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我妈林秀莉是个龟毛症患者,多年前她住在厦门文塔,离文塔菜市场很近,那个菜市场虽然没有第八菜市场那么有名,倒也麻雀虽门可罗附近居民,她认识一些挑担子来卖水果的小贩。比方有个瘦到不能再瘦的半老太太,龙眼上市的时候,她会挑担子来卖龙眼,那几天林秀莉兴奋极了,因为这个女人卖的是软枝在地龙眼,本地土种,龙眼个头不大,汁肉两全,壳子也不硬。通常,水果店现在都卖泰国龙眼,个头大,肉厚但是不甜,枝子硬梗梗,它没有土种龙眼有“龙眼味”,在林秀莉看来。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所谓的“龙眼味”,无非是我们自小吃的、很熟悉的,但是又极其难以言传的那种味道,唯有你从记忆中将那个味道挖出来,然后陈设于前,对此有共同记忆的人,才能对个眼神,其他人,大概只能生生闷气。到了四五月份,枇杷上市的时节,整个菜市场的枇杷,又面临了林秀莉“现在的枇杷全无枇杷味”的批评,今年春季,她搬迁到北京和我同住,我们住处附近的菜市场就叫生活超市,在寸土寸金的朝阳门,也只能开到地下室去了,我馋枇杷,买了一斤尝尝,她吃也不吃,自己偷偷打开淘宝去寻找“土枇杷”。

今天一早,她喜气洋洋地告诉我,今天,海南海口的黑金刚莲雾和云南蒙自的“土枇杷”都要到了,黑金刚莲雾不久前买了一箱,很好吃,个头又大,水分又足,那箱没吃完,她已经又下了一单。而蒙自的枇杷,纯属赌一把,我过去常常在网上买蒙自的薄皮石榴,确实好吃,去了云南才知道蒙自的石榴还分甜口的和酸口的,当地人很爱吃酸石榴,尝过一口,实在无法接受,只能继续选择甜口石榴。午后,快递小哥门铃按得滴溜响,我们接下了枇杷和莲雾,我拆了枇杷的箱子一看,果然个头很小,有土种相,洗了一个尝一尝,果然,皮儿很薄,从枇杷的蒂处用指甲撕开,可以轻易地撕下一片片皮,肉质很细,很有枇杷味,里面的核又多又大,但是为了这层细致的肉、薄薄的皮,和熟悉到骨髓里的味道,倒也值了,林秀莉非常得意,觉得自己成功了。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入夏啖枇杷

我的朋友宁远是四川攀枝花米易人,她一度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起帮米易果农卖米易西红柿的活动,我才发现了米易这个地方,原来米易也产枇杷,是大个儿的,我偷偷预定了一箱,等着来了品尝看看滋味。而福建现在菜市场卖的多数是莆田产的枇杷,也是个头大,林秀莉所认为的没有枇杷味的,虽然不一定以大小论英雄,但不少土种水果确实不是个头大为特征的,瘦瘦小小有滋味才对。

这次枇杷采购工作特别顺畅,弟妹吃了枇杷也认为很有枇杷味儿,她作为一个跟我差不多的芒果迷,对于我此前网购的广西梧州的小台农芒果也赞不绝口,小台农芒果来我家的路上,在运输过程中,据说,慢慢变黄了,像只黄色的、不肯罢休地索吻的、极其色情的舌头,与枇杷不同,撕芒果的皮,要从芒果的另一头开始撕,它们像是生来要与枇杷做对的,这头撕和那头撕,完全不是大自然的规律,论及芒果,又是很多很多的产地和品种,将来再说,世界上芒果的品种有一千多种,恐怕每年吃几十种都是吃不完的。

林秀莉是水瓶座,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听说网上有一种丑橘时下很红,立刻迷上了网购丑橘,过年前后,买过四川的,湖南的,云南的,各处的卖家都自称是正宗丑橘,到处都产丑橘,不知道哪里好吃,她索性都买来试一试。结果不同产地的丑橘,各有各的味道,有的偏向于橘子有的偏向于橙子,有的甜口有的略微酸口,想必是大家将当地的土产橘子,加上丑橘的名号,就卖起来了。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丑橘表皮皱巴巴,的确比一般橘子都“丑”

也有人喊丑橘“粑粑柑”,也有人说丑橘是丑橘,粑粑柑是粑粑柑,国内粑粑柑的名产地是四川蒲江,它有点像福建漳州芦柑的丑陋版,再丑的柑也有血统来路,它是日本静冈县果树试验场1979年用清见桔橙和F-2432椪柑杂交育成的最新品种。福建漳州的芦柑,也就是椪柑的一种,所以它的口感有点儿像芦柑。粑粑不是说的长得像大便的意思,是产地果农对它口感的日语昵称,“粑”就是软的意思,形容它入口柔软细腻多汁。关于丑橘的试验,不了了之,没个结果,丑橘过了季,林秀莉也转移了注意力,她开始琢磨别的。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五月接近尾声,暑天的火气也越来越明显,此时唯一让人值得期待的,就是各种酸甜可口的水果。

有时候土土的小个樱桃反而会甜过大个的车厘子。那种红里透黄的晶莹剔透的土樱桃,甜得透彻干脆。小时候家里厨房窗外便长了一棵樱桃树,茂密的枝桠都要伸进窗户里了。春天的时候,每天洗手都有雀跃的心情,要观察着樱桃的开花结果和青红变化。等一颗樱桃成熟的心情,甜;享受阳光雨露自然成长的樱桃,甜。最甜的樱桃,应该就是窗户外那颗伸手即可采摘的樱桃。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燥热的夏天让人想要逃离钢筋水泥的城市,打扮清凉去海边踏浪。说到海边,有一种水果不得不提——椰子。近两年,ins达人们炒红了各种椰汁椰片,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股清新的热带海风。

平时在果市上买到的椰子,分为椰青和椰皇两种。椰青外表呈绿色,是比较年轻的椰子,市面上那些有棱有角的白色椰子就是去皮处理后的椰青;椰皇是成熟的椰子,它的表皮已经泛黄,通常要经过去皮抛光,打磨成一个个滚圆的深褐色球体才会售卖。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年轻的椰青

椰子清香甘甜,爱好者无数,唯一困扰人的就是如何开椰子。蒙古包状的椰青外壳相对较薄脆,用刀将顶部削去,插上吸管就可以喝到冰爽的椰汁。椰皇外壳坚硬,是个比较难对付的主儿,简单粗暴直接摔打是最直接的打开方式,缺点在于摔完之后场面一片狼藉,椰汁淌了一地;如果你是斯文派,就借助锤子、刀具(好像也不太斯文)等器具,小心翼翼地沿着椰皇的边缘敲出一道细缝儿,再从细缝处下手用力掰开,就可以尽情享用清甜的椰汁了。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伴着高温上市的水果还有山竹。山竹是“表里不一”的代表,紫黑粗硬的外壳看上去十分笨拙,其实内里的果肉雪白柔软,一瓣瓣簇拥在一起,让人食欲大动。

山竹原产于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是典型的热带水果,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率先在南方市场上盛行,如今山竹凭着“果中之后”的头衔家喻户晓。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想要挑一颗果肉饱满的山竹是一门技术活,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看山竹的“屁股”,一般来说,果肉的瓣数和山竹萼片的瓣数相当,果肉的瓣数越多,果核就越小,当然,偶有例外也很正常。徒手捏果壳,可以判断山竹是否新鲜。果壳硬且不失弹性、敲起来有“邦邦”声响,即代表新鲜,果蒂透着鲜亮的绿色也能表明新鲜,反之果壳发黑软烂,里面的果肉就有腐烂变质的可能了。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山竹通常都是生吃,也能拿去榨汁或者做沙拉,优雅一点的吃法就是拿去做甜点,西式甜品中比较常见。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五月也是荔枝成熟的季节。挑选新鲜荔枝其实不难,因为荔枝其实是特别不易保存的水果,看果皮就行,新鲜的荔枝表皮饱满,颜色自然,无黑点。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不新鲜的颜色会比较暗淡甚至发黑,表面的粗糙颗粒看起来会干干的甚至会有皱褶,简单来说就是看色泽,哪怕放冰箱,几天后颜色就会暗淡甚至发黑,至于说成熟与否,这就要视品种而定,有些只看颜色就可知道熟不熟,比如黑叶和白蜡,红的就是熟的,青的则是不熟,有些则要看大小和纹路,比如糯米糍,个头大,纹路长开了为熟,反之则不熟。

葡萄也是夏日避暑的良品之一。风靡ins和抖音的冰葡萄,制作简单,解暑销魂。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冰葡萄的制作方式:买好的新鲜葡萄,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中冷冻15-20mins,去皮即可。葡萄拿出来后有冰沙的口感。想吃到一颗颗酸甜可口的冰葡萄的前提,必须是会挑到饱满新鲜的葡萄。大口君挑葡萄通常有三步:看一看,看看葡萄是否有白霜(这是葡萄新鲜与否的标志);摸一摸,新鲜的葡萄颗粒饱满,果实均匀紧实富有弹性,果实不均匀太硬(有可能是催熟的),果实太软(不新鲜);闻一闻,新鲜的葡萄没有异味伴有淡淡的葡萄香气。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幸好有那么多水果,让沉闷的夏天变成了酸甜的味道,今天你吃水果了吗?

图:部分源自网络

土味水果,比土味情话还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