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吃飯咬到舌頭是想吃肉了?注意,可能是要得這種病了

1

咬舌頭是想吃肉了?

老話常說:吃飯愛咬舌頭是想吃肉了。

吃饭咬到舌头是想吃肉了?注意,可能是要得这种病了

其實,吃飯的時候,偶爾咬到舌頭是正常現象,不過牙齒假如總是欺壓舌頭的話,就有必要去做個保健檢討了。

舌頭的運動是由神經系統控制的,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了,舌頭的運動都會受到影響。

那麼,咬舌頭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吃饭咬到舌头是想吃肉了?注意,可能是要得这种病了

舌頭在中醫上來說,是表達人體情況的主要器官之一,舌頭可以反映出五臟六腑的一些疾病的變化。咬舌頭分虛和實,虛比如說脾虛、腎虛。

一看舌苔,邊上有些齒痕舌體胖大,這種情況下容易咬舌頭;實比如說心火上亢、肝火上炎,也容易咬到舌頭,但這種情況下一定要結合人體的全身的狀態來進行辨證。

吃饭咬到舌头是想吃肉了?注意,可能是要得这种病了

吃飯時談話太多、飯菜過燙都能夠是咬舌頭的起因,消除這些因素,舌頭的運動是由神經系統控制的,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了,舌頭的運動都會受到影響。

吃饭咬到舌头是想吃肉了?注意,可能是要得这种病了

第一種情況,舌頭的運動出問題了;

第二種情況,舌頭和口腔出現感覺障礙,沒有感覺了;

第三種情況,咀嚼和舌頭的運動失調了。

常咬著舌頭可能出現的問題是中風。

吃饭咬到舌头是想吃肉了?注意,可能是要得这种病了

經常咬舌頭(一週之內能咬兩三次),很有可能是老年人經常出現的疾病(比如中風、再或者是大腦的腦出血或者頭部的腫瘤塊等老年人常見的疾病)的前兆,需要注意了:

1.要注意心理預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壓急劇升高,引發腦血管病。

2.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為宜。適當多食豆製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菸、酗酒等不良習慣。

3.應該逐步適應環境溫度。

大媽在這裡提醒各位兒女和老人自己:

中風由於前期症狀輕微,很容易被忽視,如果發現家裡的老人最近常咬舌頭,並伴有行走不穩、言語不清等,那就要趕緊就醫了!

吃饭咬到舌头是想吃肉了?注意,可能是要得这种病了

治中風小偏方:

1、槐花茶:槐花6克用開水泡,當茶飲。

2、蒜泥:大蒜2瓣,將蒜瓣去皮,搗爛如泥。塗於牙根部,用治中風不語。

3、蘿蔔湯:將洗淨的紅蘿蔔、白蘿蔔削皮後切成不規則的塊狀,把切好的蔬菜用適量的清水煮15分鐘左右,用網篩篩去蔬菜,只飲湯。

4、將舌頭伸出來再馬上縮回去,反覆20-30次,舌頭向左右來回擺動20-30次,在口中做5-8次順時針、逆時針攪拌,每天都進行練習,不僅可以有效防治舌麻和舌體不靈活,還可以促進心腦血液循環,緩解和治療腦供血不足患者的病情。

2

喝紅酒有益於心血管?

有文章稱:

適量飲酒者的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率與病死率較低,不但低於飲酒過量者,還低於完全不飲酒者。

吃饭咬到舌头是想吃肉了?注意,可能是要得这种病了

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喝葡萄酒有益心血管的緣由有許多說法,廣為流傳的一種是葡萄酒含有抗氧化劑。但實驗發現,想要達到有效濃度的抗氧化劑量,靠喝酒幾乎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想要達到疏通血管、抗氧化等療效,必須大量飲用葡萄酒,這樣一來,肝臟等器官遭受的巨大損害將更為嚴重。

所以大媽在這裡提醒各位老年朋友:飲酒需謹慎,健康價更高!

今天的闢謠都是跟老年朋友們的心腦血管息息相關,不知道您聽說過血管性痴呆嗎?這種病經常被誤解為阿爾茨海默病。

3

血管性痴呆究竟是何種疾病?

有哪些症狀?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阿爾茨海默病,但是你聽過血管性痴呆嗎?

老人突然出現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認知障礙等症狀容易被誤解為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其實這有可能是血管性痴呆,這種疾病與阿爾茨海默病非常相似。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腦血管疾病(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導致腦供血障礙而出現智能減退。常在50~60歲起病,約半數併發高血壓,多見於反覆“小中風”的患者,隨著每次“小中風”發作,病情逐漸加重。

智力減退呈階梯式發展,最後出現痴呆。梗死灶越多,出現痴呆的機會越多。

因中風部位的不同,智力減退表現也不同。有些患者僅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有些對數字變得不敏感、不會計算;有些患者對事情理解能力及分析判斷綜合能力出現一定程度的困難等。

血管性痴呆有哪些表現?

早期有類似神經衰弱的表現,如頭痛、頭昏、失眠、耳鳴、易疲勞、易激動等,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明顯的記憶力減退,特別是對近期發生的事情忘性大,計算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緒極不穩定,容易激動和傷感,往往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痛哭流涕、大發脾氣或欣喜忘形等。

到了晚期,病人連吃飯、大小便也不能自理,甚至連親朋好友都不認識。

如何區分血管性痴呆和阿爾茨海默病呢?二者很多相似症狀,比如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認知障礙等。血管性痴呆多見於反覆“小中風”的患者,根據血管阻塞的程度可能時輕時重,症狀也會時而好轉時而加重,比如時而清醒時而糊塗。

阿爾茨海默病起病隱匿,是一種進行性的疾病,認知功能逐漸退化,記憶力、學習能力、注意力和判斷力下降,個人衛生自理能力下降,社會性行為不恰當,人格發生改變。

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做好腦血管病二級預防,控制好危險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防止血管性痴呆的發生。另外,除了藥物干預外,老年人應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與子女生活在一起,不脫離家庭,不脫離社會。

平時戒菸、戒酒,限制動物性脂肪或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的攝入,多吃蔬菜及水果,適當吃含碘的食物,以減緩動脈硬化的發展,同時堅持體育運動和戶外活動,保持樂觀的情緒,控制血壓、血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