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朱玉國:把信用當命根子

把信用當命根子

——寧夏鹽池縣曾記畔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帶民脫貧的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夏日的寧夏中部,雲淡風輕,山塬上的檸條隨風起舞。“這是高蛋白,營養價值很高,用來養羊事半功倍。”5月25日,鹽池縣王樂井鄉曾記畔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興奮地告訴記者,村裡建設的檸條加工廠開始正式運營了。

曾記畔村是一個僻遠山村,沒有一寸水澆地,祖祖輩輩靠天吃飯。曾經,這個只有2000多人的村子裡,大部分村民窮得叮噹響,貧困就像大石,壓得村民喘不過氣來,不少村民面對“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現狀,背井離鄉,異地謀生。

但朱玉國卻守在村裡,立志改變貧困面貌。2006年10月,曾記畔村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首批村級互助資金試點村。“這是一次重要機遇。”朱玉國說,在曾記畔村,不少村民的祖上曾經做過生意,很多人骨子裡仍保留著勤勞致富的傳統。

國家撥付給曾記畔村20萬元扶貧互助啟動資金,朱玉國多次召集村委會聽取各方意見,商量如何用好互助資金。此前,扶貧資金的使用基本以“輸血”為主。習慣了“白給”的村民聽說用這個錢還要還,一時無法接受。他們說:“過去給了就不往回要了,這個不僅要還,還要入股、收利息。”

扶貧先扶志。朱玉國意識到,脫貧首先要解決的是動力問題,要從根子裡,讓貧困群眾從以前“站牆根、曬太陽,等救濟睡著吃”的觀念變為“靠雙手幹著吃”。朱玉國大膽嘗試,在村裡掀起“頭腦風暴”,大力倡導勤勞致富,不斷健全村裡的各項規章制度,調動老黨員、村幹部、大學生村官的工作激情,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

經過多輪商議,村委會和全體村民定下規矩:從互助基金貸款,要入股互助社,按4:6的比例發放貸款,貸款實行五戶聯保,黨員和貧困戶“一幫一”。

金融是血液,產業是軀體。已有數百年養殖歷史、因肉質鮮美名揚天下的鹽池灘羊開始在槓桿撬動下,從小農經濟發展為曾記畔村的支柱產業。一些村民依靠一兩千元的互助資金借款起步,滾動發展,通過養殖、種植,有了人生“第一桶金”。

村民王昶、魯永勝家裡太窮,沒有人願意聯保。朱玉國就帶著他們到信用社擔保貸款,幫助他們制定脫貧計劃。“信用社主任都替我擔心,說風險太大。”朱玉國說:“不怕沒錢使,單怕沒信用。”當年年底,他們均按約定時間還清了貸款,第二年,信用社又給貸上了款。

“信用可以當錢使。”在朱玉國的帶動下,村民們都把信用當命根子,不少以前的貧困戶,現在也給別人提供信用擔保貸款。10年多來,全村人的貸款總額已從每年的400多萬元上升到5300多萬元,農戶都能把所借款用於發展項目上,至今沒有一人違約。

朱玉國利用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將互助資金和“千村信貸”捆綁,把“雙到資金”注入互助社,撬動了數倍的發展資金,並採取支部+產融保+黨員“一幫一”的模式,擴大貸款額度。有了更加充足的資金,村民們增收致富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曾記畔村的互助資金髮展到800萬元,朱玉國也通過互助資金實現了向全村村民描繪的教育、醫療、養老“三個夢想”。

2016年,曾記畔村黨支部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村支書朱玉國也摘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2017年,朱玉國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參加十九大回來之後,朱玉國陸陸續續宣講十九大精神60多場次。他從沒忘記自己作為山村“當家人”的本分,始終想著如何防止返貧、提高脫貧質量。

今年以來,村裡灘羊飼養量又增加了3000多隻。為了降低養殖成本,盤活漫山遍野的檸條資源,朱玉國又帶領大家興辦起了檸條加工廠,就地解決飼料問題。

“不僅要村民富,還要村子美。”朱玉國還帶領大家開展鄉村環境整治,僅今年就種樹1萬多株,配備大小垃圾箱100個,村裡有了保潔員,還裝上了路燈。

亮亮堂堂、乾乾淨淨的曾記畔村,吸引著很多離村村民返鄉。村民張林20多年前離開村子,去了一百多公里外的一個煤礦。這兩年,他時時聽到村裡的變化。眼見很多村民通過互助資金脫了貧致了富,張林也回到村裡,蓋起了房,和父親一起養殖灘羊。

2016年,曾記畔村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前不久,記者在寧夏文化小康助力脫貧富民和鄉村振興戰略啟動會上見到朱玉國,他說,今年曾記畔村要在提升農民精神風貌上再發力,不能讓富起來的村民再當精神上的貧困戶。

《光明日報》( 2018年06月04日 0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