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千萬別把孩子交給“電子保姆”,3歲後知道就晚了……

千萬別把孩子交給“電子保姆”,3歲後知道就晚了……

前些天,一位朋友因為家裡有事,提前去幼兒園接女兒,晚上的時候,滿臉愁容的來找我,說,以前經常聽女兒嘴裡蹦出什麼動畫片,一直以為是週末去爺爺奶奶家看的,沒想到,原來是在幼兒園。下午去接孩子的時候,一個班的小朋友都在看動畫片。

回家的路上問了問女兒,才知道原來每天老師都會讓他們看一會動畫片。她真的有點擔心,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幼兒園要放動畫片給孩子看,但是她在家裡一直控制著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這樣下去,效果要大打折扣了。

其實,朋友的擔心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現在已經出現了一種普遍的情況,那就是孩子和家長對“電子保姆”非常依賴。

現在,電視、電腦、手機和平板已經成為一些家長的帶娃神器,孩子哭鬧,打開電視、遞上手機,瞬間孩子就老實到不行。甚至於,出趟遠門,在高鐵上、火車上,有些父母為了省點心,怕孩子吵鬧,也會請出這一法寶,讓孩子全程沉浸在電子屏幕的世界裡。

“電子保姆”似乎讓孩子更“聽話”、“省心”,家裡更“安靜”,但時間久了,它對孩子健康的傷害是巨大的。

影響孩子的視力

臨床發現孩子早期近視率逐年提高,越早接觸電子產品,近視就越早、近視程度就越深。

任何增加用眼負擔的行為和不良刺激都會影響視力發育。近距離、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孩子眼球不斷地注視、追隨、快速不斷地調整,時間一長就會造成肌性視疲勞,導致近視。有時還會出現刺激性症狀,如長時間盯著屏幕對孩子眼睛淚膜不利,導致乾眼症發生。

影響孩子社交能力

以前的孩子,每天放了學滿大街地跑,呼朋引伴,一起在大樹下做遊戲。而現在的孩子則長期對著冰冷的電視、手機或者平板。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互動和交流更能幫助他們完善世界觀,形成良好的性格。小孩子應該多和同齡人在一起玩,多參與戶外活動,長期對著冰冷的電子產品,進行人機對話,阻礙了親子之間、同齡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容易形成單向思維模式,不僅交際能力逐漸落後,性格的常熟也更加緩慢。

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美國小兒醫學期刊》指出:電視可能過度刺激幼童腦部,改變他們發育中的大腦結構。而看電視時間越長的嬰幼兒就越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行為衝動和焦躁不安的問題。

不只是電視,IPAD、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都會對孩子的注意力造成影響。專家表示,兩歲前的孩子不可接觸電子產品,學齡前的孩子每天玩電腦的時間建議不超過20分鐘。 長時間坐著不活動、不注意坐姿,且保持低頭姿勢,極易對孩子骨骼和肌肉造成不良影響,不利於脊椎發育。這些傷害都是永久性的,孩童時的不注意可能會帶來一生的遺憾和麻煩。

那怎樣避免電子保姆對孩子的傷害?

我們生活在信息化時代,現實生活中,對孩子完全禁用電子產品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在不影響健康和使用電子產品之間找到平衡。

控制時長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歲半以下的兒童禁止接觸電子產品;2-5歲每天總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而澳洲明確禁止2歲以下的孩子觀看任何電視節目,2-5歲的孩子每天也只能看1小時。這都是可以參考的數據。一定要和孩子訂好規則,說好每天看多長時間,到了時間不可以拖延。

改善使用環境

遵循“20-20-20”規則,即每 20 分鐘抬眼看 20 英尺(約 6 米)外至少 20 秒。

還要注意這些細節,包括:

保持距離:觀看距離在電子屏幕對角線的6倍處。

光線控制:儘量使用自然光源或者類似自然光源,避免關燈後在黑暗中玩手機。電子設備的顯示器亮度適當,清晰度要好。

正確姿勢:最好端坐,避免躺、臥、趴著。

父母以身作則

很多孩子迷戀電子產品的原因,就是受父母的影響。父母玩手機,好奇的孩子也想拿過來劃一劃、按一按。因此,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要率先樹立榜樣,放下手機。可以多陪孩子做一些智力遊戲、動手的活動和戶外活動。和孩子一起玩拼圖、堆積木、講故事。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鍛鍊孩子的同時,交流親子感情,為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記憶。

孩子的童年應該是更精彩的,有更多種色彩、形式、色彩和風景,我們應該帶孩子去見更廣闊的天地,而不是坐在一塊小小的屏幕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