往往潛伏在洞穴裡。

接下來我們來講清楚,為什麼夜晚是垂釣黑頭的最佳時候?

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第一:餓了一天,夜晚格外活躍

黑頭喜暗怕光,白天的時候他往往潛伏在洞穴裡,遊過洞穴的小魚小蝦。這種攻擊範圍和收穫是很有限的。因此在白天一整天黑頭都不是飽腹狀態。可以說它餓了一個白天。所以當夜幕降臨,光線適宜黑頭掠食的時候。它會瘋狂的來進食,格外活躍。因此非常適宜作釣。

第二:游出洞穴,上浮掠食

夜幕降臨,黑頭會游出洞穴,上浮來追擊獵物。這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夜晚浮釣黑頭會非常有效。

這是為什麼夜晚是垂釣黑頭最佳時機的兩個核心的原因。

我的《岸釣黑頭》系列第二篇就講這個話題“夜晚是岸釣最佳時機”。其實夜晚是個比較籠統的概念,具體什麼樣的時間段?時間點?是垂釣黑頭最好的時候呢?我在視頻裡都有講到。感興趣的可以去看。

這個系列更偏向於理論,觀看起來會比較枯燥。從黑頭的核心習性,垂釣黑頭最佳的時間,垂釣黑頭最高效的四種釣法等方面去詳細的給大家介紹。尤其它的核心習性及作釣原理。

但是強子的相信瞭解了這些理論和原理,我們作釣的時候能夠更加的靈活和快樂。


海釣的強子


黑頭的學名是黑鮶魚。一般生活在東海往北的黃海、渤海水域。這種魚肉質鮮嫩、潔白,脂肪少,軟硬適口,尤其適於清蒸和煲湯,實乃美味佳品。

其實黑珺不是什麼名貴魚,野生的不少,網箱養殖也多,市場賣的活魚基本都是養殖的,兩者味道相差不少。

釣這個魚,一般港口的防波堤、沿海岸邊礁石周圍比較多,尤其是礁石縫隙多的地方就是它們最佳的藏身之所,所以釣起來是有講究的。

釣友所問為什麼冬天釣它要晚上才好釣,其實,一年四季都是晚上好釣。這是由於黑鮶魚的生活習性所決定的,它是不折不扣的夜食性魚類。當夜幕降臨,那些小魚小蝦就會找障礙物多的礁石巖縫裡躲藏過夜,這個時候黑鮶魚就開始覓食了。

給大家分享一下我釣黑鮶魚的經驗:

1.用三米左右的玻璃鋼手竿,在竿尖綁單根子線,約5公分長,儘量別長多了,用3號伊勢尼鉤,餌料活蝦或紅蟲。

2.選擇退朝時,礁石逐漸露出水面,將帶餌的竿尖伸入礁石逗釣。這時候知道了吧,為什麼一定要是玻璃鋼釣竿,因為這種魚竿很軟,又耐磨,又便宜,是最佳選擇,而且短子線不存在掛底問題。用這個方法,那些喜歡在礁石縫隙捕食的黑珺魚和石九公沒有不咬鉤的。有幾年我在秦皇島那邊釣這個魚,基本上每次都可以釣到十幾條,基本上半斤左右一條,那段時間釣到魚就宵夜,喝啤酒把肚子都搞大不少。

好了,寫這麼些手也酸了,多謝釣友們閱讀。我是洞庭湖的麻雀~嶽哥,現在很少離開家鄉去海釣了,主要是在魚米之鄉~岳陽市洞庭湖區垂釣,說實話,湖庫野釣更是我的強項,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如果可以產生釣魚興趣上的共鳴,請給嶽哥一個大大的贊。謝謝!







洞庭湖的麻雀嶽哥


黑鮶又稱刺魚、小石斑,是我國北方沿海的主釣魚種之一,垂釣時間較長。屬性情兇猛的肉食性近海中下層岩礁魚類,小魚、蝦皆是它的口中美食,尤其喜食長條形活餌,如小黃魚、麵條魚(高梁葉子魚)、淡水泥鰍、小蝦、海蚯蚓、黃魚帶皮肉條、海腸以及擬餌等。

具有咬鉤兇猛、手感強烈的特點,極富刺激性。黑鮶喜歡在微流時覓食,表現為主動索餌;大流時藏於巖洞、海溝等避流處,當正好有誘餌在它面前遊動時才會咬鉤,索餌不積極,表現為被動索餌。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釣黑頭的季節 海釣黑頭技巧01.jpg

黑鮶性喜黑暗,夜間在釣組上加掛熒光珠垂釣效果更好;白天垂釣以晨昏最好。

1.釣魚季節

每年的四至六月、九至十二月為垂釣旺季,一至三月天氣寒冷、六至九月天氣炎熱時為淡季,但深海區、沉船區除外,一年四季均可施釣。旺季中尤其以九至十二月中的霜降至大雪前後為垂釣黑鮶的黃金季節,此時黑裙為積蓄越冬體能,成群聚集近岸岩礁地帶、防波堤及養殖區,不分潮水,白天黑夜瘋狂覓食。

2.垂釣地點

近岸岩礁地帶、防波堤岸碼頭、沉船、養殖筏區等。泥沙海底不可釣,但養殖區除外。

3.工具

船釣黑鮶的工具據我所知有兩種:手提線與船竿。

手提線是一種古老但非常實用的垂釣工具,至今北方沿海職業釣民基本還是使用這種工具,很多休閒釣友也選擇了它。

其好處一是經濟,一套釣具二十元以內即可搞定;二是手感強烈、直接,一個好的、有經驗的釣手從魚的索餌、抖動即可判斷出魚的大小、品種、線上有幾條魚,甚至魚索餌不積極時在水下碰餌、逗餌的細微動作都能敏銳的感覺到,要知道粗線、大墜、大鉤、大天平的手提線釣組比之其他釣組整體感覺遲鈍了許多,能作到這一點確非一日之功。手提線的缺點是長時間提線容易傷手。

船竿多為並繼(插節)式,同其他釣竿相比更適於船釣使用:竿體結實,竿身較短,利於搏大魚和狹小範圍內使用。與之相配套的還有不可或缺的繞線輪。俗語說:好竿不如好輪,其重要性可見一斑。船釣輪以橫向鼓式輪為最佳選擇,雖然其收線速度較慢,但拉力強勁,缺點是操作不當容易“炸線”。

紡車輪三千至四千型號的也是不錯的選擇。母線的選擇當以四號至六號編織線為最佳,此線拉力強勁,其五號線拉力在二十至三十公斤,足以對付北方近海大魚。並且其線徑只有零點三七毫米,水下阻力小,同等情況下可以配備更小的鉛墜直落海底,而不必擔心“放鷂子”。當然,選擇其他釣線也可,豐儉由人。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釣黑頭的季節 海釣黑頭技巧02.jpg

1)手提線釣組

零點八至一毫米單股膠絲線或等粗的二十合左右的多股聚乙烯線;四百至一千克鉛墜;臂長一米左右的不鏽鋼雙臂天平,可用雙層,甚至在三十米以上的深水區可用多層天平;二十至二十六號魚鉤。

2)船竿釣組

一米八至三米以內的船竿;繞線輪;一百克至五百克左右的鉛墜;單臂不鏽鋼小天平;十八至二十四號丸世魚鉤。

4.垂釣方法

船釣黑鮶的方法有定點釣、走線釣等。釣浮、釣底均可;但我最喜釣浮,因為這樣減少了掛鉤次數,提高了上魚頻率。這裡說的釣浮是指釣組離地,但是在深水大流區無法使用。我的船釣方法以走線釣為主,拋錨釣為輔;找魚釣為主,等魚上鉤為輔。

A.走線釣

走線釣顧名思義就是船在緩慢行進的過程中施釣,相對於定點釣而言這是一種主動釣魚法,由魚找餌變成餌找魚,在魚索餌慾望不強烈時、魚不集群時最為好用。因為釣餌在釣船行進過程當中如同一條活生生的小魚,仿生性好,會刺激黑鮶的索餌慾望,送到嘴邊的肥肉豈能讓它跑掉?

走線釣船上一般為兩人至三人,因為人多容易纏線,並且搖櫓手要付出更多的體力。這種釣魚方法源遠流長,是千百年來沿海漁民釣魚的最主要方法。這種釣法對搖櫓釣手的要求較高,要求其有充沛的體力、嫻熟的搖櫓技術、對釣點水下地貌、當地海流情況的有準確的掌握等。使用小馬力掛機船走線釣更好,省卻了搖櫓手繁重的體力勞動,可以專心致志垂釣。

具體方法為:隨著船行釣者手扯釣線或船竿一起一落,慢提快放。下落時每隔一段時間墜要觸底,並隨時感知水下地形,如果釣組總觸底就容易掛鉤、卡墜。當遇到落差較大、高低不平的礓碴地帶時,就隨時有上大魚的可能,釣船應來回多走幾遍。因為在平礓地帶、泥沙海底上黑魚的可能性不大。

這種方法在微流、平流、頂風順流時可用,順風順流(流大時)、頂風頂流、風力在六級以上時不可用。這是因為:

走線釣要求船速要慢,船速快了魚追不上釣餌,如何釣魚?

流大時不可頂流走線釣魚,道理很簡單:大流時黑魚落底,而釣組卻被放了鷂子衝到半空,想釣到黑魚基本沒有可能。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走線釣的鉛墜重量要幾倍於同等深度拋錨釣時的鉛墜重量,在近海走線船釣,我的手提線釣組鉛墜重量一般在三百克至五百克,船竿釣組鉛墜重量一般在一百五十克至二百克之間。由於海域不同,到底使用多重的鉛墜得靠自己實踐。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釣黑頭的季節 海釣黑頭技巧03.jpg

B.拋錨定點釣

我的定點釣是建立在走線釣的基礎上的,即在走線釣碰上魚群時才會使用,唯一的例外是在吃飯時、休息時也會偶爾使用。

碰到魚群拋錨很有學問,一般人輕易不能把錨拋準,拋錨時船的位置能不能正好泊在魚群的上方關鍵在於海流與風向的綜合因素。因為當船拋錨後,船的泊位只受這兩個因素的影響。當海流速度較大而風力較小時,就要重點考慮海流的方向,當風力較大而海流較小就要重點考慮風向因素,當兩者相當時要綜合考慮。將船頂風或頂流至魚群前方20——30米拋錨,如果有偏差就要迅速起錨重新拋錨,直至拋準為止。微風、微流時最難拋錨。能否拋準是船老大的真功夫,初學者很難一次拋準。

定點釣當水下有魚群活動並且魚索餌慾望強烈時手提線釣組非常好用,一線三魚、四魚也很正常,效率很高。但在有魚群但索餌慾望不強、或者沒有魚群時,其缺點就暴露出來:大線、大天平、大鉛墜的釣組不靈敏、隱蔽性不強,此時應該棄用。而應選擇船竿釣法,船竿釣線較細、反應靈敏、隱蔽性強,走線釣、拋錨釣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定點釣時如果海流不大我通常會再加上另一種釣法:浮釣法。工具用手提線、船竿皆可。手提線應選用零點五至零點六強力膠絲線。先在主線穿上太空豆固定浮漂(船竿主線使用棉線結、擋珠,因為太空豆阻船竿導眼,出線不順。),然後穿上大號塑料浮漂(七至十二號,好處是目標大、醒目,漁具店有售) ,後栓釣組,魚鉤為十七至二十二號,縛雙鉤即可,墜下一鉤,墜上五十公分左右單臂天平栓上鉤,墜重要略小於浮漂的浮力,魚餌用你習慣的黑魚餌即可,長條形的最好。試探水深,觸底後提起五十公分以上,固定太空豆(棉線結)、浮漂。因水深不同,哪個水層有魚就提到哪個水層,提起的高度自己掌握,靈活運用。

輕輕順風或順流拋出,放線令其隨風隨流遊動找魚,若停住不動即是掛底,可捎拖動一點再漂,以目視可見浮漂為止。有魚即黑漂,若還是無魚,拖回向其他方向拋出。

好處是:

1)不掛底;

2)是拋錨釣中的走線釣;

3)可以繼續使用手提線或船竿底釣,看漂、提線兩不誤;

4)隱蔽性好;

5)節省體力。當你走線勞累時,不妨拋錨一試。當船下無魚群時,這種釣法的優點就表現出來。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種釣法在20米以下的水域中非常好用,我屢試不爽,深水釣場我還未曾試過,但俗語說"黑魚黃魚吃流慢",微流、無流應該是好用的。這種方法對付黑裙綽綽有餘,在碼頭、防波堤岸釣同樣好用。

C.拋錨釣時的手法

1)船上只有一人時用一竿一線或兩副手提線,一副上魚後將一副線栓在船上不動,以其吸引魚群不走,用另一副線(竿)提魚並改變提魚手法:殺鉤上魚後慢提線一把或兩把,吸引其他魚咬另外的鉤,當手感加重後再提魚進艙,這樣一線兩魚至四魚以提高效率;

2)船上有兩人以上時,應保證有一副線(竿)不動,其他人下鉤後這副線(竿)再提魚進艙,目的同上、提魚手法同上。

黑魚吃活動餌,要不停的提動魚餌,此時的手法同走線釣一樣慢提快放,逗引黑裙咬鉤。因為同其他魚種相比較而言,黑魚遊速較慢,如果採用快提手法黑魚往往追不上鉤餌,或者是咬住半截魚餌而沒有咬鉤,結果可能是有魚汛卻釣不上魚來,豈不令人遺憾?

制約釣獲多少的因素有很多,以上提供的只是我的一些實踐經驗,請各位釣友指正。




小凱愛釣魚


筆者很高興能回答關於冬天海釣黑頭為什麼白天不咬鉤而晚上喜歡要鉤這個問題。黑頭學名叫黑鮶(jun)魚,是北方冷水海魚。主要分佈在渤海、黃海沿岸淺水海域。是大連、煙臺等地區釣友海釣的路亞對象魚。

對於釣友提出的為什麼黑頭喜歡晚上咬鉤,這是黑頭的習性決定的。不管是什麼季節,黑頭都是喜歡晚上覓食的。

1、黑頭喜歡晚上咬鉤的原因

黑鮶魚雖然長得比較粗糙,吃食兇猛,但是它很膽小。不喜歡在光線強烈的白天出來活動,喜歡躲在礁石縫隙、防波堤亂石堆裡,是典型的底層伏擊型魚類。漲潮的時候會游到岸邊淺水區覓食。因為黑鮶魚這種膽小的習性,決定了白天在岸邊是釣不到的。但傍晚和夜晚卻能釣到。

2、冬季能釣到黑頭的原因

黑鮶魚是常年可釣的魚種。冬季能釣到黑頭的原因有三點,一是黑頭的習性,二是黃海渤海的海況,三是黑頭越冬的需要。

一般情況下海魚都有隨季節遷移的習性,但黑頭比較懶,不做遠距離遊動,是典型的“坐地魚”。哪怕是冬季,它也會待在附近,黑頭耐寒能力強,能在渤海、黃海自然水域越冬。

渤海黃海的水體密度大,零下2度也不會結冰,渤海海域冬季一般水體溫度在4攝氏度,這時的黑頭是有活性的,只不過它去了深點的海域亂石礁石躲起來了,雖然不會到處遊動覓食,但對於到嘴邊的食物是不會放棄的。這也是冬季能釣到黑頭的原因。和淡水中的鯽魚特性非常像。

秋季尤其初冬是釣黑頭的旺季,因為這時的黑頭為了越冬儲備能量瘋狂的咬鉤。


3、冬天海釣黑頭採用路亞釣才能釣獲

黑頭喜歡活餌不喜歡吃死餌。因此用泥鰍活餌是可以釣獲的,但不適合冬季用手竿釣黑頭哦,因為冬季近岸的黑頭都跑深水區了。一般情況下釣黑頭多采用路亞釣法,不管是春夏季還是秋冬季都是一樣的,這也是黑頭的習性決定的,黑頭是伏擊高手,喜歡躲在石頭洞穴中伏擊獵物,對於不動的食物是沒有興趣的,因此釣黑頭必須要活餌,不能用死餌,而路亞沉底鉛頭鉤軟蟲或其他的擬餌模擬受傷的魚就能引起黑頭的攻擊,冬季也不例外。

關於冬天海釣黑頭的總結:

黑頭喜歡晝伏夜出覓食,因此白天黑頭不吃鉤,晚上的釣效才好。黑頭是在黃海渤海自然海魚越冬,不做遠距離遷移,冬季黑頭還是具有一定的活性,因此冬天也能釣到黑頭,尤其是初冬更好釣。黑頭是伏擊型底層魚類,喜歡攻擊活餌,因此適合用路亞方式釣獲。


圖釣客


黑鮶魚喜暗,所以夜間垂釣效果更好一點;冬季的話,白天垂釣以陰天,或者傍晚時分效果好一些,另外逗釣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實冬天對於大連來說,晝夜水溫的影響因數並不大,白天雖然氣溫高一點,但也僅僅是淺水、上層水溫度能稍微升高點。所以這個季節白天黑頭不咬鉤與水溫是沒有多大關係的。

總之,釣無定法,我們都需要不斷探索,能釣到魚適合自己就好!個人一點拙見,僅供參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鄂西山哥


釣烏頭的絕招就是魚多的時候多撒、勤撒魚餌,魚少的時候就少撒一些,在釣魚之前應該先打底窩,釣魚的過程中撒浮窩,夏秋高溫季節,涼爽的北風、西北風、西風是釣魚的最佳時機。

釣烏頭一般是用有倒刺的魚鉤,無倒刺的魚鉤在使用的時候非常容易跑魚,因為烏頭在上鉤之後會在水面上狂跳,普通的魚鉤是很容易從魚的嘴巴里面脫鉤的。

烏頭的釣法有很多種,常見的就是懸墜釣法,就是釣底時的調漂方法,因為烏頭魚的口位較特殊,上頜長於下頜,在咬鉤的時候是上頜首先撞線,如果魚漂調高釣低釣靈敏,這時候子線繃直,魚鉤還未入口浮標就有下頓的動作,這時候提竿不能刺中魚嘴,中鉤率比較低。

調漂的時候應該注意調釣應根據水深、魚情、吃口決定,吃口好的時候就釣的鈍一些,比如調0釣2,吃口差就調的不靈不鈍,比如調2釣2,一般帶餌調平水釣1~2目。

釣烏頭魚調漂是比較重要的,尤其是新手,因為烏頭魚咬鉤的訊號不夠明確,調漂不合適就很難釣到魚。





LQQ99999


黑頭魚,我地叫法又稱為黑鮶魚,因其色灰黑、體胖而得名。黑鮶魚屬鮋科,體延長,側扁,長約30釐米,灰黑色,具不規則的黑色斑紋,眼下有三條黑色斜紋。頭部棘和稜較低。眼間距較寬平。口大而斜,牙細小,棲息近海岩礁間,卵胎生。黑頭魚進食兇猛,但生性刁滑,適宜智取。筆者多年垂釣,俗話說,獸有獸道,魚有魚窩。黑頭魚,因其膽小刁滑,它總是棲息於既可藏身又可獵食的隱蔽處。第一是棲息於岩礁區的縫隙中。1995年9月底,我到蓬萊市出差,看到蓬萊閣以東近海海面上,大批小船和汽筏上人們在垂釣,一打聽才知道此處海底有連片礁石,人們在爭釣黑頭魚。第二是躲藏在人工修建的碼頭、防波堤等石縫間。2002年秋天,我在萊州市三山島魚碼頭的防浪堤上,看到一老者在半小時內用手竿從石縫中釣出了十多條黑頭魚。第三是隱蔽在沉船和海底雜物中。近海凡是有藏身的地方,均有其蹤跡。這些地方即為黑頭魚的魚窩。找到了魚窩,就為釣取黑頭魚打下了基礎。

黑頭魚棲息地地形複雜,往往是知道有魚卻釣不上魚來。筆者曾經歷過魚頻頻咬鉤,竿尖大幅下彎而拉不上魚卻頻頻丟失釣組的教訓。所以智取黑頭魚的關鍵:

一是防止掛鉤,順利取魚。首先是拋竿要打得準。可以將釣組打在礁石區(魚窩)的前、後、左、右四個方位,當然,既要儘量靠近礁石,又不要打在礁石上。打在左右兩個方向的釣點,一旦魚上鉤,要立即向左右兩個斜方向收線,這樣可防止黑頭魚將釣組拖進礁石區,並將其及時拖離複雜地。打在礁石後方的釣組,一旦魚上鉤,要大幅度地挑線,將釣組和魚迅速拉至水面,一鼓作氣將其收回,不能使其半路沉底,以免丟失釣組。打在礁石前方的釣組,一旦魚上鉤也應快速收線,使其儘量脫離礁石區。有的礁石區或者海中雜物區的中間形成了一條較為平坦的不掛鉤的海底通道,通道已成為一條小小的海流,這是垂釣黑頭魚難得的理想區域。在此夾縫中垂釣黑頭魚往往收穫頗豐,當然其他魚也能釣獲。但在此垂釣需要有熟練準確的拋竿技術。如果通道內無任何障礙物,也可以不斷地收線逗魚上鉤。如果大片礁石區內黑裙魚很多,掛鉤厲害不好垂釣,可採用洞口挑釣法釣取黑頭魚。即用一支3.6米左右的硬梢海竿(便於挑釣),不用原來的釣組,只在主線末端用腦線系一重量適宜、形狀合適的石頭或者螺絲帽等,上隔20釐米系一鉤,最多系兩鉤(防止掛鉤),掛好魚餌。將這樣的鉤組拋到礁石中,投至黑頭魚的洞口,注意要及時緊好漁線,防止掛底。很短的時間內黑頭魚就會吞鉤,只要咬鉤,就要抓緊時間較大幅度地挑竿


兩個大老粗


黑鮶又稱刺魚、小石斑,是我國北方沿海的主釣魚種之一,垂釣時間較長。屬性情兇猛的肉食性近海中下層岩礁魚類,小魚、蝦皆是它的口中美食,尤其喜食長條形活餌,如小黃魚、麵條魚(高梁葉子魚)、淡水泥鰍、小蝦、海蚯蚓、黃魚帶皮肉條、海腸以及擬餌等。

具有咬鉤兇猛、手感強烈的特點,極富刺激性。黑鮶喜歡在微流時覓食,表現為主動索餌;大流時藏於巖洞、海溝等避流處,當正好有誘餌在它面前遊動時才會咬鉤,索餌不積極,表現為被動索餌。

黑鮶性喜黑暗,夜間在釣組上加掛熒光珠垂釣效果更好;白天垂釣以晨昏最好。

1.釣魚季節

每年的四至六月、九至十二月為垂釣旺季,一至三月天氣寒冷、六至九月天氣炎熱時為淡季,但深海區、沉船區除外,一年四季均可施釣。旺季中尤其以九至十二月中的霜降至大雪前後為垂釣黑鮶的黃金季節,此時黑裙為積蓄越冬體能,成群聚集近岸岩礁地帶、防波堤及養殖區,不分潮水,白天黑夜瘋狂覓食。

2.垂釣地點

近岸岩礁地帶、防波堤岸碼頭、沉船、養殖筏區等。泥沙海底不可釣,但養殖區除外。

3.工具

船釣黑鮶的工具據我所知有兩種:手提線與船竿。

手提線是一種古老但非常實用的垂釣工具,至今北方沿海職業釣民基本還是使用這種工具,很多休閒釣友也選擇了它。

其好處一是經濟,一套釣具二十元以內即可搞定;二是手感強烈、直接,一個好的、有經驗的釣手從魚的索餌、抖動即可判斷出魚的大小、品種、線上有幾條魚,甚至魚索餌不積極時在水下碰餌、逗餌的細微動作都能敏銳的感覺到,要知道粗線、大墜、大鉤、大天平的手提線釣組比之其他釣組整體感覺遲鈍了許多,能作到這一點確非一日之功。手提線的缺點是長時間提線容易傷手。

船竿多為並繼(插節)式,同其他釣竿相比更適於船釣使用:竿體結實,竿身較短,利於搏大魚和狹小範圍內使用。與之相配套的還有不可或缺的繞線輪。俗語說:好竿不如好輪,其重要性可見一斑。船釣輪以橫向鼓式輪為最佳選擇,雖然其收線速度較慢,但拉力強勁,缺點是操作不當容易“炸線”。

紡車輪三千至四千型號的也是不錯的選擇。母線的選擇當以四號至六號編織線為最佳,此線拉力強勁,其五號線拉力在二十至三十公斤,足以對付北方近海大魚。並且其線徑只有零點三七毫米,水下阻力小,同等情況下可以配備更小的鉛墜直落海底,而不必擔心“放鷂子”。當然,選擇其他釣線也可,豐儉由人。

1)手提線釣組

零點八至一毫米單股膠絲線或等粗的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