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12天5万的美国篮球夏令营,你会让孩子去吗?

12天5万的美国篮球夏令营,你会让孩子去吗?

前几天,我的一个姐姐在微信群里抛出一个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问题如下:她儿子在一家运动机构学习篮球,最近教练告诉她和儿子,有一个暑期夏令营正在招募中,去国外,12天,费用5万,有机会让篮球明星面对面指导,让不让孩子去呢?她在犹豫中,让亲友团帮她参谋一下。

目前的情况是孩子自己想参加。这个姐姐也想让孩子参加,毕竟和篮球明星零距离接触,对于正在痴迷蓝球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但她考虑现实情况后又有些犹豫,一是费用太高,二是家里的钱有限,想把有限的钱花到更值得花的地方上。她认为把钱花到文化课上比花到篮球上更有价值。去的想法占四成,不去占六成,她一直在纠结中。

亲友团开始热烈讨论起来,首先大家都在咂舌费用真高,怪不得去年网上就有个妈妈在发贴感慨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三万哪能,光一个夏令营就五万。现在各种夏令营、各种才艺比赛也是名目种类繁多,动不动就去国外,另一个姐姐说,最近女儿画画班上也在组织去意大利参加比赛和画展,每人一万七,孩子问去不去,她明确表示不去。

大家不约而同感慨现在孩子的教育开支已经成为家庭开支中的大头,报个班动不动就几千上万,但是周围孩子都在学,不报不学也说不过去。拿某思来说,报一科的春季班就得3、4000,如果报上三科,可不就得一万多,这才是一学期的费用,春季班、暑期班、秋季班、寒假班,一年全下来,四、五万出去了,这才是小学,如果上了初、高中,可不是光语数外了,再加上物理、化学等等,之前总听人说孩子一年的补课费十几万,果不其然。

12天5万的美国篮球夏令营,你会让孩子去吗?

微信群里集思广益之后,去不去夏令营得出以下几点共识:

一、夏令营去不去,要根据家庭条件量力而行。

老话说得好,吃饭穿衣量家当。孩子的教育开支要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对于王健林来说,先挣一个亿是个小目标,对于我们普通人则是天文数字。夏令营的确是充实假期生活、开阔眼界、锻炼能力的一种形式,但现在动辄几万的价格让夏令营变了味。如果年入几十万、上百万,参加一次国外夏令营无可厚非;如果没有那么高的收入支撑,就没必要跟风,孩子能力的锻炼提升有N种方式,环游世界以后也有机会。对于富豪家庭几万块不值一提,但对于一般家庭,5万块不是一个小数字。

二、教育消费同样需要理性、要考虑性价比。

般来说商业机构的宣传总是言过其实,这个篮球夏令营的卖点是与明星面对面,但谁又说得清这是不是个噱头呢?这十几天明星都会与孩子们在一起、亲自授课?还是仅举办一次小型见面会就草草完事?

不仅仅是夏令营,对其它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我们都应该擦亮眼睛,有时候培训班的效果不一定与它的学费成正比,有时候善于用好网络上的免费资源,孩子照样可以成绩优异。

我一个朋友家的孩子现在在读小学,这个朋友很少给孩子报辅导班。是她经济条件不好吗?

当然不是,她在城中心有两套房子,价值千万以上。她认为孩子的学习不应全交给机构,要找到孩子的内驱力、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如果一味跟着机构走,孩子就没有了思考能力。尽管没怎么报班,孩子学习劲头十足,除了完成校内作业以外,经常阅读、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还会列出感兴趣的书单,让妈妈给自己买书。

12天5万的美国篮球夏令营,你会让孩子去吗?

三、讲究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现在的孩子可以与他们开诚布公的讨论,5万的夏令营到底去不去。告诉他爸爸妈妈的每月收入有多少,家庭每月的固定生活费用花去多少,此外还要留出一部分的应急费用,除去之外我们还能剩下多少钱;这5万如果不去夏令营,还可以用来做什么,都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可以一家人去旅行、可以攒起来留待作上大学的学费等等。相信这么掰开了讲一下,孩子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于去不去夏令营也有了自己的判断,不至于非要参加而和父母闹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